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她用一張漏尿照片讓12萬人買單!爆紅文案怎麼寫?先讓讀者「流血」再說故事...
【觀點】她用一張漏尿照片讓12萬人買單!爆紅文案怎麼寫?先讓讀者「流血」再說故事...

一篇好的文案需要具備什麼要素?銳利到濺血的鉤子、說故事的能力以及精心設計的提案。

有個媽媽,無聊逛臉書、滑手機,想看看好友有沒有新 po 文。

和大家一樣,她很快就滑膩了。突然,有個女人穿著運動褲、正在健身的詭異照片,馬上吸引媽媽的目光。仔細一看,那件灰色瑜伽褲,褲檔有深色的陰影⋯⋯畫面中的女人,竟然尿褲子!

滑手機的媽媽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但很快,笑容就轉成尷尬,再變成慚愧。原來,這位媽媽才剛有類似遭遇 —— 因為陪孩子玩得太激烈,不小心尿濕內褲。再繼續滑,臉書圖片底下還寫著文案:「讓我告訴你,那天我不小心漏尿的丟臉往事⋯⋯」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這是一篇商業文案。裡面賣的,剛好是凱格爾運動、瑜伽健身的電子書。照片裡的女人故意重演失禁尷尬,用親身經歷提供知識、解決讀者最在意的問題。

電子書售價 $47 美金,總銷量 120,000 份。

網紅 Natalie Hodson 不只寫出一篇絕佳文案,更幫助大量有和她一樣困擾的人,同時賺進巨額財富。這個成功案例,來自銷售天王的《Traffic Secrets》暢銷書。

《Traffic Secrets》把會賣的文案寫法,簡化成 3 大元素:

  1. 鉤子
  2. 故事
  3. 好處

元素一:銳利到濺血的鉤子

鉤子,是掛上餌料之後,用來勾穿魚嘴的金屬利器。讀者的注意力和視線,就像在流量池裡漫無目的游泳的魚,你必須善用工具、用鉤子釣起來。好的文案,開頭都有鋒利鉤子:勾中讀者痛點、釣住眼光和專注。

  • 短影音的首圖,是鉤子
  • 尿濕褲子的圖片,是鉤子
  • 標題「99% 的人都錯了」也是鉤子

只要能吸引注意力,就是好鉤。最容易搞砸一篇文的,是遲鈍乏味、不吸睛的開頭:在注意力爭奪的賽局裡,開頭完全容不下你謙虛的餘地。

只要開頭不吸引人,後面內容再好也都會全部白費。

元素二:說故事的能力

如果你不想起爭議、討厭狠辣下標,那「好故事」也能作為溫和有力的好鉤。

「從前從前⋯⋯」是人類出生就好奇想聽下去的故事開頭。故事,是商業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文體;是深深刻在人類基因、流在血液裡的機制。

  • 《哈利波特》是故事
  • 《復仇者聯盟》是故事
  • 《進擊的巨人》也是故事

好故事,靠自己就能夠建立起巨大商業帝國:星際爭霸、魔戒、007。

人類的遠祖靠故事,傳遞同伴因為野獸和天災犧牲的情報。不愛聽故事、缺乏情報的孤僻原人,很快就會被殘酷的環境淘汰,基因也無法延續。

元素三:精心設計的提案

文案的結尾是「提案」。

提案不一定要賣東西:點讚、填表、留 Email、刷卡 $47 美金⋯⋯都是提案。提案必須是一樁划算交易,比如你叫對方付錢,那就要拿「好東西」交換。

我自己近期表現最好的文案,是幫同業徵才的臉書貼文。第一波,把他們教室灌爆了;第二波,填滿將近 80% 的名額。

我寫的提案是「報名填表,來就送你一本我寫的暢銷書」。很多人乍聽會想:「阿靠,你免費送書,當然一堆人報啊廢話。」這合理。但這樣匆促下定論的話,就太淺了。如果這就能搞定,每個人幹嘛不去爆買 $99 元清倉書來送,然後搭配幾十萬高價顧問課,豈不賺翻?

