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區塊鏈停產超過四小時,可能原因指向「DOGS代幣」
TON區塊鏈8月28日超過四小時未生成新區塊,引發市場關注。據鏈上數據顯示,這一問題可能源自於近期發行的一款名為「DOGS」的迷因幣。
由於DOGS代幣的空投活動,引發了大量交易需求,導致網路交易量爆增。部分觀察者指出TON區塊鏈的每秒交易量(TPS)無法應對如此高的交易需求,最終導致網路無法即時處理新交易,才因此出現停擺。
區塊鏈長時間未生成區塊,之所以令人擔憂,是因為這不僅會影響網路的穩定性,還可能導致安全風險和交易延誤。
TON幣價下跌5%,交易所暫停交易
TON區塊鏈的原生代幣TONcoin(TON)價格在8月28日上午9點左右,幣價下跌至5.15美元,現已逐漸回溫,幣價落在5.33美元。
不過,在區塊鏈停止出塊消息釋出前,TON幣價在過去24小時內逆勢上漲,而其他主要加密貨幣則普遍下跌4%以上。
由於TON區塊鏈停止生成區塊,包括幣安、OKX、Bybit等多家交易所都宣布將暫時停止TON幣的提現和充值服務,原因是網路的不穩定性。這一舉動進一步加深了市場對TON的擔憂情緒。
這次事件主要是由於TON區塊鏈負載異常,部分驗證器無法清除資料庫中的舊交易,導致區塊鏈失去共識。
對此,TON官方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表示,驗證者將於台灣時間12點進行重啟,如果有足夠的驗證者重新啟動,共識就會重新建立。
TON官方也強調,交易將會進行,用戶不會因此問題而失去任何加密貨幣資產。
類似情況:Solana的過去經驗
儘管這類崩潰事件在區塊鏈中並不常見,但在高度流量衝擊的期間仍可能發生。
而這類區塊鏈崩潰事件並不是第一次出現,Solana區塊鏈在今年2月時,也發生過類似問題。
當時,Solana區塊鏈也曾因網路過載,導致區塊生產中斷超過五個小時,最終造成其原生代幣SOL嚴重拋售壓力。
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即使是技術成熟的區塊鏈,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高流量時,依然可能出現重大技術挑戰,進而影響市場價格及網路穩定性。
參考資料:coindesk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