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人用AI大忌:不敢說「你的點子很爛」!如何為創意串接AI助理?關鍵在3秘訣
行銷人用AI大忌:不敢說「你的點子很爛」!如何為創意串接AI助理?關鍵在3秘訣

從案例蒐集、創意發想到內容生成,AI行銷工具五花八門,就像是什麼都有的多拉a夢百寶袋,卻讓有些行銷人成為了不知所措的「大雄」。不會用AI反而是小事,用了AI達不到成效,索性與AI分道揚鑣更為可惜。

怎麼為創意發想的各個階段串接AI助理?怎麼訓練有創意腦袋的ChatGPT?什麼該交給AI,什麼又該自己來?

行銷人的疑惑很多,從艾思智創執行長居大維和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的實戰經驗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解答。

行銷人協作AI正確心態:擁抱AI,「包含它的幻覺」!

2023年成立於上海的艾思智創,以AI提供行銷解決方案,客戶包含星巴克中國、埃培智集團(IPG)和天聯廣告(BBDO)等。該公司在2024年10月登陸台灣市場,目前客戶亦有至少5家海內外的廣告行銷集團。

艾思智創執行長居大維是廣告人出身,曾任職於電通和悅普集團等,經手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的整合行銷與品牌策略規劃,從自己用AI到成立AI原生公司、推出AI行銷工具,他看見的秘訣在於:活用AI給出貌似事實、實則錯誤或不存在資訊的「幻覺」(hallucination),也就是賦予AI包含案例蒐集、專案規劃和消費者洞察等特定任務,藉由高密度的訓練,讓大家懼怕的AI幻覺,轉而變成具有想像力的創作。

讓AI最可怕的漏洞,成為最有力的武器。居大維表示,好的廣告通常立足在大量的生活體驗和案例資源上,因此當AI看的內容比人還要多,能夠進而實現「頂級創意平權」,讓廣告新手也能產出高品質的內容行銷,「當一個很好的創意,可以壓縮到在1個小時之內產生,它真正解決的,是讓很多企業的行銷部門人員,擁有廣告公司的創意。」

艾思智創.jpg
艾思智創推出為行銷垂直場景而生的AI方案,圖左至右為技術長張昊煒、執行長居大維和策略長鄧耀中
圖/ 艾思智創FB

至於借力AI實現高品質創意的方法,總員工數約20人、只由其中4人主力負責創意提案的廣告代理公司「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經手包含IKEA、麥當勞和全家便利商店等客戶的社群行銷專案,其中訣竅之一,便是團隊摸索出在各個創意發想流程使用ChatGPT的心得。

秘訣1:讓AI話少一點,用Prompt讓AI創意精準又跳脫常規

採訪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前一天,該團隊正在腦力激盪,在看完國外的廣告案例後,每5分鐘提出一個延伸點子,馬上有員工舉手提問:「可以用AI嗎?」

「我們一開始就完全不排斥(AI),整個團隊文化是這樣,嘗試新東西都很快。」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執行長陳思傑是Facebook社團「社群丼」創辦人,超過10萬名成員中,許多是來自各地的「小編」,無論接收行銷新知、洞察與借力社群內容,都是陳思傑與團隊擅長的領域,他表示,目前「只要有人」訂閱ChatGPT Team方案,除了社群貼文的配圖、向客戶提案的腳本設計經常由AI生成,創意部在發想點子時,也習慣和AI一起激發想法。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運用AI生成「一句話創意」。
圖/ 蔡仁譯

陳思傑舉例,創意部經常讓AI生成「一句話創意」,「如果直接叫AI生成一個點子,它有時候會廢話超級無敵多,因為它會想要解釋,」AI習慣給出長篇大論,但經常只有其中一句話會有所啟發,因此陳思傑試著讓AI話說得少一些,「想辦法用一句話,就讓我對這個點子產生好奇。」

