你最喜歡的Podcast頻道還在更新嗎?
受限於演算法機制與變現問題,許多Podcast創作者難以堅持。手上握有1.4萬檔節目、每月2億次曝光的台灣Podcast託管(hosting)平台Firstory,發布《2024上半年Podcast聲音經濟報告》,結果顯示:6成Podcast創作者覺得營利困難(60%),為創作者第二苦惱的事,僅略低於第一名的推廣不易(62%)。
而在報告中Firstory也提到,除了熟悉的「業配」之外,Podcast創作者可以透過託管平台經營兩大收入來源:DAI(Dynamic Ad Insertion,動態廣告插入)和訂閱制,且兩種商業模式都正在快速成長中,成為了Podcast創作者內容變現的新希望。
DAI金流成長264%,進入廣告主視野
2024上半年,Firstory經手的DAI交易金額較去成長264%,顯示兩年前才剛在台灣起步的DAI逐漸成為廣告主願意投入的選項之一。
對廣告主來說,相較於傳統的口播廣告(由創作者口述廣告主提供的商品內容、優惠活動、品牌理念等),DAI的廣告效果的優勢在於曝光的CP值,根據Firstory的數據,以新台幣10萬元的廣告預算試算,DAI帶來的曝光量是口播廣告的7倍(33萬次 vs. 4.6萬次)、點擊數則是口播的3倍(357次 vs. 99次)。
此外,DAI廣告還能根據受眾分析進行大量、精準投放,且內容可與時俱進的特點,更具方便性和靈活性。
對創作者來說,DAI也是極具成長性的變現模式。2022年起步至今,Firstory累積發給創作者1,200萬元以上的分潤。
在過去,中小型Podcast節目無法受到廣告主的青睞,常面臨沒有廣告收入而「陣亡」的困境,但現在依靠DAI機制,也能少量分配到廣告市場的大餅。同樣根據Firstory的數據,中型節目整年可分到1萬元以上、小型節目5,000元以上的收入。儘管帳面上數字不多,但總比「為愛發電」毫無收入更好。
Firstory最大競爭對手SoundOn執行長黃建翰也曾指出,現在前、中段能接到客製化商案、口播廣告的Podcast節目還是很少數。他也建議,中小型的創作者可以嘗試利用DAI的方式賺錢,累積聲量之後再接到更多廣告機會。
訂閱制:自由度高,還可增加粉絲黏著
另一方面,訂閱制也是創作者可期的另一種變現模式。
今年上半,Firstory節目的付費訂閱人數較去年同期成長478%,達到近5萬人,Q2全台聽眾付費訂閱金額超過400萬元。
相較廣告,訂閱制可為創作者帶來更多收益。Firstory舉例,某大型節目(每月收聽6,000+次)每月靠訂閱制收入10萬元以上;中型節目(每月收聽600~6,000次)的案例也達3萬元。2022年底至今,創作者已靠訂閱累積進帳超過1,500萬元。
自2022年底Firstory推出訂閱服務開始,節目開啟訂閱制的比例從0%成長至14%。訂閱制對創作者的吸引力是什麼呢?
Firstory指出,對創作者而言,訂閱制方案的自由度高,除了上架會員專屬級數,還能嘗試無廣告、優先權、典藏、贊助等多種形式,打造適合自己的方案組合。
知名節目《閱讀經濟學人》表示,訂閱制讓聽眾可以付費收聽所有過往單集,讓團隊和聽眾能一起「汲取過往單集的價值」,且付費會員還能在會員社群專區,下載取得單集文稿檔案,「一站式服務,更容易讓會員感受到訂閱後價值。」
「經營社群」也是訂閱制的另一條路。《通勤學英語》表示,開啟訂閱制是完善聽眾/粉絲社群的關鍵一步,透過訂閱制系統,創作者們可以將更豐富多元的加值內容帶給粉絲,拉近彼此的距離,打造並抓住自己的超級粉絲(Superfans)。Firstory也舉例,部分創作者會開放會員加入Discord群組,讓會員投票選擇未來的節目主題等,回饋粉絲的方式多元。
聲音經濟持續成長, 託管平台陸續推出不同商業模式,滿足Podcast創作者的變現需求,也為自己找尋營收成長的機會。只有各方利害關係人都能賺錢,才更有利台灣整體聲音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