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擬捧1000億日圓買堺工廠!傳「價格喬不攏」恐生變,為何退役面板廠身價卻喊漲?
軟銀擬捧1000億日圓買堺工廠!傳「價格喬不攏」恐生變,為何退役面板廠身價卻喊漲?

夏普堺工廠曾是全球最先進的液晶面板生產基地,2024年8月21日宣布正式停工。這座曾經引領全球顯示技術的十代面板廠,正式迎來新的使命——轉型為AI資料中心,為夏普和其母公司鴻海開啟全新的篇章。

但現在,又有了新變數。

軟銀擬砸千億日圓,購買「部分堺工廠」

《路透社》的報導,軟銀正考慮出資約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19億元)購買一部分的堺工廠建設AI資料中心,但雙方在價格面尚未達成共識,談判尚不明朗。

此消息一出,也讓夏普在8月23日的股價大幅上漲,至截稿前上漲幅度為6.01%。

根據《共同通信》22日的報導指出,此次出資將有助於提升夏普的資本,夏普方面則表示「不予置評」。

雙方在出資額和收購價格上的意見分歧,使得軟銀原計劃在第3季啟動資料中心建設的目標面臨困難。軟銀總裁宮川潤一在8月6日的財報會上表示,「可能會放棄收購談判。」

夏普的轉型之路:AI資料中心

隨著全球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夏普決定將堺工廠轉型為AI資料中心。這不僅符合夏普向技術驅動型企業轉變的願景,也契合了鴻海集團在5G、AIoT等新興科技領域的佈局。

新的AI資料中心將利用夏普在硬體製造和技術開發方面的深厚積累,提供雲端計算、人工智能運算和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夏普堺工廠曾經是全球顯示技術的巔峰,如今將轉型為AI資料中心,背後有鴻海的意圖,以及軟銀有可能的垂青。

中國面板廠流血競爭,夏普漸居下風

堺工廠於2009年成立,是全球第一座第十代液晶面板生產基地,這座工廠的啟用,標誌著夏普在全球液晶顯示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當時,堺工廠不僅為夏普提供了巨大的產能優勢,還在技術上引領潮流,成為了夏普面板供應的核心。

然而,隨著全球市場的變化,堺工廠的輝煌逐漸消逝。2010年是堺工廠的全盛時期,營業額達到2,400億日圓、營業利益達259億日圓。

然而,隨著中國面板廠的大規模擴產和政府的強力補貼,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堺工廠的盈利能力迅速下滑,陷入了長期虧損的困境。最終,夏普不得不結束運營。

堺工廠停工有何效應?

堺工廠停工的背後,更反映了全球顯示面板市場的變革。據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堺工廠的產能每月約為7萬片玻璃基板,年產電視面板可達500萬至600萬片。

然而,這些面板的尺寸(42吋、60吋及70吋)並非市場主流尺寸,尤其在中國面板廠已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其影響力日益減弱。

研調機構TrendForce在5月指出,堺10代線今年的客戶組成主要以兩家韓系品牌和兆馳(MTC)為主,產線關閉也迫使客戶重新檢視並分配自家面板採購規劃。如三星電子原計劃降低對中國面板廠的依賴,但在堺10代線關閉後,2025年將增加對中國面板廠的採購量。

此外,TrendForce表示,除夏普堺工廠,值得注意的是近期LG Display廣州廠的後續走向,不排除對於面板產業再掀起一波洗牌效應,對於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勢必也將重整出新格局。

延伸閱讀:提供創業簽證、新創咖啡館⋯福岡是怎麼成為日本創業重鎮的?
新新併解析|一場深夜記者會,點燃吳欣儒3董事反對票「未爆彈」!中信金搶親還來得及嗎?

資料來源:《路透社》、《共同通信》、《經濟日報》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黃詩媛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鴻海 #夏普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