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 30 天日更寫作營,再告別高薪的白領打工生活,這個人叫 Dickie Bush。
他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數學和資工、是橄欖球校隊,大二就被選進優秀的企業實習。畢業後他靠亮眼學歷,進入紐約「貝萊德集團」,起薪 9 萬美金。
名校、華爾街、大企業。在近乎完美的人生道路,他卻看見一個致命傷:封頂。
Dickie 發現:就算投入大量時間加班,頂多也只能再賺 10%。在這條看似寬廣的大道裡,他找不到往上三級跳的一絲可能。
「人生的頂點,不可能就這。」Dickie 開始暗中規劃,他擠出下班時間寫作,必須靠兼差多賺出一點別的東西。
人生轉捩點:主管被退回的假單
有一天,Dickie 看見自己 38 歲的主管,因為想參加兒子球賽向公司請假,結果被拒了。Dickie 才醒悟:原來這條路再拼 14 年,最多也就變成連請假都要看人臉色的打工仔。
「這絕對不是什麼美好人生,我要走自己的路。」Dickie 從此下定決心。但他也補充:「絕對不要耍帥裸辭;為了控管風險,最保險的策略是下班測試、先確定商機再說。」
修煉模式:早起寫作、下班寫作
下好決定後 Dickie 每天凌晨 4:30 起床、先寫作 2 小時才上班。每天 7:30 要趕上公司的早會。下班後 Dickie 又馬上寫文。他把這狀態叫作「修煉模式(Monk Mode)」。
但,下班都累爆了,還怎麼寫?Dickie 給了兩個答案:
1. 早上起床寫
你提早 2 小時起床,從 04:30 寫到 06:30 再去上班,不行嗎?如果你動機夠強,你就能擠得出時間變強。
2. 誠實面對自己
Dickie 還說:「你以為自己時間充裕,就能寫出來?現實是:如果你連 2 小時都不能寫,給你 10 小時照樣不能寫。」
30 天連續日更
為了驗證,Dickie 又給了自己新的挑戰:「連續日更 30 天」。他在推特(X)平台上更新、寫深度串文。
日更第 1 天、第 2 天,毫無起色。到了第 27 天,Dickie 發完貼文之後,零按讚、零留言、零轉發。
Dickie 想說:「既然這樣,就把剩下 3 天撐完,然後換跑道吧。」結果隔天起床,貼文爆紅了。推文被百萬追蹤的 KOL 和名人陸續轉發、分享,讚數衝破好幾千。
Dickie 從此掌握了流量。他說:「我這時就明白,爆文是不能預測的。如果你不發文,你不會知道哪篇會爆。」
從爆紅 → 到變現
光有流量不夠,Dickie 必須變現才行。他繼續發文、用日更流量吸引更多人脈。過沒多久,他收到私訊:「我想付錢找你幫我寫,收費怎算?」終於有商機了!
缺案的 Dickie 為了不被打槍,就說「免費。」「等你收到作品,再開個你覺得划算的價碼吧。」
收到任務的 Dickie 耗盡整個週末,用 30 幾小時「沈浸式」把客戶學透。Dickie 挖出客戶各種公開紀錄、從多場 Podcasts 訪問淬煉出客戶的專屬內容大綱、日更行事曆。
客戶看完,很滿意的付了 $5,000 美金。看到轉帳記錄 Dickie 當場傻眼,馬上寫信問說:「欸,你確定這價碼不會太高嗎?」客戶說:「欸,你價值超高的耶。你確定這酬勞不會太低吧?」
從變現 → 到規模化
Dickie 意外找到一個獨門寫作變現法:「代筆」。他說:「最快的變現模式,是借用別人的觀眾。」
「自己從零開始,要累積超久。但如果你能找到有料、有人脈的專業人士,然後幫他『代筆』,你就能以跳過累積觀眾這一段,直接用別人的觀眾驗證自己的寫作能力。」
先練筆,再慢慢累積自己的聲量,這就是 Dickie 的獨門絕技。Dickie 寫的大綱、日更計畫,持續得到客戶的好評、轉介。在每筆 $5,000 美金的訂單裡,他成功得到驗證。
從擴大 → 到致富
就算每一單能賺 $5,000,總不可能每次都犧牲週末、砸 30 個小時下去「沈浸」吧?這樣不就又走到上限被封印的失敗之路?
所以,Dickie 反思自己的核心商業價值——日更寫作。整場商業價值的核心、流量來源,就是當初的「日更 30」。
他訪問自己的讀者、試水溫:「誰想和我一起日更?」超意外的是,想報名的讀者爆多,Dickie 只能收「押金」。
每人繳 $50 美金。如果連續日更 30 天不中斷,全額退費。活動辦完之後,好評不斷。
Dickie 又投入更多教材、培訓等加值服務,正式收費、打造「日更 30 寫作營(Ship 30 for 30)」。接著,Dickie 又帶領寫作營「完訓」的寫手,再成立「菁英代筆寫作學院(Premium Ghostwriting Academy)」。
就這樣,Dickie 保持高階白領上班族的身份,靠寫作打造出破百萬美金的商業帝國。這 1 百萬可說含金量爆高,因為寫作成本極低,利潤率高達 90%。
這系列寫作營,也啟發了海內外無數寫手;比如粉專「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島」的「日更三十創作營」就是源自 Ship 30 for 30。
先變現 → 才辭職
Dickie 說:「成功的寫手,其實不是寫手;成功的寫手,是優秀的商業顧問,只是剛好會寫作的人。」
融入「商業思維」的寫作心法如下:
如果投入 200% 心力卻不能提升收益,你該轉行
為了看似體面的高薪好工作,卻把自己人生的上限「封印」,非常不划算。先投入大量心力、測試你的收益能不能等價上漲,是判斷轉不轉行的基準。
靠副業賺到 200% 才辭職
完全不驗證就直接辭職,風險太高了。Dickie 認為:你要讓副業穩定賺取「正職的 2 倍收入」才辭職。
日更
堅持寫作、堅持發文就對了。唯有發文,你才能驗證自己的寫作價值。
自律:先管好自己的 2 小時
沒時間?那就提早 2 小時起床,起床馬上寫作;沒腦力?那就放下手機,別再靠報復性追劇、無腦滑短影音,耗掉自己下班後的腦力。
確定副業收益大幅上漲之後,Dickie 果斷辭掉紐約華爾街的正職,專心經營寫作事業。他的寫作營專門訓練有志寫手運用零碎時間,找到成功老闆和高資產的菁英,幫他們代筆。靠著寫作,撬動客戶的「觀眾槓桿」,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提高變現收益。
延伸閱讀:為何千萬別在社群寫日記?一文解析商業寫作2原則:寫越多自己的事,讀者就越少!
多數人可能用錯,Google文件正確使用方式是什麼?為何千萬別從空白頁下手?
本文授權轉載自:Jemmy Ko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