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統一入股網家有望打造最大零售物流!蝦皮店到店日均包裹破10萬,電商物流變化一次看
【圖解】統一入股網家有望打造最大零售物流!蝦皮店到店日均包裹破10萬,電商物流變化一次看

3個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新情報搶先看:

第三方物流業: 快速配送、跨境電商、現代化倉儲設施三大箭頭領軍,大型物流企業應用科技工具鞏固電商生態圈核心角色

便利商店體系: 7-11&全家便利商店建構自有電商物流生態圈;蝦皮店到店逾1600家,於電商賽局中樹立獨特優勢戰略地位

開店平台&大型電商自建: momo、PChome、酷澎、亞馬遜打造自有物流戰線;3大智慧開店平台系統推出全方位解決方案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調查估算,台灣電商物流產業規模自2018年的新台幣223.6億元增至2022年達429.8億元,5年期間成長幅度達92.2%,遠高於同期間整體物流業增幅。

不過,歷經2020-2022年高速成長後,2023年受到消費回歸實體通路以及高基數影響,產業規模年減1.6%至422.9億元。推估2024全年電商物流產業規模年增幅將回彈至7.4%的長期成長區間,規模約達454.3億元。

做為構建整體電商生態圈的關鍵支柱,電商物流市場近年不僅展現出豐沛穩定的成長動能,在既有大型業者持續強化投入資源與新進競爭者積極參戰的影響下,產業亦同步迎來「 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的結構性轉變。

本次調查顯示,除深耕已久的大型3PL物流企業持續佔據優勢主導地位外,以大型便利商店為主體所構建的電商物流生態圈、以及由大型電商及開店平台自行打造的物流體系,近年正挾帶豐沛的自有流量、商品流通規模以及實體據點優勢快速瓜分電商物流市場佔比,帶動產業結構風貌劇烈變化。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jpg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彙整台灣電商物流產業情報與企業動向,繪製「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同步呈現主要業者經營數據&競合關聯,做為觀測整體產業的重要參考基礎。

第三方物流業:快速配送、跨境電商、現代化倉儲設施三大箭頭領軍

做為物流服務產業長期以來最重要的支柱型業態,不少大型3PL物流企業近年同樣積極轉進具備高成長潛力的電商物流領域,並以「快速配送」、「跨境電商」以及「現代化電商倉儲設施」做為突破產業同質化飽和困境的重要箭頭。

例如由B2B運輸積極轉進B2C配送的新竹物流,近年以提升低溫、電商、醫藥物流市場滲透率做為核心策略主軸之一。2021年推出電商物流專屬品牌「電商H+」,結合旗下新瑞佐川與新瑞宅配,建構出橫跨境內宅配、宅轉店與跨境電商輸配送的物流生態圈。

新竹物流自駕物流
圖/ 陳映璇攝影

2024年前三季新竹物流累計營收191.6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6.0%。不過新竹物流指出,近兩年宅配事業受主力電商平台客戶持續拓展衛星倉並廣納地方性物流業者合作影響,致運載量出現下滑、業務成長幅度面臨趨緩挑戰,將以開發新客源、拓展中小型電商市場、以及掌握實體零售通路跨足線上購物商機等作法進行應對。

台灣宅配市場持續由統一集團旗下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及東元集團旗下台灣宅配通佔據主導地位 ,並積極藉由建構高密度配送網絡及導入即時定位/AI路徑規劃等末端物流技術搶進快速配送戰場。

例如擁有最高宅配市佔率的統一速達,2023年營業額達新台幣139.4億元,目前在台擁有4座轉運中心、225個營業據點以及約7800家代收店點,累計配送量超過120億件。除主力電商宅配業務外,疫情後亦大舉推進低溫商品、智慧倉儲及醫藥物流等利基性服務領域。

中信黑貓素材.jpg
圖/ 中國信託

除蓬勃發展的境內電商物流市場外,跨境物流生態圈亦同步邁向擴張。業者藉由積極布局海外倉儲&物流樞紐、簡化跨境運輸流程、提升清關效率、運費透明化以及開發低成本運輸系統等方式搶進市場,並與EC業者間形成「共同行動策略」,例如同時擁有法國郵政與日本郵政資源的宇迅國際,針對跨境電商提供郵政與快遞雙通道物流服務。

2023至2024年10月期間,宇迅日本專線出貨量年增幅逾80%、英國線出貨量年增幅逾30%,美國線出貨量年增幅亦超過70%,並於2023年獲得桃園空港自貿港區FTZ牌照,建置專營跨境B2C電商的保稅物流倉,每月自自貿保稅倉出貨至日本市場的跨境包裹量超過10萬件,持續強化做為全球電商流通觸發器的企業定位。

