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公司的命脈,公司的一舉一動、成長衰退自然都會反應在各種與人才相關的數據上。近日便有媒體彙整了輝達的多項勞動力數據,從人才資料的變化側面反應出他們近年快速崛起產生的變化。
幾年前,輝達可能只是眾多科技公司中的一員,對矽谷科技人才並沒有特別大的魅力,然而現在他們已經成為市值最高的企業,《Business Insider》指出,Reddit及Blind等職場論壇上人們積極討論如何進入輝達工作,或者希望至少能獲得面試機會,而他們也彙整了數項輝達的人才資料,來揭露這間AI時代最受矚目公司的發展狀況。
輝達員工數快速成長,仍維持精實團隊
儘管業務不同或許很難直接比較,不過輝達在科技界中其員工數量似乎顯得相當精實,縱使正處於高速成長時期,輝達的員工總數仍只有約3萬人左右,遠低於科技巨頭動輒5萬、甚至10萬人以上的規模。
輝達的團隊精實也反應在近年從來沒進行任何大規模裁員上,即使是在動盪的疫情時期,輝達也數次向員工承諾他們不會裁員,甚至主動幫員工加薪。值得一提的是,輝達對員工也相對開放,在科技公司紛紛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的現在,輝達依舊維持著相對寬鬆的遠距辦公政策。
這可能是造就輝達極低流動率的一部分原因,2023年輝達的流動率為5.3%,而公司市值破兆後更降到2.7%,這些數字遠遠低於半導體產業平均水準的17.7%,也大幅低於科技界的13%。
薪資中位數領先業界,資深員工已財富自由
輝達的飛速成長也反應在員工薪資待遇上。2019年時,輝達的年薪中位數還比微軟低約2萬美元,不過現在已經反超微軟逾3萬美元,達到約22.8萬美元的水準,更是遠遠拉開與其他科技巨頭間的差距,這部分還不包括股票分紅等額外績效獎勵。
事實上,輝達員工的確相當富有。Blind上超過3,000名輝達員工參與的調查指出,有約3分之1的受訪者資產超過2,000萬美元,並且76%的人已經有100萬美元身價。
《彭博社》也曾在報導中指出,在輝達工作近10年的資深員工已經存到足夠退休的資本,五年前花2.5萬美元參與員工購股計畫,現在投資回報高達65萬美元以上,相當於從一輛豐田Camry,變成兩輛藍寶堅尼的價值。
從每員工營收,看出CUDA投資與回報
而輝達平均每位員工創造的營收,則可以直觀看出AI浪潮如何帶動營收變化,從2023約100萬美元,到現在突破200萬美元的水準。
不過《Business Insider》更提到,輝達對CUDA的投資與回報,或許也潛藏在這之中。CUDA是輝達所推出的程式工具,讓開發人員能夠更有效利用GPU進行運算,被認為是輝達在硬體背後真正的護城河。
輝達在2003到2014年間,平均每位員工創造的營收緩步下降,之後又持續上升,直到2023年後因AI浪潮一飛沖天。《Business Insider》認為,CUDA可能不是影響數字變化的唯一因素,但或許可以解釋投資者為何從一開始質疑CUDA,到後來認同了這項投資。
延伸閱讀:一個決策造就輝達金輝煌,CUDA是什麼?
女性員工比例持平業界,不過擔任主管、技術職位比例更高
而在員工男女比例上,輝達在整體員工方面保持著與半導體業界持平的水準,約20%是女性。不過輝達女性主管接近18%,以及女性技術人才約15%的比例則遠高於業界水準。顧問公司埃森哲2023年的分析指出,樣本中超過一半企業擔任技術和管理職缺比例不到10%
輝達男女員工的薪資也幾乎沒有差異,輝達曾在今年的企業永續報告中提到,近兩年女性員工的收入是男性的99.5%,並且女性員工的流動率都稍低於男性。
延伸閱讀:科技CEO都花多少錢雇用貼身保鑣?一表看懂:祖克柏、黃仁勳、庫克誰花最兇?
學習黃仁勳「不超過6行」高效溝通術!哈佛實證:哪種信更容易一眼抓住重點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Bloomberg、Entrepeneur
本文不開放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