提案可以隨便,但設計絕世好提案,才能讓你的文案變超值錢。好的提案要像談判專家:「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出價」。不只等價交換,更要「溢價交換」。

例如:只要 $47 美金,用一份電子書就徹底解決掉肌肉無力、難以啟齒的尷尬困擾。

送暢銷書的商業文案,完整脈絡是這樣寫的:「來報名合夥人的徵才說明會,邁向月入 10 萬寫手的頂尖行列;來現場,就送你一本搜尋優化暢銷書。」

同業徵才,要找的是專業人、有決心的人,不是路人;對「搜尋優化」這種生硬書感興趣的人,才是要找的人;那剛好有興趣,卻又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適的人?先讀書呀。

這巧妙組合不是我想的。想出「送書+徵才」的是對方公司,這才是市場上高價值的頭腦。

王者提案:Dove不是肥皂

好提案不是亂提、亂送,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奧美創辦人大衛 · 奧格威,就接過一個香皂文案。他是這樣寫的:

「這塊叫 Dove,不是肥皂。」

同仁看完罵說:「靠腰勒,這明明就肥皂,是在耍什麼帥?」大衛說:「不,這是 Dove,不是肥皂。」「它的主要功用是潤膚,只剛好也有香皂的次要功能。」

同樣東西,套上絕妙的商業提案筆法,讓 Dove 多芬成為百年品牌。

p.s.

圖片中,這位復刻自己尿濕褲子,創作絕妙商業文致富的 Natalie Hodson,也是臉書上的大網紅,共有 46 萬追蹤者。

但這故事有個鬼轉結局——Natalie 在 2022 年酒駕,撞上一位三寶媽後肇事逃逸,受害者因為重傷,很快就過世了。據《KTVB》報導,Natalie 被判 2 年監禁,緊接 13 年的不定刑期。

【如何寫出會賣的文案】 ── 有效寫作,靠賣電子書賺美金 $560 萬 ​.jpg
圖/ Jemmy Ko

延伸閱讀:他靠「出租網站」月入百萬! 揭秘成為「數位房東」6步驟:為何內行人都看不下去?
【觀點】寫E-mail最忌諱「婉轉」!8個職場郵件寫作技巧:刪掉50%文字更高效

本文授權轉載自:Jemmy Ko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ESD防護IC到微系統工程:晶焱科技以BCD製程跨足霍爾電流感測領域,布局車用與AI伺服器電源市場
從ESD防護IC到微系統工程:晶焱科技以BCD製程跨足霍爾電流感測領域,布局車用與AI伺服器電源市場

走進晶焱科技,很難不注意到企業牆上掛著的一段話:「積體電路與微電子系統的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防護設計,不只是高深的學問,更是一門追求極致工藝的精品藝術。」這句出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柯明道的話語,也正好體現了晶焱科技過去二十年來在技術領域持續深耕、追求極致的最佳寫照。

作為國內的IC設計公司,晶焱科技長年專注於電子產品中那顆不起眼、卻肩負系統安全重任的防護IC。「看似沒什麼存在感,但如果沒有它,輕則訊號中斷,重則整個系統癱瘓。」晶焱科技總經理姜信欽博士笑著說,也因此所有用過筆電、手機、電視或AI伺服器的消費者,或許都曾經間接受惠於晶焱科技的這門技術。

從守護到進攻,晶焱科技瞄準霍爾電流感測

晶焱科技總經理姜信欽博士強調,從靜電防護到電流感測,團隊深耕超過20年,致力於在保護與訊號品質間取得
晶焱科技總經理姜信欽博士強調,從靜電防護到電流感測,團隊深耕超過20年,致力於在保護與訊號品質間取得最佳平衡。
圖/ 數位時代

姜信欽回憶,晶焱科技自1998年投入ESD研究,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市場,花了七年蹲點。如今,團隊已累積超過400種產品規格,滿足不同電子產品的需求。而這背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防護」與「不干擾訊號」間取得平衡。姜信欽說,過高的箝制電壓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完全防護,過低的話則可能會過早啟動防護機制,影響正常運行。「難的是要像避雷針一樣,瞬間導走危險電流,卻不影響正常訊號的傳輸。」

雖然在ESD防護市場打下基礎,但姜信欽也坦言,單靠防護IC未必能支撐企業規模與競爭力。「留在舒適圈不是我們的選項。我們想找出下一條能跟臺灣半導體共同成長的路。」而這條路,就是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Hall Current Sensor)。

晶焱科技設計開發部資深經理楊鴻銘博士說明,透過磁場感測可精準掌握電流變化,尤其適用於電動車與AI伺服
晶焱科技設計開發部資深經理楊鴻銘博士說明,透過磁場感測可精準掌握電流變化,尤其適用於電動車與AI伺服器電源電流監測。
圖/ 數位時代

