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漫平台Kakao Webtoon撤出台灣,11/27停止營運!退費怎麼申請?何時申請?
韓漫平台Kakao Webtoon撤出台灣,11/27停止營運!退費怎麼申請?何時申請?

在3個月的無聲無息後,台灣KAKAO WEBTOON的粉絲專頁終於更新,並迎來確定的停止營運消息。此外,也更新了攸關消費者權益的部分,如果有儲值的消費者,不要忘記在特定的日期內申請退費處理。

KAKAO WEBTOON發布的資訊:

首先我們衷心感謝所有使用我們服務的用戶。遺憾的是,KAKAO WEBTOON台灣服務將於2025年11月27日結束,非常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持,服務終止的相關事宜如下。

服務終止相關時程公告
- 2024年11月01日 23點30分:金幣儲值服務終止
- 2024年11月02日 至 2024年11月26日:作品促銷活動
- 2024年11月26日 22點00分:連載話次最後更新時間
- 2024年11月27日 23點30分:閱讀券暫停購買及退券服務
- 2024年11月28日:所有話次轉付費
- 2024年11月28日 至 2024年12月27日:退費申請
- 2024年12月28日 至 2025年2月28日:退費處理(依申請順序處理)
- 2025年11月27日:平台服務結束

退款相關資訊將於日後在APP內詳細公告,敬請留意App中的公告,懇請耐心等候,謝謝。

早在10月中旬,KAKAO WEBTOON就有傳言要退出台灣市場,而且Kakao Webtoon台灣的IG和Facebook頁面自7月起就停止更新。這也是繼退出歐洲後二次退出海外市場,漫畫生意有多難?以下為數位時代10月22日報導:

據韓國《每日經濟》的報導,韓國科技巨頭Kakao宣布旗下Webtoon(條漫)業務將從台灣與印尼市場撤出,將資源投入到北美和日本市場。

雖然台灣的營運方尚未公布任何消息,但是Kakao Webtoon台灣的IG和Facebook頁面自7月起就停止更新。在印尼,Kakao Webtoon的X帳號(前身為Twitter)也同樣停更已久。

據了解,Kakao娛樂在台灣似乎已經裁撤掉行銷和公關部門。只是對於用戶來說,再也看不到最喜歡的漫畫內容是一回事,重點是後續的退款該如何進行?

Kakao Webtoon怎麼運作?

Kakao Webtoon與LINE Webtoon是在台灣主要的兩大條漫平台,採用的是類似的「免費觀看」+「付費閱讀」模式,先讓讀者看個幾話,後續要用代幣解鎖更多內容。

不過,Kakao Webtoon與LINE Webtoon最根本上的不同,是對於台灣在地內容的投入。 更簡單來說,LINE Webtoon花了不少精力耕耘台灣創作者,Kakao Webtoon則大多是韓國內容的台灣在地化。

繼退出歐洲後二次退出海外市場

Kakao今年9月結束了在歐洲的漫畫服務,印尼和台灣則是第二波的市場退出。

外媒表示,Kakao最主要是看到這幾個市場的成長放緩,從各方面進行評估後,決定撤出這幾個市場,並選擇集中更有潛力的市場——日本和北美。

而LINE Webtoon母公司Webtoon Entertainment在今年6月於那斯達克上市,年營收近13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90億元)。不過,3個月來的股價不能說非常好看。漫畫生意,看來還是沒有這麽好做。

Webtoon Entertainment
LINE Webtoon母公司Webtoon Entertainment在今年6月上市後,股價表現不算太好。
圖/ Webtoon Entertainment

而如果Kakao Webtoon真的撤出台灣,那這家韓國巨頭在台灣的業務就會再少一個支柱,剩下遊戲代理(由子公司Glohow營運)以及IP(Kakao Friends)為主。

延伸閱讀:Max「220元平價策略」,強勢挑戰Netflix!華納高層在想什麼?

資料來源:《Maeil Business Newspaper》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