便利商店體系:7-11&全家建構自有電商物流生態圈,蝦皮店到店逾1600家

便利商店通路立基於綿密的實體門市網絡,不僅在電商市場發展初期即以取貨站點的優勢角色搶進電商物流戰場,近年更逆向跨足線上商流領域,深耕以小微型商家為主體的利基型網路銷售與社群電商市場。

根據BOXFUL《2024電商物流白皮書》調查顯示,2024年7-ELEVEN與全家便利商店取貨比例分別達87.2%及68.0%,蝦皮店到店取貨比例亦高達65.7%,與2023年相較翻漲17.6個百分點,萊爾富與OK超商取貨比例分別為20.7%及18.6%。

「蝦拼Plus」開放全用戶使用 ! 使用蝦皮店到店智取店再享24小時自由取件服務 (1)
圖/ 蝦皮購物提供

例如擁有超過7000家7-ELEVEN門市的統一超商,2023年顧客使用線上服務及銷售平台比例達總交易筆數的11.43%、線上營收佔個體營收比例約5.8%、2024全年預計淨增加約200-300家據點、門市店取包裹服務與超過6萬家海內外電商平台達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統一集團宣布認購網家30%股份,此舉除有助於擴張統一線上營運戰線外,亦能夠快速納入PChome旗下A7物流中心量能,結合統一旗下既有物流園區及物流事業儲運資源,建構全台規模最大的零售物流體系。藉由物流事業專業分工、導入自動化設備、擴增DC物流倉等方式,達成支援集團展店目標及奠定EC業務長期穩定發展基礎。

延伸閱讀:統一是我非常欽佩的公司!詹宏志收20億元銀彈背後,羅智先悄悄布局「大電商通路」

2023年統一超商自營平台店取包裹件數年增幅逾40%,佔整體店取包裹總量比例達30%,EC到店取貨佣金收入增至約新台幣80億。此外,為掌握跨境線上消費商機,7-ELEVEN與日本最大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共同推出獨家門市取貨服務,提供消費者便捷跨境取貨管道。另一方面,統計至2024年前三季,統一超商旗下物流事業體營收佔比雖僅有1%(不含統一速達),但稅前淨利貢獻度高達9%、數倍於營收貢獻度。

圖1.7-ELEVEN未來超商X-STORE 8進駐海大校園 智能零售技術升級,首度開放民眾入店「拿
圖/ 統一超商提供

擁有近4300家門市的全家便利商店,近年致力於打造跨產業便利生活服務平台,藉由擴展全台物流配送網絡以提升包裹配送效能。截至2024年,全家自有EC平台包裹規模佔整體運配包裹量比例已超過15%。

不過, 受蝦皮店到店大舉展店影響,全家門市日均EC包裹取件數成長幅度自2020年31.1%的高點逐步縮減,2024H1日均取件數與2023年同期相較衰退約9%

全家便利商店以旗下轉投資子公司全台物流及日翊文化行銷為物流運營主體,2023年物流業務營收佔比約4.8%。截至2024年,全台物流共擁有8座物流中心,並規劃投資32億元於新竹縣湖口鄉興建全溫層大型物流中心。日翊文化行銷旗下擁有5座物流中心,2023年啟用的台中大肚物流中心導入大量自動化理貨設備以應對人力不足挑戰,推動日翊持續朝向全方位電商整合服務公司目標邁進。

延伸閱讀:全家開放24小時寄物,1天最低20元!「寄物+」新服務怎麼使用?簡單3步驟教學

為搶佔跨境電商物流市場,全家便利商店自2023年後陸續與酷澎、比比昂等跨境電商平台合作推出門市取貨服務,並開放比比昂進駐全家APP,開創便利商店與電商平台業者間彼此導流交易的深度合作模式。

全家瞄準團購面交商機 最便利包裹服務「寄物+」上線 4200店化身儲物櫃!.jpeg
全家瞄準團購面交商機 最便利包裹服務「寄物+」上線 4200店化身儲物櫃
圖/ 全家便利商店提供

除兩大超商龍頭外,蝦皮購物於2021年在台推出「蝦皮店到店」自有門市後,截至2024下半年,全台蝦皮店到店門市數量已超過1600家、全時營業的智取門市總量近1000家。

2024年蝦皮推出蝦皮店到店隔日到貨服務,提供超過150萬種商品隔日到貨物流方案,推出後每日平均包裹量超過10萬個、累積用戶數突破500萬名。

除momo與母集團台灣大哥大推出的myfone門市取貨服務外,蝦皮店到店可以說是台灣首度以大型電商平台為主體發起的自有實體據點取貨生態圈,具有線上平台反攻線下實體物流戰場、自建物流護城河的策略意涵。一方面降低2021年後整體電商產業委外物流費用率反彈回升形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則藉此強化對於末端物流服務的掌握程度,藉由建構更加完整的電商服務生態圈強化平台對於買賣雙方的黏著度與差異化優勢,成為台灣電商產業中獨樹一格的競爭板塊。

