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Netflix 上常常找不到你想看的電影或影集,那你一定要看這篇。
一方面因為Netflix的購買策略開始以全球/當地為主,二方面礙於兩大強勢平台Disney+跟MAX各有獨家內容、或有版權在手,不會願意先賣給Netflix(至於舊片《慾望城市》就可以賣,賣舊不賣新現在看來顯然是MAX的策略),所以在平台正式營運後成為愈來愈大的Netflix買片阻礙。尤其MAX(HBO與華納)終於正式啟動了,必須先強勢扣住獨家內容在手,未來才有更大的談判空間與操作彈性,必定先把首映放在自家平台。
而與Netflix路線不同的是,Disney+跟MAX的母公司各自都有來自戲院端的票房收入,上串流等於是自己再賺一次二輪,不用假他人之手,先自己把這輪觀眾的訂閱費用吸收一遍後,再視情況看之後要不要二賣給Netflix,這確實是把IP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本文分成電影跟影集篇,此篇談電影。
本文取得的資料來自Flixpatrol的全球 Top 10排行榜統計,統計數字為上到 Top 10排行榜的國家數與週數,但並非點擊流量,因此作品的週數長短也會受到同檔是否有其他強檔等的影響,必須說有上榜就代表有流量。對下半年、較晚上線/上映的作品較為不利,因累積時間不夠長而有誤差(因計算時間較短),在計算上絕對不會如平台一樣精準。
國際也只有Netflix會固定公開官方數據,否則多數情況下還是需要靠第三方數據作參考,期待能用數據鼓勵產業,也讓更多平台願意分享,起碼可以透過這篇讓我們的讀者清楚串流與影視局勢。
本文除了是數據分析與趨勢文,大家不妨把看到有興趣的作品加入假期追劇片單吧!
MAX、Disney+各握大咖熱門IP,新鮮直送自家平台
要討論2024年MAX和Disney+上的電影表現與競爭力,由於母公司都有滿滿的院線電影,首先就要讓我們先來看2024的全球世界票房,並釐清各部大片的串流版權歸屬版圖:
要分析串流版權的狀態,基本上從影院端的發行商就可以開始預測,比如華納兄弟發行的片理論上都會直送「MAX」、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與原屬福斯的二十世紀影業(已被迪士尼併購)則會直接先在Diseny+上架。再來環球影業跟索尼影業相對開放,端看版權金市場競價決定花落誰家。另外派拉蒙影業則因為北美也已經有自家的平台Paramount+,版權區塊其實會切得比較開。
因此你不會太快能在Netflix看到最賣座的電影──尤其這部電影如果屬於華納或迪士尼。
在台灣目前各院線強片的串流版權散落在各大平台,而可預期的是在明年這個情況會越來越競爭,因華語地區台灣「MAX」在2024年11月才進場,目前影響還不大,但接下來 華納兄弟與HBO、DC、哈利波特、傳奇影業(哥吉拉與金剛)等IP線上看基本上應當就是全歸到「MAX」獨家了。
同樣的,Diseny+除了加強韓國影視的投資與購買,也將在2025年落實將旗下的二十世紀影業、迪士尼集團、漫威(部分版權還在索尼)、皮克斯等不同品牌內容,都會新鮮直送Disney+的政策。而由於華納和迪士尼手上的IP都十分眾多,而且也在2024搶奪票房冠亞軍寶座,兩邊的競爭勢必愈來愈白熱化。
MAX〉哈利波特、DC超級英雄經典IP稱王,院線熱片帶動平台高流量
以下我們先來看2024年MAX平台的全球電影榜單:
從MAX電影排行榜前30名看得出來,MAX絕大多數倚賴的熱門影片,都是華納兄弟自家的重點IP電影,而且其中DC佔了不小的比例。
從首位開始包括《芭比》、《水行俠失落王國》、《閃電俠》、《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陰間大法師》、《小丑2:雙重瘋狂》等都是獨家上架,前三十名只有六部是哥倫比亞出品(索尼娛樂子公司),似乎顯然是MAX盟友,1部由米拉麥克斯出品,其他高達26名都是華納出品。
而由於這些內容無法在其他串流平台看到,又是院線熱賣款,都在MAX帶來了很高的流量,也更可以理解為何這些重點電影內容必定預定先留給自家平台。MAX原創的部分則有《卡多湖疑雲》是美國奇幻驚悚電影、《我還好嗎?》自我省察的愛情喜劇、《撒冷地》為溫子仁監製,吸血鬼恐怖電影。
在內容上MAX電影的電影與華納兄弟的電影路線,以科幻、奇幻冒險、超級英雄為大宗、音樂劇也有討論《旺卡》跟《芭比》。
雖然在排行榜上超級英雄仍然強勢,但從新片上榜名單來看,《沙丘:第二部曲》 、《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窺探者》、《龍捲風暴》、《陰間大法師》、《圈套》、《蜘蛛夫人》、《到我們為止》、《小丑2:雙重瘋狂》之中看來超級英雄暫時略微退燒,但IP動作片、災難片、恐怖片表現仍然有一定的穩定度,原創電影的部分則是驚悚片拔尖,可見中型驚悚片在原創開案和串流收看上也有一定的基本盤。
Disney+〉懷舊動畫IP霸榜超「耐久」,未來著力重拍、續集、演唱會
往下我們來討論最大競爭者Disney+!
