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近年面臨歐美國家監管機關嚴格審視,開始採取更多對外公開透明的策略,2020年先在洛杉磯成立實體的「透明度與問責中心」,開放政府官員、專家、媒體參觀,希望分享內部審查機制的運作方式降低外界疑慮。
而位於新加坡的透明度與問責中心於去年底正式成立,開放亞太區參訪行程,本次《數位時代》是台灣首批前往現場直擊的媒體之一。
由於TikTok內部政策,公司地點維持保密,螢幕畫面中的數據不供拍攝,現場發言人的介紹內容也會以「TikTok表示」不具名呈現。
本次參訪行程,除了公開新加坡總部的部分空間,也揭露全球、台灣的審查方式和今年第一季的成果。
辦公室直擊:新加坡總部空間
TikTok新加坡總部位於濱海灣區的一棟大樓,約有5層樓是屬於TikTok的空間。本次參訪的樓層是由兩個辦公區域、一片公共休息區、以及本次重點參觀的透明度與問責中心展示區三大部分組成。
茶水區簡單備有咖啡機、小零食,和飲料冰箱,其中可以看見一些新加坡本地特色飲品。
也許因為這個樓層是主要參訪的區域,辦公室內有多個主視覺牆面適合拍照打卡,裝潢用了不少新加坡本地元素,也因為正處國慶週,有一些國旗裝飾在空間裡。
透明度與問責中心:審查人員都怎麼做?
經過另一個門禁區,就是TikTok去年底才對外開放的透明度與問責中心展示區,
空間中設置了四台直式螢幕,展示TikTok創作者的作品,TikTok提到當天參訪的是台灣媒體,因此有特別挑選台灣創作者在這裡展示,
進到審查人員的展示區,先讓參觀者現場體驗AI偵測畫面中物體的技術,站在鏡頭前拿起違規物品,電視螢幕畫面上會呈現紅線,描出有疑慮的物體,並在一旁寫出有違反規範的百分比,例如酒精90%、香菸60%等數據,超過一定範圍就會被系統下架。
不只辨識物體,拿取的姿勢也會用來判斷使用的情境,例如拿香菸的姿勢可以判斷是否正在使用中。
接著在這間房內可以實際體驗審查人員的日常,系統會呈現不同違規類型的短影片,並標示出部分可疑的畫面截圖,讓體驗者挑選,認為該影片違反哪些TikTok社群規範,例如暴力、霸凌、假訊息等。
TikTok揭露審查成果,強調偵測違規速度、青少年保護政策
參訪行程最後,TikTok也向來賓簡報揭露詳細的審查數據。全球每天會有2億支短影音被上傳到TikTok平台,其中有1%,也就是200萬支會被系統偵測出違反規定,而180萬支左右沒有特別疑問,會被自動下架,剩下的20萬可能是畫面不夠清楚、無法立即判斷的違規,則會進到第二層的人工審查。
TikTok指出,目前全球設有4萬多位審查員24小時輪班處理影片審查,這些人員會經過為期數周的訓練和多次的測驗確保他們的辨別能力符合標準。
「我們認為很少社群媒體能和我們用一樣的力度在做內容審查。」TikTok對自家平台下架違規影片的速度感到自豪, 以台灣為例,今年第一季總計移除超過35萬支影片,其中有 95.7%的違規內容在0人觀看時,就被TikTok主動偵測移除,而92.5%的違規內容是在上傳24小時內就下架。
政治內容遭卡?TikTok否認:不違規的內容都平等看待
不過,除了這些明顯能被系統辨識的違規內容,難以直接被系統偵測到、人員也難以第一時間辨認的「假訊息」,是TikTok平台面臨嚴格監管下的另一個課題,其他平台也在面臨相同挑戰,尤其大選期間,各方的角力更容易讓社群媒體陷入混亂。
Meta今年就決定在Instagram和Threads上祭出「減少主動推送政治內容」的策略,《數位時代》詢問,TikTok是否也考量類似的方案?現場人員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只要不違反規範的內容,在我們的平台上都是平等的,用戶可以自己調整設定來過濾,但絕不會由我們這方去主動減少或增加某類型影片的觸及。」
針對假訊息問題,TikTok的選擇是和第三方事實查核單位合作,有疑慮、被檢舉的內容會先被鎖住,等待查核單位確認真實性後確認如何處置,系統也在近期加入了AI辨識的標籤,讓用戶知道影片內容是否為生成。
TikTok同時展示他們在台灣大選期間,和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認證的事實查核組織MyGoPen合作推出《2024 年選舉指南》做的推送內容,會特別提醒用戶注意閱聽內容真實性,保持警覺並善用舉報機制。
Family Paring模式,為青少年安全把關
青少年保護也是歐美監管單位的一大關注焦點,TikTok除了為青少年用戶限制直播、陌生私訊等部分功能,也在2020年推出Family Paring模式,父母的帳號配對後,可以限制觀看的內容類別、使用時間、調整留言等互動資格,希望透過父母介入的方式多一層保護青少年的網。
這項功能在去年9月曾被歐洲監管機關質疑,沒有「認證監護人身分」相關規範,依照目前TikTok官網的說明,以年齡未達標準被停用的帳號來說,青少年可能會被要求上傳自己與擔保其出生日期的成人(如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可信賴的成人)的合照,以此作為驗證方式。
TikTok近年面臨的美國監管和禁令外,歐盟也因擔憂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而進行嚴格監管,
TikTok風險與應對、信任與安全全球主管蘇西.羅福特(Suzy Loftus)曾在《華爾街日報》採訪中表示「我們在信任領域面臨非常大的阻力」,並期待透過開放外界參訪提高營運透明度,來取得外界更多的信任。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