要讓AI了解一句話創意,首先要在指令(Prompt)做出定義,像是長度不能太長、必須引起好奇,也可以加入驅動創意形式的用詞,像是讓AI朝向轉換物體形象、借力使力等方向發想。陳思傑提醒,有時直接示範給AI看,更能有效掌握精髓。

以生髮水廣告為例,陳思傑大概和AI來回對話到第3輪,AI給出了一個答案:「如果公園裡面的雕像出現頭髮的話,會很有話題」。以此為靈感,陳思傑選擇讓著名圓頂地標台北大巨蛋「長出頭髮」,為過去不外乎由代言人展示效用的生髮水產品,增添幾分幽默新意。

另一方面,艾思智創也為創意靈感生成式AI解決方案「ADGo」加入「瘋狂模式」選項,居大維表示,在訓練AI時給予一套跳脫常規思維的方法論,像是告訴AI要從理性進入到感性、從理學進入到玄學,「這是其中一種控制AI的技巧,就是讓它不要用常規的方式去思考。」

秘訣2:讓AI持續生成點子,廣告人的新決勝點:找出最佳解

下得出好的指令是一回事,陳思傑和AI互動還有一個技巧,那就是不吝嗇給予批評,「我會一直叫AI生成20個點子,通常前20個都不會看,直接說『太爛了,再來20個』,看個60個可能會有1個還不錯,可以用它稍微修正一下。」

而從60個點子中,找到品味最強的一個,是行銷人、廣告人高下立判的價值決勝點。

「我叫AI想60個點子,跟別人叫AI想60個點子,我的可能好一點,但差距不會很大。但60個點子裡最好的是哪一個?以及你挑出最好的那一個之後,如何再修改它,就會是團隊實力的展現。」陳思傑說。

艾思智創策略長鄧耀中也認為,AI可以協助前置作業,像是將概念實際具象化成企劃、拍攝腳本,用於內、外部溝通時參考,人才的洞悉能力則會發揮在挑選出最佳解,就像廚房裡的主廚,「大廚做什麼?寫食譜、挑選菜單和食材,訓練二廚、三廚。大廚本身不會做太多煮菜的工作,最後才檢查好不好吃。」

秘訣3:發揮AI善於觀察優勢,情感價值的「洞察」仍出自人心

「創意技巧不是完全的天馬行空,」居大維表示,無論蒐集資料、案例,或更進一步了解社群話題,都是在尋找有機會變成創意的亮點。其中,好的創意脫離不了消費者洞察,「消費者情緒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要引起消費者的興趣愛好。」

同樣地,陳思傑就習慣將生活裡觀察到有趣的內容,記在筆記裡,「現在我們用AI,其實就是大量複製這個過程,找到各種大家在討論、任何你想討論的東西,然後把它收集起來。」

緊密地從第一視角、第一手去觀察目標群眾到底在乎什麼仍很重要。舉例來說,向客戶104人力銀行提案之前,陳思傑透過合作夥伴QSearch的社群輿情分析系統,注意到許多人討論所謂的「雙向面試」只是假象,實際在面試場合,雇主和應徵者並不對等。因此,「只要有人」協助客戶蒐集104項面試者的疑惑,實際向企業提問。

「我讓AI亂數組合非常多的東西,可能剛好某一個組合是我根本不可能想到的創意角度,它可能會給我一點啟發。」陳思傑表示,AI能協助洞察之前的觀察作業,但要真正提出嶄新、飽含各種情感價值的觀點,人類仍有不可取代性,「我們想要被感動,感受看了某個東西後憤怒、不甘心的感覺,想要感受各種不同的情緒。愈來愈多AI生成內容出現,具有『人味』的東西反而會更加珍貴。」

延伸閱讀:她用一張漏尿照片讓12萬人買單!爆紅文案怎麼寫?先讓讀者「流血」再說故事...
日本物流二哥295億元買下「蔣家色彩濃厚」台廠!鴻霖運輸有何來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