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全世界最強護照,日本人為什麼不出國玩?「台灣最美麗風景」能成為動力嗎?
擁有全世界最強護照,日本人為什麼不出國玩?「台灣最美麗風景」能成為動力嗎?

12月23日,旅遊預訂平台Klook舉辦了供應商大會,日本總經理增田航也來台分享「日本旅客來台旅遊」的觀察和未來策略。

整體來說,日本旅客出國的復甦狀況非常緩慢,恢復率只有以往的67%。來台灣玩的日本旅客,占2024年所有來台旅客的16.5%,比2019年的18.3%還低。相較於全球旅客赴日旅遊的盛況完全是兩樣情,根據日本觀光局公布的數據,在2024年1~11月訪日的旅客人數,已經超越2019年,旅客不僅回來了,甚至還超越了過去的數字。

全世界都跑到日本玩,為什麼日本旅客不出國?以及為什麼台灣成為增田航心中,有機會把日本旅客拉出國的旅遊目的地?

3大原因讓日本旅客不出國

增田航指出,阻礙日本旅客出國的3大原因,包含匯率、護照持有比率,以及社會氛圍。

首先,當全球旅客高喊「好便宜」爭相前往日本旅遊,對日本旅客來說就是完全相反的狀況,與其在海外用不那麼漂亮的匯率消費,不如留在日本國內旅遊。

再來,日本一直是護照持有比率相當低的國家,根據台灣觀光協會以及日本觀光廳的數據,台灣人持有護照率為68.36%,遠高於日本的16.63%。也就是說,每2個台灣人至少有一個人有護照,每5個日本人卻不一定能湊出一本。但另外一個非常矛盾的點是,日本護照是世界上最強的護照,在2023年可以享有193個國家的免簽或是落地簽。

最後,則是綜合上述2點帶來的社會氛圍。增田航表示,當出國很貴、出國的人少,出國旅遊這件事情就被視為一種奢侈。對於「很會閱讀空氣」的日本人來說,恐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根據美國媒體《CNN》在2023年的報導:〈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多「從未旅行者」?〉,報導中提到:年輕人出國意願偏低,因為經濟狀況不寬裕,許多年輕人的娛樂轉向線上或手機遊戲。

身為Klook日本總經理,日本旅客的出境和外國旅客到日本玩(inbound和outbound)都是增田航的KPI,「第一點(匯率)我們不能控制,但是二、三點,我們希望可以用一些方式來影響日本的年輕世代。」

台灣,成為其中的關鍵。

更多的優惠、更低的語言門檻,帶更多日本人來台

根據Klook的內部數據,2024年Klook推動日本旅客來台的成果顯示,商品流量年成長220%、商品銷量年成長300%,2個數字都高於其他國家的成績。

主要是靠著內容宣傳(部落格、合作旅遊網紅),以及台灣交通部推動的「遊台灣金福氣」活動,該活動讓外國旅客來台前先登記,就有機會抽中新台幣5,000元的旅遊金,同時,觀光局會依照團體人數及在台天數提供5,000元到5萬元獎助金申請。搭配強化銷售交通(高鐵)和台灣熱門的一日遊(九份、十分)行程,提升日本旅客來台的意願。

增田航表示,2025年會推出更多的優惠促銷活動,降低日本旅客來台旅遊的心理門檻。另外,還有一項重點就是利用更多的數位工具,消弭語言隔閡,「對於日本旅客來說,語言還是很大的門檻。」Klook利用介面自動翻譯和AI功能,讓行程的預訂和客服都能順暢地用日文呈現。

另外,Klook在全球推動的創作者分潤計畫,目前在日本也有3位數的創作者加入,針對包含台灣在內的旅遊目的地進行推廣。考量到53%的Z世代會在社群媒體搜尋、51%會從影音內容獲取旅遊靈感,累積內容成為旅遊產業的必要動作。

安全、美食、費用低廉,為台灣吸引日本旅客關鍵

以上都像是成果發表,更重要的是:推動日本旅客出國的關鍵,為什麼是台灣?

增田航表示,對日本旅客來說,台灣存在著許多優勢,像是只要3個小時飛行時間、直飛航班夠多、機票價格不貴,以及友善、交通便利、美食、安全等,「這些特質都很容易吸引沒有出國過的年輕世代。」

不過,這些優勢韓國也都有。根據《日經》在2024年的報導,日本旅客海外旅行主要的目的地是韓國,其次是東南亞,台灣只排在第3。

增田航認為,確實部分台灣的優勢韓國也都有,但是在日本人心中對於韓國和台灣的想像完全不同,「韓國是K-Pop、辣的食物,對於台灣則是風景、滷肉飯、小籠包等。」還有一個他輕描淡寫帶過,但或許可以有無限解釋的點:日本跟台灣在政治上比較沒有衝突。

搭配另外一個數字來看可能更有感,根據Klook在2024年下半年的市占率來看,來台的日本旅客中,只有18%曾在Klook消費,往好處想就是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整體日本旅客還沒有回歸,但我們消信Klook有機會讓更多日本人來台灣玩。」增田航說。

延伸閱讀:Threads 追蹤破萬經營攻略|演算法分析、流量經營、漲粉策略懶人包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