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自創校以來,秉持著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具備人文素養、良好品格的跨領域實踐人才。大渡山學會(DDS)理事長、英業達創辦人之一鄭清和認為,AI時代的來臨,將為東海帶來新的突破。
2016年,AlphaGo與南韓頂尖職業棋士李四乭對弈,獲得壓倒性勝利;到了2017年,進化版的AlphaGo Zero已經無人可敵。關注科技發展的鄭清和,在擔任東海智庫—大渡山學會理事長期間見此趨勢,即積極促成東海大學自2018年起啟動AI計畫。
全面擁抱AI,培養未來人才
2024年6月,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演講時,東海大學不僅是中部地區唯一被點名的大學,更成為唯一共同辦理Keynote Watch Party的中部院校;同年9月,教育部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東海大學躋身首批25所成員之列。
「東海不設立專門的AI系,而是讓全校擁抱AI。」鄭清和強調,AI革命將深刻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教育與產業發展,「就像網路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I也將融入各個專業領域。這不是單一系所能完全涵蓋的範疇,而是需要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重要課題。」
身為東海校友的鄭清和回憶,東海是一個先進、自由的學習環境。過去實施全體師生住校制度,營造出師生之間密切交流、跨領域合作的獨特學習環境。如今,東海大學在傳承人文精神的同時,積極擁抱科技創新,致力在AI時代中扮演培育全人的重要角色。
AI加實作,產業+最齊
「當學生能從網路獲取所有知識時,大學教育的角色究竟為何?」面對這個關鍵問題,鄭清和強調,現代大學教育漸從傳統單向知識傳遞,轉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中,師生透過深度討論與辯論交流,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而是引導者,與學生一起探索、思辨。
鄭清和深信,教育必須與產業緊密結合,而「產業」涵蓋範疇廣泛,並不限於製造業,也包含藝術創作、音樂、文學等領域。東海大學以大渡山-東海AI中心為連結平台,各院系積極實踐「產業+」策略,強化產學合作、教學、實習與就業連結,同時根據產業需求投入AI應用研究。
東海大學近年來,大規模投入創新資源,陸續設立大渡山-東海AI中心、前瞻智慧應用與研究中心、智慧永續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以及永續發展辦公室等單位,整合校內外資源,打造堅實的產學研發能量,為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光點計畫」打造跨域專班課程 接軌產業研發機會
在課程設計部分,為了實施「學用合一」的理念,東海由大渡山-東海 AI中心主導「光點計畫」,除了學習技術工具,更著重培養AI時代的三大核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創造力(Creativity)與跨領域團隊合作 (Collaboration),這些能力正是AI難以取代的優勢。
「光點計畫」中的跨域創新課程實驗班,展現全方位的教育視野,除了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外,就是激發創造力,皆是A I無法取代、也是A I時代下個人必須擁有的能力!工學院的「智慧製造跨域班」匯集資工系、工工系、電機系及雲創學院的專業師資,開設敏捷式智慧製造課程;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則推出「智慧設計班」,運用AI技術對接未來空間與環境創新設計需求。
2023年推出的「未來事務所」,則是光點計畫與台中市四大建築事務所合作的重要成果。透過深入的產學交流,激發團隊研發能量,促成大渡山-東海AI中心提出「建築資訊智慧生成系統」開發計畫,這項計畫在2024年獲得經濟部「科研成果價值創造計畫」補助,為唯一通過補助的私立綜合大學,展現了東海大學在科研與創新領域的卓越實力。優秀的學生不僅可獲得獎學金支持,更可加入校內研發團隊,或透過產學合作管道,獲得寶貴的實習與就業機會。
AI東海,生成未來
「數位化是AI發展的基石,」鄭清和強調,「從教學方式到行政管理,從資料處理到制度建構,都要徹底革新。沒有數位化怎麼會有AI ?這不只是高等教育的革新,更是整個社會體系面臨的重要課題。」
他預見,AI agent(AI代理)的普及應用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日常生活,未來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了解自己生活習慣、思維模式的AI agent,它不僅是最佳助理,更將成為生活中的最好夥伴。AI能解放人類思考、促進協作,在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進程中,為人類思想與創造力開拓更寬廣的可能性。「AI東海」是科技應用與人文的融合,將為教育帶來更深遠的價值,這正是東海大學在AI時代持續深化全人教育的實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