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上半年賺170億、年成長67%!總座楊文鈞拋併購3條件:首務仍是擴大銀行規模
開發金上半年賺170億、年成長67%!總座楊文鈞拋併購3條件:首務仍是擴大銀行規模

中華開發金控2日舉行第2季法人說明會,睽違8年再度由總經理楊文鈞主持, 公布2024年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70億元,年成長67%,淨值較去年底增加約350億元。

楊文鈞首先向85萬股東致歉,也為開發金股價抱屈。楊文鈞直言,在國內有賺錢的金控業者中,只有開發金一家的股價淨值比(PB)低於1,主因來自沒有通盤的股利發放計畫,未來將提出長遠穩定的股利政策,努力「將股東都變客戶」。

關於近期熱議的金金併議題,楊文鈞認為「沒有小而美的銀行」,目前開發金首要之務是為銀行擴大規模,持續評估尋找合適併購標的,但也可以透過增資途徑來完成。

展望開發金控未來營運業務,楊文鈞拋出3大目標:

目標1:更名「凱基金控」整合品牌

開發金控在2024年8月董事會決議更名為凱基金控,10月9日訂為換發股票基準日,英文簡稱從CDF改為KGI Financial,旗下各子公司只剩中華開發資本還沒有冠上「凱基」。

凱基人壽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09.9億元,其他綜合損益為247億元,其中新契約價值利潤率提高至43.5%。凱基銀行稅後淨利為28億元,提存前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20%,放款業務成長率達13%。

凱基證券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為55.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達49%。中華開發資本受海外投資組合評價波動影響,今年上半年淨利為3.25億元。凱基投信業務規模則快速成長,截至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2,308億元,躋身業內前十大。

「共同行銷不是加分,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楊文鈞表示,開發金變成凱基金不只是改名,而是一項新的里程碑,對實際經營帶來正面影響。因為過去股市投資人不了解中華開發的內涵,子公司就無法利用大金控品牌資源結合業務。未來五大子公司將以「ONE KGI」的策略,展現相輔相成的綜效。

目標2:規劃長遠穩健股利政策

金融股投資人多半希望能有穩定股利,楊文鈞表示,過去開發金規劃股利都是「一年看一年」,沒有花心思提出長遠成長性的股利政策,未來將特別重視股利穩定性。

隨著國內ETF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楊文鈞也提到,ETF對台股影響越來越大,ETF選股標準就看重股利發放成績,開發金股利發放將走向長期穩健,讓投資人對凱基金控的持股更有信心。

目標3:擴大銀行規模,開出併購3大條件

開發金控目前以人壽及證券業務規模較大,銀行及投信相對小。楊文鈞指出,開發金不會因應資產負債調整進行現金增資,不過擴大銀行規模是必行之路,目前還沒有併購的急迫性,未來將以互補性、通路據點數與價格作為3大考量條件。

「50個分行據點不是不能做,但100個會不會更好?」楊文鈞認為沒有小而美的銀行,凱基銀行目前是所有金控體系內銀行規模最小的,比起金控內第二小的銀行同業,通路少了一半,開發金內部也針對擴大銀行規模做過許多討論。

楊文鈞也提到,對銀行來說比起通路,更重要的是資本及人才,很難說併購一定最好,如果買不到適當標的,也可能會擴大對銀行增資,只是時間將會拉得比較長。

延伸閱讀:金金併決戰93天!吳東進為何牽線中信金?解析「辜仲諒搶婚」2關鍵,盤點4劇本推演
「新新併」存2變數!中信辜家仍有望「非合意併購」,收購程序是什麼?會影響股東權益嗎?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金融信託產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