所謂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是透過偵測電流所產生的磁場變化,進而反推出電流大小,達到非侵入式監測,避免干擾原本電路的運作。晶焱科技設計開發部資深經理楊鴻銘博士補充說明,傳統作法通常會將感測器直接串入電路中,但這樣往往會影響電流本身。「我們現在是利用磁場感測的方式,完全不會干擾訊號流。」他說。尤其在電動車產業快速崛起之際,這樣的方案更顯關鍵。因為電動車在瞬間加速或充電時,經常出現突波電流,若偵測不夠精準,可能就會影響整體能效與行車安全。姜信欽也表示,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能在有限空間內精確掌握電流變化,正是車用領域最迫切需要的技術。

姜信欽進一步透露,其實在創立晶焱科技之初,就同步規劃了兩條技術賽道:一條是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防護IC,另一條則是類比IC。當年之所以先選擇投入防護IC領域,主要是因為較容易找到市場需求。而隨著AI伺服器、電動車與綠能應用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電流精密監測的需求急遽攀升,也讓晶焱科技看見切入霍爾電流感測器的絕佳機會。「現在所有電子產品都在往微型化發展,傳統電流感測模組體積太大,根本無法塞進未來的車用或伺服器設備裡。」姜信欽說。

鎖定AI、車用與綠能場景,晶焱科技迎向藍海市場

然而,要做出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遠比外界想像困難。除了必須解決溫度漂移問題,更要處理雜訊、封裝熱效應,以及如何讓感測器在不同電流範圍都能保持精度。「這不是單純的IC設計,更是一個微系統工程,必須同時理解電、磁、熱三種物理效應。」姜信欽坦言。過往若要自行投資,研發時程往往得拉長到五年以上,且這方面技術臺灣其實是相對缺乏的。

「計畫對我們來講就像沙漠裡看到水。」姜信欽口中的計畫,正是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他表示,若沒有本計畫的支持,這顆產品恐怕還要再拖個兩年才能進入量產。

由於晶焱科技選擇採用高壓金氧半導體製程(BCD),改變傳統霍爾感測器使用雙極性製程(Bipolar)或外掛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元件的做法,並將霍爾元件、放大器與溫度補償電路全部整合在單一晶片中,這不僅大幅降低成本與體積,也顯著提升靈敏度。姜信欽表示,他們甚至在封裝內設計了特殊的導電結構,用以將磁場集中至霍爾元件上,進一步提高感測精度。「過去的霍爾感測器多是獨立模組,但我們希望將它做成一顆IC直接放進系統裡,這樣不僅能節省空間,還能實現自動零點校正與溫度漂移補償。」他說。

楊鴻銘補充指出,晶焱科技瞄準的市場涵蓋AI伺服器電源監控、電動車車載充電器(On-Board Charger, OBC),以及太陽能系統的最大功率追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以AI伺服器為例,在直流-直流(DC-DC)降壓模組從48伏轉換至12伏的過程中,需要透過霍爾感測器即時監控電流並執行相位平衡。此外,晶焱科技的產品同時具備ESD防護與高隔離耐壓設計,能滿足車規與工規等嚴格標準。

迎戰千億市場新局,晶焱科技要以新技術開創新篇章

晶焱科技背後擁有一支穩健紮實的團隊,是推動技術不斷前行的最大後盾。
晶焱科技背後擁有一支穩健紮實的團隊,是推動技術不斷前行的最大後盾。
圖/ 數位時代

「未來臺灣很多AI伺服器大廠以及車廠,都將是我們的潛在客戶。」姜信欽有信心的說。目前,晶焱科技的首款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IC,已進入客戶測試階段,預計最快2026年開始量產。雖然姜信欽謙虛地說市場量體規模難以預測,但根據晶焱科技內部的預估,到2032年全球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市場將有望上看新臺幣1,000億元。對晶焱科技而言,這不只是開發新產品,更是把過去在ESD防護累積的工藝精神延伸到新的成長曲線。正如企業牆上那句話所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晶焱科技正用二十年的技術底蘊,敲開另一道更高的門檻。

「我們不是只想守住舊市場,而是要在下一個二十年,找到屬於臺灣IC設計的新位置。」姜信欽說。從電子產品背後默默防護訊號,到如今挑戰更高精度、更高附加價值的微系統設計,晶焱科技迫不及待要展開新的篇章。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創辦人:姜信欽博士
- 核心技術:靜電放電(ESD)防護 IC
- 資本額:新臺幣9.8億元
- 員工數:約15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