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GB200點石成金!雙鴻熬11年成液冷散熱A咖:為何氣冷解不了的熱,它能解?
輝達GB200點石成金!雙鴻熬11年成液冷散熱A咖:為何氣冷解不了的熱,它能解?

過去11年,雙鴻科技董事長林育申不放棄研發「液冷」散熱系統,每年投入5000萬元至1億元,約占公司毛利額10%至15%的研發費用,持續這樣「打水漂」,等待市場成熟,終於讓他成為今日AI時代的關鍵要角。

回想一路來的堅持,林育申也只是輕聲一笑地提到:「我們明年伺服器液冷產品的產能,被客戶『框』了,就是已經全被下了訂金,預定走啦,」總是平靜低語的林育申,接受本刊專訪時,難得提高音調, 「真是⋯⋯真是太爽了,以前哪有這樣的事,我們是什麼咖。」

過往的C咖搖身成為A咖,AI晶片龍頭大廠輝達橫空而出的GB200,是那根點石成金的仙女棒。

雙鴻水冷散熱成GB200機櫃「關鍵3%」

這台史上最貴伺服器GB200機櫃,外型就像直立型酒櫃,正面是一匣一匣扁平抽屜上下緊密堆疊,匣子內裝的正是主角GB200晶片組;機櫃背面匣子則交錯連接著一條條水管,與以往伺服器大不相同,這些水管看似不起眼,卻是晶片高效運作的「幫手」,更是一丁點出錯就會造成故障、甚至當機的「殺手」。

由於GB200的晶片運轉帶來高溫,必須有效散熱降溫,才能確保晶片高效運作、發揮該有效能。 雙鴻的水冷散熱系統,比傳統氣冷式散熱更能解決高溫問題,即使整套系統僅占機櫃成本的3%,卻是不可忽視的3%。

「一開始,同業都說液冷發展不樂觀,用風扇吹的氣冷才是主流,當時自家董事抱怨研發太貴;連我想要說給客戶聽,客戶也不要聽,」林育申回想2012年決定耗資150萬美元,從IBM技轉液冷技術時,到處都是雜音。

但他觀察晶片發展趨勢,相信晶片功耗會持續往上升,因為晶片廠會在單位面積裡塞進更多電晶體,更大的功耗將迫使晶片更熱,氣冷解不了的熱,只能轉往液冷來解。

押寶液冷!雙鴻獲封:液體解熱專家

2018年,林育申終於等來第一塊敲門磚,一家晶圓製造大廠帶著一塊研發中的晶片上門。

「晶圓廠找我們幫忙解熱,顯然傳統氣冷已經解不了,只能用液冷。於是我們後來花了1年時間,研究大型水冷板;這時我就很篤定了,液冷需求最後一定會來。」林育申說。

當年那片求救晶圓,打開雙鴻液體解熱專家的名號。但雙鴻依舊又熬了5年,直到2023年,才迎來第1個客戶,與聯想電腦共同開發輝達H100 GPU液冷散熱,緊接著伺服器大廠美超微2024年也找上門,直到此刻,雙鴻才真正嘗到歡喜收割的滋味,接著液冷散熱市場的需求如甘泉噴湧而出。

厚積薄發的經驗,啟動雙鴻新成長密碼,今年前10月營收累計已達130.5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營收127億元,累計前3季EPS達16.05元,較去年同期11.71元成長37%。

根據野村證券估計,GB200機櫃帶動液冷散熱市場的規模,將從2023年的17億元、2024年的121億元,暴增10倍,至2025年維持1229億元、2026年1292億元。目前,市場預估雙鴻將取得其中10%至15%的GB200水冷板訂單,成為雙鴻營運大躍進的全新成長動能。

一場車禍,意外促成創業良機

「我沒有那麼偉大,我們只在求生存而已,」55歲的林育申手握著利劍,看著市場10倍爆炸,但卻沒有「飄」。

「每個階段都有生存原則,你跟上就能活久一點。」林育申大學時曾躲過一場車禍,同行有2人喪命,驅動了他信仰虔誠,之後在廟裡遇到超眾創辦人吳惠然,因此進入超眾操盤散熱新事業,進而於1999年創立雙鴻。

「我始終提醒自己,撐過去,就有更美好的未來;也不要被安逸的現況麻痺,保持危機意識。告誡同事,後面有一隻狼,不努力就會死。」林育申直率地說。

延伸閱讀:全聯動用史上最大預算,只為一款聯名!借風魷魚遊戲,真正看上的效益是?
輝達Q3財報出爐!營收飆1.14兆,AI晶片、車用晶片⋯都賺錢,為何華爾街不太滿意?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