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GB200點石成金!雙鴻熬11年成液冷散熱A咖:為何氣冷解不了的熱,它能解?
輝達GB200點石成金!雙鴻熬11年成液冷散熱A咖:為何氣冷解不了的熱,它能解?

過去11年,雙鴻科技董事長林育申不放棄研發「液冷」散熱系統,每年投入5000萬元至1億元,約占公司毛利額10%至15%的研發費用,持續這樣「打水漂」,等待市場成熟,終於讓他成為今日AI時代的關鍵要角。

回想一路來的堅持,林育申也只是輕聲一笑地提到:「我們明年伺服器液冷產品的產能,被客戶『框』了,就是已經全被下了訂金,預定走啦,」總是平靜低語的林育申,接受本刊專訪時,難得提高音調, 「真是⋯⋯真是太爽了,以前哪有這樣的事,我們是什麼咖。」

過往的C咖搖身成為A咖,AI晶片龍頭大廠輝達橫空而出的GB200,是那根點石成金的仙女棒。

雙鴻水冷散熱成GB200機櫃「關鍵3%」

這台史上最貴伺服器GB200機櫃,外型就像直立型酒櫃,正面是一匣一匣扁平抽屜上下緊密堆疊,匣子內裝的正是主角GB200晶片組;機櫃背面匣子則交錯連接著一條條水管,與以往伺服器大不相同,這些水管看似不起眼,卻是晶片高效運作的「幫手」,更是一丁點出錯就會造成故障、甚至當機的「殺手」。

由於GB200的晶片運轉帶來高溫,必須有效散熱降溫,才能確保晶片高效運作、發揮該有效能。 雙鴻的水冷散熱系統,比傳統氣冷式散熱更能解決高溫問題,即使整套系統僅占機櫃成本的3%,卻是不可忽視的3%。

「一開始,同業都說液冷發展不樂觀,用風扇吹的氣冷才是主流,當時自家董事抱怨研發太貴;連我想要說給客戶聽,客戶也不要聽,」林育申回想2012年決定耗資150萬美元,從IBM技轉液冷技術時,到處都是雜音。

但他觀察晶片發展趨勢,相信晶片功耗會持續往上升,因為晶片廠會在單位面積裡塞進更多電晶體,更大的功耗將迫使晶片更熱,氣冷解不了的熱,只能轉往液冷來解。

押寶液冷!雙鴻獲封:液體解熱專家

2018年,林育申終於等來第一塊敲門磚,一家晶圓製造大廠帶著一塊研發中的晶片上門。

「晶圓廠找我們幫忙解熱,顯然傳統氣冷已經解不了,只能用液冷。於是我們後來花了1年時間,研究大型水冷板;這時我就很篤定了,液冷需求最後一定會來。」林育申說。

當年那片求救晶圓,打開雙鴻液體解熱專家的名號。但雙鴻依舊又熬了5年,直到2023年,才迎來第1個客戶,與聯想電腦共同開發輝達H100 GPU液冷散熱,緊接著伺服器大廠美超微2024年也找上門,直到此刻,雙鴻才真正嘗到歡喜收割的滋味,接著液冷散熱市場的需求如甘泉噴湧而出。

厚積薄發的經驗,啟動雙鴻新成長密碼,今年前10月營收累計已達130.5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營收127億元,累計前3季EPS達16.05元,較去年同期11.71元成長37%。

根據野村證券估計,GB200機櫃帶動液冷散熱市場的規模,將從2023年的17億元、2024年的121億元,暴增10倍,至2025年維持1229億元、2026年1292億元。目前,市場預估雙鴻將取得其中10%至15%的GB200水冷板訂單,成為雙鴻營運大躍進的全新成長動能。

一場車禍,意外促成創業良機

「我沒有那麼偉大,我們只在求生存而已,」55歲的林育申手握著利劍,看著市場10倍爆炸,但卻沒有「飄」。

「每個階段都有生存原則,你跟上就能活久一點。」林育申大學時曾躲過一場車禍,同行有2人喪命,驅動了他信仰虔誠,之後在廟裡遇到超眾創辦人吳惠然,因此進入超眾操盤散熱新事業,進而於1999年創立雙鴻。

「我始終提醒自己,撐過去,就有更美好的未來;也不要被安逸的現況麻痺,保持危機意識。告誡同事,後面有一隻狼,不努力就會死。」林育申直率地說。

延伸閱讀:全聯動用史上最大預算,只為一款聯名!借風魷魚遊戲,真正看上的效益是?
輝達Q3財報出爐!營收飆1.14兆,AI晶片、車用晶片⋯都賺錢,為何華爾街不太滿意?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摩絡人工智慧(Morale AI)成立於2023年9月,創業團隊早在國立清華大學便以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等技術累積大量智慧製造實例,逐步深化在品質、製程、機台、能耗、供應鏈等營運場景應用,爾後,更進一步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等技術解決製造現場最棘手的人員經驗傳承、產線知識管理與品質客訴等挑戰,並且透過數據串接與建立資料倉儲平台等方式優化製造業的數據管理與分析能力,例如監管能耗與碳排狀態等,展開專屬的數位轉型旅程。