比起MAX的「肥水不落外人田」,迪士尼可說有過之無不及,前三十名不僅都是自家電影(頂多只有1、2部是由迪士尼拿下製作,都是全權發行),而且迪士尼大IP的「耐久度」相當驚人,去年的冠軍《海洋奇緣》今年仍高居亞軍,這已經是2016年的舊片;今年的冠軍《汽車總動員》更驚人,甚至是2006年的舊片,在將近20年後仍然有強勁的流量;更有甚者,1990年的經典聖誕節電影《小鬼當家》(原版權屬福斯)也闖進第七名,連續集《小鬼當家2》也高居11名,在在看出迪士尼大IP真的很保值,也難怪他們會不斷在改編自家IP真人版或重拍版的路上,從排行榜來看這件事應該還會持續下去,而且未來可能會從迪士尼IP進一步拓展到原福斯IP。
而在滿滿的迪士尼價值中之,特別不一樣的一定要提到第10名的《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最原始的串流版權是由環球影業主導,但迪士尼跟Netflix競價最後的結果,迪士尼+以超過 7500 萬美元的天價成功拿下獨家串流媒體版權。
總之整個電影排行榜基本上的邏輯,就跟迪士尼樂園一樣, 不斷續集、不斷翻拍、同樣的IP,歡樂、閤家、兒少向的內容仍然有絕對的強勢 ,歡樂型的超級英雄片和浪漫愛情喜劇則是其次觀眾的選擇,而迪士尼動畫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音樂性,似乎也有機會讓迪士尼對於音樂演唱會相關作品投入更多資金做全球串流發行。
台人最愛看《冰雪奇緣》、《灌藍高手》!冷門戲院港片竄出新流量
最後我們同場加映台灣的迪士尼排行榜,來看看跟全球迪士尼排行榜有無異同:
台灣的迪士尼排行榜顯然沒有像全球觀眾那麼「懷舊」,有上榜的舊動畫和電影(《腦筋急轉彎》、《海洋奇緣》、《死侍》)都還是有續集在2024年上映,多少有續集帶動看第一集的效果,但仍有一個超級保值的強IP就是《冰雪奇緣》,還有經典漫畫IP動畫《灌藍高手》,這兩部作品剛好也反應出台灣市場確實一定程度上與日本市場口味比較接近(尤其在動畫這塊),宮崎駿的新作《蒼鷺與男孩》緊跟在《海洋奇緣2》之後就不令人意外。其次也是超級英雄,必須一提的是香港商業片如《金手指》、《局中局》雖然台灣的院線票房表現並不突出,但在串流上仍然有人看,這裡確實看到有點港片台的觀影習慣也複製了過來。
另外,有部非常特別的動畫電影必須指出就是《星願》,雖然《星願》的評價和全球票房都滑鐵盧,但在台灣不但票房成績亮眼,串流平台也有強勁流量,或許台灣觀眾對迪士尼品牌的基本盤或對百週年紀念款這樣的號召特別有認同感。
讀者們可經由此分析知道全球影視版權跟版圖有何波動跟趨勢,未來整個MAX與Disney+母公司方向可能為何,MAX與Disney+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如何競爭,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