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晉升管理層,人才怎麼找才省時省力?「2+5」教戰授招一次看
【觀點】晉升管理層,人才怎麼找才省時省力?「2+5」教戰授招一次看

當我順利拿到設計主管(Design Manager/Lead)的職位時,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重新回鍋,第一個面臨的挑戰就是「找人才」。沒有合適的人才,怎麼能帶領團隊開發出優秀的產品?尤其同時在印尼和新加坡找人才,該怎麼辦?可能大家會認為大公司有人資部門負責這些事,在內部人力資源網站瀏覽人才就好不是嗎?但其實當時我是借調到公司的合資公司,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親自處理,也沒什麼人知道這個合資計畫,更不會投履歷到子公司了。

健康照護團隊主要面向東南亞市場,因此我要找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印尼。一方面,營運團隊、部分產品團隊以及健康照護的醫生們大多在印尼,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溝通成本;另一方面,東南亞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尤其自2019年以來,印尼的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各種獨角獸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像電子商務平台Tokopedia和Bukalapak、金融平台Ajaib和Akulaku、叫車平台Gojek等。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各家公司對人才的招攬變得非常激烈,也吸引愈來愈多年輕人返回印尼。招募當地人不僅可以跟團隊更近,也可招募到更了解在地市場的人才。

在東南亞找人才,可以從2個層面切入:「人才來源」與「薪資競爭力」。

找到合適的人才是團隊成功的關鍵之一,但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這並不容易,我只能多管齊下,利用各種方法來找人。為了迅速填補設計師空缺,我們首先與設計諮詢公司合作,簽約了2名專職設計師幫助推進計畫,並到上海、新加坡與印尼等地開會、研究和建設基礎,以解決團隊的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我需要馬不停蹄地撰寫設計師職缺敘述(JD),還要擬定與諮詢公司的合作計畫,並與產品總監對焦未來半年的健康照護組織的產品路線圖。由於不熟悉印尼的求職市場,與獵頭合作變得至關重要,他們能夠根據需求、預算和時間,幫助我在印尼和新加坡找到合適的人才,也大大減少了我的工作量。

我整理出5個找人才的有效方式:專業諮詢公司、獵頭服務、人力資源網站、同事推薦和公關形象建立。

專業諮詢公司適合短期人才救急方案,也適合處理非常規性的項目,他們擁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能夠快速投入工作,幫助團隊達成目標;獵頭服務是尋找高階管理和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通常擁有廣泛的人脈和專業的招聘技術,能夠快速媒合符合需求的人選;人力資源網站如LinkedIn、Indeed、JobsDB、Glassdoor等在東南亞也非常受歡迎,提供大量的人才資料庫,還提供了企業評價和薪資調查,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市場薪資水準;同事推薦是另一種比較有效率的方式,朋友或內部員工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更可信,因為推薦人對公司文化和工作要求具有深刻理解。

公關形象建立方式比較特別,作為設計主管, 建立對外的專業形象,在招募人才有重要的幫助。廣撒招募資訊時,平時分享的內容與展現的專業知識,能帶來意想不到的人才。 透過持續在社群媒體、專業論壇和設計社群中分享理念、工作經驗和行業見解,能夠提升個人品牌,還能讓更多潛在候選人產生信任和興趣,例如在 Medium、LinkedIn 發布成果心得,參加業界的研討會和講座,都能助你建立強大的專業形象。

shutterstock_1414700966_HR.jpg
圖/ mavo via shutterstock

「薪情」好才做得久,反向報價須慎重

找到了人才,但薪資沒有競爭力如何留人並保持市場競爭力?以下是一些關鍵策略:新興市場的機會、跳槽、公司內部調整和反向報價。

以印尼為例,由於科技大公司的崛起,當地的平均薪資水準有了顯著提升。這些公司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並透過競爭性的薪資和福利吸引優秀人才,推動整體市場的薪資水準提升。對於想要在東南亞發展的企業,抓住這些新興市場的機會非常重要,但也要注意時刻調整在市場的競爭力。

跳槽是員工調整薪資的常見方式,在競爭激烈的東南亞市場尤其普遍。企業希望吸引頂尖人才,往往會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資方案,通常還會建立總體薪資水準調整機制,透過薪資研究團隊進行市場調查和比對,讓公司的薪資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作為團隊負責人,需要與這些團隊討論,確保部門員工的薪資符合市場標準,並在必要時進行調整。當員工提出離職時,為了挽留重要人才,有時我們會提出反向報價,即提供更好的薪資和福利予以慰留。這種方式可以短期留住員工,但也可能帶來長期的管理挑戰。因此,反向報價時需要謹慎考慮,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問題。

一切看似混亂,但幸運的是,我在3個月內找到了4名設計師與1名內容設計師,快速完成了招募工作。背後的工作量相當龐大,瀏覽上百則履歷、面試了十幾位設計師後,才找到滿意的人才。在東南亞找人才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和資源,並保持耐心和堅持。成功的人才策略,需要企業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並不斷優化內部管理流程維持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AI入職場,77%員工吐嘈工作量暴增!阻礙生產力釀倦怠離職潮,他曝這3點策略提升幸福感
輝達offer怎麼拿?為何「說故事」很關鍵?善用4大原則自介,拆解NVIDIA人資心法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QR是什麼?街口支付為什麼積極擁抱、將如何改變未來支付樣貌?
TWQR是什麼?街口支付為什麼積極擁抱、將如何改變未來支付樣貌?