開店平台&大型電商自建:momo、PChome、酷澎打造自有物流戰線

在momo、PChome、酷澎、亞馬遜等大型電商集團以及SHOPLINE、CYBERBIZ、91APP等智慧開店解決方案提供商陸續投入打造自營物流體系的推動下,電商自營物流生態圈成為台灣電商物流產業中快速崛起的競爭板塊。

雖然具備較高資本進入門檻,但電商平台投入自建物流體系不僅有助於強化對於末端物流服務的掌控程度及降低物流費用率與委外資產風險程度外,更能夠以物流服務做為建構差異化競爭優勢與營運護城河的關鍵。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jpg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例如momo旗下富昇物流與PChome旗下網家速配運能佔比已分別達到26.2%及58%,2023年momo倉儲運送包裹量超過5100萬件、2024Q3網家A7物流園區出貨量佔整體訂單規模比例近60%等,顯示自建物流生態圈已成為支撐平台營運與EC商品流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電商集團立基於優勢資本基礎,大舉投入自動化物流中心、衛星倉儲與運配車隊的建置擴充以進行垂直整合的策略做法,除了提供消費者更便捷快速的物流工具外,更加速整體電商物流產業進入重資本戰爭的競爭型態,進一步重構產業競爭版圖。

momo富邦媒旗下富昇物流(股)有限公司與蓋亞汽車攜手合作,推出「momo電動三輪車」加入短鏈物流車
圖/ momo

除大型本土電商集團外,2015年後蝦皮購物、酷澎、淘寶天貓等境外EC集團亦陸續來台營運。其中酷澎沿襲南韓母公司重資本營運策略,在台總投資額已達新台幣85.3億元,並陸續於桃園設立兩座大型物流中心,並正規劃設置第三座物流中心。

2023年酷澎透過火箭跨境模式販售至台灣市場的中小企業夥伴交易金額超過12億韓圜、商品數量超過18萬件、中小企業佔台灣直購賣家比例超過67%。

此外,酷澎2023年啟動一站式履約服務Rocket Growth,為賣家提供涵蓋倉儲、包裝、庫存管理、配送及退貨等環節的全方位物流履約服務。截至2024年第三季,Rocket Growth訂單規模、賣家數量及總交易額均較2023年同期增長超過130%;主營跨境電商服務的淘寶天貓,疫情後積極在台構建電商服務生態圈。

為達成讓消費者享受與購買本地電商相同的購物體驗,淘寶天貓與新竹物流及統一超商合作,應用阿里巴巴的海運轉運能量、結合新竹物流貫穿全台的物流服務網絡以及超過7000家的7-ELEVEN門市取貨優勢,提升消費者購買便捷度與物流到貨速度。

另一方面,在D2C模式的快速普及帶動下,越來越多實體零售企業藉由開店平台成熟的系統方案跨足線上銷售領域,不少開店平台商亦推出包含物流服務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例如CYBERBIZ於2015年著手佈建自有倉儲,應用旗下子公司峰潮物流提供品牌客戶專屬電商物流支援服務,除2015年啟用的的林口倉外,2023年進一步啟用佔地4520坪的楊梅電研倉,擴大服務量能並提供全溫層服務。

CYBERBIZ電商倉儲「峰潮物流」楊梅電研倉.jpg
CYBERBIZ電商位於桃園楊梅的電研倉,佔地超過4500坪
圖/ CYBERBIZ提供

2023年峰潮物流營業額年增54%、佔CYBERBIZ整體營收比例達20%、品牌客戶約60家(EC客戶佔比超過90%)。2015年來台營運的SHOPLINE,目前在台灣共佈建8座大型倉儲。2022年推出OneWarehouse智慧倉儲物流系統,整合SHOPLINE電商系統與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黑貓宅急便、新竹物流等數十家企業夥伴,提供涵蓋倉儲、快速到貨、客製化包裝&組裝加工、逆物流以及超過200個國家跨境配送服務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目前使用OneWarehouse服務的客戶中,約80%為SHOPLINE平台商家。可以看出由開店平台系統端發起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已成為品牌商跨足線上、甚至是跨境EC銷售的重要基礎。

延伸閱讀:台灣零售迎來「三強鼎立」時代!電商、百貨、超商搶攻OMO,圖解2024產業變動
RMN 3.0世代!統一超、全家如何構築自有廣告生態圈?盤點零售業「數位行銷軍火庫」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流通研究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