兩大關鍵,摩絡人工智慧化身製造業創新轉型的最佳夥伴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摩絡人工智慧不僅將客戶數翻升8倍,更循序推出20個 AI Agent 服務,如專屬紡織業的 Textile GPT 方案,以及專屬半導體產業的地端 AI Agent 服務等,同時為15家企業客戶進行概念性驗證專案與推動 AI 應用落地。

摩絡人工智慧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擁有深厚的產業知識。摩絡人工智慧的團隊成員不僅熟悉產業術語與營運流程,更洞察上中下游動態,能精準對應客戶需求、打造貼近客戶營運痛點的 AI 解方。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表示:「LLM 與 AI Agent 技術擅長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資料,換言之,客戶只要有 PDF 資料即可展開 AI 應用,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標註,可以大幅降低 AI 應用門檻,吸引許多製造業關注與應用。」

其次是與 NVIDIA 新創計畫的夥伴展開密切合作。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摩絡人工智慧在產品研發、市場行銷與募資等面向都獲得實質助力,例如,借助 NVIDIA NeMo™ 平台加速資料串接與生成式 AI 模型的微調時間,摩絡人工智慧成功將模型調整與應用落地時間從一開始的6個月縮短為1到3個月,大幅提升客戶的 AI 投資報酬率。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術研發、市場行銷、業務擴展與募資都有極大的幫助。
圖/ 數位時代

高聖翔強調:「AI 發展日新月異、迭代速度極快,加入 NVIDIA 新創計畫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掌握最新技術,並以更快速度滿足企業需求。」舉例來說,摩絡人工智慧不僅鎖定製造業共通需求推出相應 AI Agent,如品質客訴 Agent 等,更因應紡織、半導體、PCB、製鞋、精密機械等產業推出專屬 AI 模型與應用服務,加速製造業的 AI 轉型步伐。

所有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都可以免費取得 NVIDIA 深度學習學院(DLI)的訓練課程學分,藉此掌握最新產品與技術發展,此外,還可以透過技術分享會等方式了解產品技術的應用模式,激盪更多可能。除了 DLI 訓練課程,參與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還可以獲得三大公有雲的 GPU 雲端點數資源、NVIDIA 軟體開發套件(SDK)存取,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價格,加速產品創新與研發時程。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團隊都可以取得 GPU 雲端資源、免費取得深度學習學院訓練學分、NVIDIA 產品早期試用機會,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方案,加速創新發展。
圖/ 數位時代

從技術支援、產品行銷到募資,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化身新創最佳後盾

除了從技術、產品層面給予支持,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也有助於摩絡人工智慧進行市場行銷與取得募資。舉例來說,NVIDIA 邀請包括摩絡人工智慧等16家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新創團隊在 2025 COMPUTEX InnoVEX 大會中參展、展現前瞻技術,對此,高聖翔十分欣喜的說:「我們在展會期間就收到很多潛在客戶諮詢,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客戶提出需求,對品牌與產品行銷極具效益。」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摩絡人工智慧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也在 NVIDIA 的團隊協助下展開募資,並且成功完成80%募資目標,對於後續的產品開發與業務擴展極有幫助。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新創團隊可以免費使用 Inception Capital Connect 福利,並有機會與全球 Inception 創投夥伴接觸,加速募資流程。

新創團隊可在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網站清楚寫下產品服務等詳細資訊,如此一來, NVIDIA 全球各個部門都可以查詢到新創團隊資訊,便有機會取得 NVIDIA 軟體產品的早期試用(Early Access)機會,以及受邀參加地區性的大活動曝光等。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圖/ 數位時代

為進一步擴大新創支援, NVIDIA 也計畫針對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舉辦專屬活動,首先是每季會舉辦一次專屬技術研討會,主題會聚焦在製造、醫療、機器人與 AI Agent 等,讓新創團隊可以在會中分享應用心得、相互交流;其次是從 DLI 挑選熱門課程在台舉辦實體訓練課程,目標是讓新創與 NVIDIA 專家可以進行更即時的互動與討論;最後是持續邀請台灣新創在一年一度的 NVIDIA GTC Taipei 進行技術分享,並且在 COMPUTEX InnoVEX 的 Inception Startup Pavilion 進行展覽,共創商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