研究機構OMFIF指出,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雖有助於創新變革與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但也讓支付系統呈現碎片化發展趨勢,增加銀行、金融新創、商戶與民眾的操作複雜度。以台灣為例,過去,各個電子支付業者提供的QR Code格式不一,導致商戶得擺放多個掃碼立牌,民眾很容易混淆,以及增加詐騙與交易錯誤等風險。

為解決上述問題,財金公司於2023年10月推出國家級QR Code支付標準–TWQR,透過串聯38間銀行與10家電子支付機構的方式,讓商戶只要用一個QR Code收款碼即可接收所有支付業者的付款,同時,無論民眾是使用哪一個支付App都可以一掃就通,方便、高效且安全。

看好TWQR對商戶、民眾乃至產業發展帶來的綜效,台灣電子支付領導品牌–街口支付(JKOPAY)–不僅積極響應TWQR,更透過系統調整、簡便申請步驟、多項優惠補貼、跨業(競)合作等方式推廣街口TWQR,目標是讓商戶使用街口TWQR收款服務獲得更多客源,帶動業務持續成長,提升用戶體驗,把電支產業的餅做大做強。

兩大關鍵,街口支付積極支援TWQR加速支付生態體系變革成長

根據統計,街口支付的用戶數達690萬人、合作通路數亦高達30萬家,是引領台灣電子支付市場發展的關鍵品牌,在這個狀況下,街口支付為什麼願意大力支持TWQR、將原先的競爭優勢轉換成推促 TWQR 普及的關鍵?對此,街口支付商務發展部商務長張廷軒將原因歸結為二:「支持TWQR不僅是響應國家政策,也是推動台灣支付生態體系持續進化的關鍵。」他進一步解釋,TWQR的出現讓支付業者可以將資源集中在擴展新的商戶通路,如街口支付便積極佈局非都市區市場,目標是讓電子支付日趨普及、像信用卡與現金一樣便捷易用。

張廷軒表示,街口支付目前提供三種商戶收款方案:首先是適合各類型商戶使用的正掃收款服務,不分產業與規模,商戶只要設置 QR Code立牌,民眾即可掃碼付款;其次是反掃收款服務,亦即,由商戶的POS系統進行操作,店員透過設備掃描民眾出示的QR Code收款,適合已導入POS系統的商戶使用;最後是線上收款服務,亦即,透過API串接電商與品牌官網等方式,讓民眾可以在線上選擇使用街口支付。「我們在2024年7月開始提供街口TWQR正掃收款服務,在團隊成員的努力推廣下,除某些特定場域,既有商戶與新商戶都已導入街口TWQR正掃收款服務:在門市櫃台擺放一個街口TWQR立牌,即可支援所有民眾的付款App。」

街口支付
張廷軒指出:「關於支付服務,街口針對商戶最關心的議題而發。不僅提供免費申辦加入(交易才收取手續費)服務、推出商戶手續費優惠補助方案、提供可以讓商戶一目了然所有TWQR業者的交易紀錄的一站式帳務管理平台。」此外,街口支付更領先同業、針對個人商戶推出全新撥款服務:隔天即可入帳且天天可撥款,讓商戶更彈性且靈活的調配資金。
圖/ 街口支付

不僅積極將TWQR推廣到多元場景,更致力滿足商戶需求

為服務更多商戶與民眾,街口支付於今年7月提供TWQR反掃收款服務,接下來,除由團隊成員與合作夥伴協助商戶導入該項服務,更釋出多項優惠補助方案吸引商戶與民眾了解與使用TWQR服務。

舉例來說,截至2025年12月31日,商戶只要使用街口TWQR立牌接受付款,即享跨支付機構交易(非街口支付)手續費0%優惠,若民眾是以「街口支付」App付款,商家仍可享0.5%手續費優惠。

張廷軒進一步指出:「關於支付服務,商戶最關心的議題不外乎『交易手續費高低』、『是否易於對帳』以及『能否協助創收』,因此,街口支付除提供免費申辦加入(交易才收取手續費)服務、推出商戶手續費優惠補助方案、提供可以讓商戶一目了然所有TWQR業者的交易紀錄的一站式帳務管理平台,更透過用戶(交易)回饋方案等方式協助商戶創收。」此外,街口支付更領先同業、針對個人商戶推出全新撥款服務:隔天即可入帳且天天可撥款,讓商戶更彈性且靈活的調配資金、持續擴展業務成長。

街口支付
截至2025年12月31日,商戶只要使用街口TWQR立牌接受付款,即享跨支付機構交易(非街口支付)手續費0%優惠,若民眾是以「街口支付」App付款,商家仍可享0.5%手續費優惠。
圖/ 街口支付

透過策略聯盟擴展生態體系以實踐Super App願景

街口支付作為台灣電子支付領導品牌,除響應財金公司的 TWQR標準、提供符合商戶需求的收款方案,也很重視用戶需求,因此,與不同場景的龍頭品牌合作,透過策略聯盟建置與完善街口支付生態體系,滿足用戶在支付、購物、票券、生活與金融等多元場景需求。此外,也十分重視安全防護,由跨部門團隊從用戶、資料與系統等多層次機制建置與完善安防措施,降低詐欺與洗錢等風險。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用戶導向的在地化數位生活超級應用服務(Super App),將持續深化與跨域夥伴的合作,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同時,穩健朝損益兩平的方向前進。」關於街口支付的未來規劃,張廷軒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