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力積電合作SBI為何破局?黃崇仁曝關鍵2原因:無法承擔日本政府保證10年量產要求
影片|力積電合作SBI為何破局?黃崇仁曝關鍵2原因:無法承擔日本政府保證10年量產要求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10月22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黃崇仁親自主持,直球回應日本SBI控股合作設廠破局風波。

黃崇仁指出,「無法承擔日本政府補貼條件的10年量產要求」、「SBI方遲未提供營運計畫提供評估」,為雙方合作破局2大主因。

而在法說會後,力積電並舉辦「3D AI Foundry」策略發表會,黃崇仁表示,「邏輯代工、記憶體代工、3D AI Foundry、FAB IP」是未來4大營運主軸。其中,3D AI Foundry已投資20億元於苗栗銅鑼廠導入新設備,有望成為新成長動能。

力積電曝與SBI合作破局2原因

力積電和日本SBI控股(SBI Holdings)去年宣布合作於宮城縣設廠,原計劃總投資額8000億日圓、初期預計獲日本政府補貼1400億日圓,於2027年前量產車用半導體,但在今年9月27日傳出合作破局。

SBI控股社長北尾吉孝10月3日更於個人臉書發文,直批力積電是「不誠實」的公司,對此黃崇仁今日正面回應。

延伸閱讀:「能夠不合作,真的感謝老天!」力積電黃崇仁為何讓SBI社長痛批「不誠實」?

黃崇仁表示,回顧和SBI控股合作歷程,去年3月力積電方到日本與SBI北尾董事長初次見面,對方提出合作在日本建立半導體製造事業的構想,考量日本強大的工業體系、技術水準與市場需求,在日本設立成熟製程的專業晶圓代工廠應有可行性,因此去年6月雙方簽訂了為期一年、不具法律拘束的備忘錄(non-binding MOU),共同評估在日本合作半導體代工事業可行性。

在SBI北尾董事長主導遊說下,日本經濟產業省於去年即表達對此建廠計畫的政策支持,力積電也於去年7月協助SBI選定了宮城縣仙台市附近的建廠用地。

黃崇仁說,隨著評估作業深入,並參考國內友廠在日本的經驗,發現在日建廠及營運成本遠高於台灣, 「銅鑼新廠400億,日本廠要1200~1400億,建廠成本嚇死人,沒有良好財務計畫怎麼進行?」 以成熟製程為主力的新廠雖獲日本政府補助,未來營運壓力還是很大,尤其原先僅規劃2萬片月產能,難達到經濟規模。

而在清楚告知SBI市場實況的同時,力積電多次要求主導新廠建設的SBI方面提出籌資、行銷等營運計畫,以進行投資評估, 但截至今年7月,SBI方面始終沒有拿出相關計畫文件給力積電評估。

黃崇仁並提到, SBI直到今年1月18日才首次告知力積電,日本政府補貼政策要求力積電必須保證新廠連續量產10年以上 ,但力積電在台灣股票上市,擔保可能只有少數或沒有股權的新廠連續10年量產,將有違反台灣證交法的風險。

在釐清日本的補貼政策與政府立場後,8月13日力積電董事會正式決議不繼續評估日本建廠合作案,並於當天晚上轉告SBI北尾董事長,後續並正式去函說明。8月27日、10月7日力積電主管也分別前往經濟產業省、宮城縣政府,當面向對方說明董事會的決議過程。

回顧過去1年多日本合作建廠的過程,黃崇仁強調,力積電一直是以誠信、專業的態度進行所有的評估和協商,也看好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潛力,願意透過FAB IP收取的部分資金取得少數股權參與日本新廠的投資。但由於以下2個明確原因,終止整個日本合作建廠及投資評估作業:

一、日本經濟產業省補貼政策要求力積電擔保可能只有少數或沒有股權的新廠連續十年量產,致使我們有違反台灣證交法的風險

二、SBI方面無法提出可行的新廠籌資、行銷等營運計畫供我方進行後續投資評估

海外建廠集中火力於印度,未來4年估可獲200億授權收入

力積電9月26日宣布與印度塔塔電子(Tata Electronics)簽訂合作最終協議(Definitive Agreement),以FAB IP授權方式協助塔塔電子於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多雷拉(Dholera)建設全印度第1座12吋晶圓廠,將移轉成熟製程技術以及培訓印度員工。

力積電先前指出,這座總投資額達110億美元、月產能5萬片的12吋晶圓廠,可望為當地創造超過2萬個高科技工作機會。

黃崇仁強調,力積電並非為了印度而放棄日本,而是退出日本後集中火力於印度建廠計畫, 「應該說兩個政府態度不同、方式不同、要求不同,就得到最後的結果,跟什麼企業(合作)沒有關係。」

他並指出,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微電子公司有5萬員工,為蘋果生產手機、也是印度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公司,而負責建構半導體事業的主管,大多是來自英特爾(Intel)等專業公司的印度海歸派,再加上印度政府祭出高額補貼政策,「110億美元(投資額)中,印度政府提供了75億~80億美元的補助」,合作協商進展十分順利,並已經完成簽約。

力積電表示,將協助塔塔電子在印度建廠、培訓員工並技術移轉,將依合約訂定的進度分期收取服務、授權費,預計未來3~4年可獲得新台幣200億元授權收入。

推「3D AI Foundry」策略,傳超微也找上門

力積電同日攜手矽智財廠愛普科技發表「3D AI Foundry」策略,表示其多層晶圓堆疊、高容值中介層(Interposer)製造技術,現已成為美商超微(AMD)、一線邏輯代工廠及大型封測廠合作夥伴,並透過新技術承接訂單,預計在明年下半年逐步放量。

愛普科技董事長陳文良指出,AI算力和記憶體的頻寬成正比,同時運算的能耗和記憶體的能耗也強相關,目前行業主流2.5D技術,在頻寬和能耗上都有瓶頸。本次發表的3D AI Foundry 技術打破了2.5D技術在頻寬和能耗上的限制,實現了10倍以上的頻寬,並降低位元單位功耗90%以上。

黃崇仁表示,銅鑼新廠已針對3D AI Foundry訂單,投資20億元導入新設備投產,未來依據市場需求,將規劃100億元的新產線資本支出,有望成為推升營收及獲利的新引擎。

虧損持續擴大,主因折舊所致

力積電第三季營運虧損擴大,第三季自結合併營收116.5億元,季增4.74%、年增12.01%,但稅後虧損28.78億元、每股虧損0.69元。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335.94億元,稅後虧損52.75億元、每股虧損1.27元。

力積電副總經理暨發言人譚仲民指出,營收成長但虧損增加,主要因為銅鑼新廠產能持續開出、營運成本及折舊費用所導致,不過,公司帳面現金部位維持344億元,財務結構目前尚屬穩健。

延伸閱讀:力積電確定落腳仙台!曾說「熊本交通比竹北還爛」,黃崇仁為何看好宮城縣?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