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克牙寶在紅什麼?解析Fuggler醜萌美學:背後主創者是誰?Top10人氣怪物有哪些?
放克牙寶在紅什麼?解析Fuggler醜萌美學:背後主創者是誰?Top10人氣怪物有哪些?

長著擬真牙齒的英國怪獸玩偶「放克牙寶」(Fuggler),自2010年由藝術家Mrs. McGettrick創意發想以來,歷經加拿大玩具公司Spin Master於2018年取得全球銷售代理權後,逐漸發展成跨國玩具市場的現象級產品。

放克牙寶的標誌性特徵在於將毛絨玩偶的柔軟質地與仿真人類牙齒結合,創造出既詭異又令人著迷的「醜萌」美學。

2025年2月,台灣全家便利商店引進單個售價99元的「放克牙寶盲包鑰匙圈」,共有44款,包括24款一般款、12款特殊款、6款稀有款及2款隱藏款,引發全台搶購熱潮,更衍生價格炒作現象,在購物平台隨意搜尋輕易可見一隻要價近400元,或4隻組合900元不等的溢價。

放克牙寶Fuggler是什麼?看過一眼就有印象!獨特的「醜萌」美學

放克牙寶最顯著的設計特徵,在於將人類牙齒移植至絨毛玩偶口腔中,這種混搭手法,顛覆了如吉伊卡哇、泡泡瑪特等傳統玩具/公仔的認知。

放克牙寶的主創者是英國藝術家兼作家Louise McGettrick,她通常以「Mrs. McGettrick」的名義為人熟知。

Louise McGettrick原本是一名兒童作家,出版的書籍曾被翻譯成七種以上的語言。此外,她的職業生涯還包括設計浴室和短暫嘗試過單口喜劇,但最終她回到了「創作奇特和快樂作品」的道路上。

綜合外媒報導,Fugglers的靈感來自一次偶然的經歷:她在eBay上看到了一袋假牙,並突發奇想地將它們縫製到泰迪熊上,創造出這些「又搞笑又醜陋」的毛絨怪物。

Louise McGettrick最初只是將放克牙寶作為一項愛好,利用簡陋的電動縫紉機和基礎模板製作玩偶,並在Etsy上販售。

她的設計以幽默和荒誕為核心理念,旨在讓人們因其怪異外觀而發笑。隨著玩具逐漸在網路上走紅,她不斷改進設計,例如增加更多牙齒、變化嘴型、使用不同材質和眼睛設計,以豐富表情和款式。

2018年,McGettrick將放克牙寶的版權出售給加拿大玩具公司Spin Master,以實現品牌的全球化擴展。她表示,這一決定使她能夠將創意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擺脫手工製作的繁重工作。

早年手工製作的放克牙寶,皆採用高密度樹脂材質牙模,每顆牙齒均模擬真人齒列形態,包含門齒、犬齒與臼齒的立體結構,甚至刻意保留牙齦邊緣的不規則輪廓,以增強真實感;它們的眼睛也與眾不同,大多是鈕扣眼或其他獨特的設計,看起來有點詭異,卻又帶著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依據Fuggler官網描述,每個放克牙寶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調皮搗蛋,像個愛捉弄人的小精靈;有些害羞內向,總是躲在角落觀察周遭;有些則喜歡冒險,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總之,角色設定十分多元,也造就了粉絲的收藏動力。

放克牙寶提供多種主題,包括實驗室怪物(Laboratory Misfits)、毛怪(Hairy Fugg)、與聯名特別版(如海綿寶寶或DC),這些不同版本的放克牙寶各有獨特特質(人設及外觀都是),增加了收藏的趣味性。

現在,McGettrick專注於其他藝術實驗,其家庭藝術商店仍在Etsy上運營。儘管她已不再直接參與Fugglers的製作,但她自述,仍對這些作品和社群充滿感情。

延伸閱讀:高捷這隻貓「只賣萌、不賣票」,一年狂吸1600萬元!

10大熱門角色與人設

1.  Love Fugg
這些角色以「愛」為主題,但實際上是混亂的製造者。他們會用可愛的外表吸引注意,然後搗亂你的生活,比如偷吃冰箱裡的食物或在枕頭上放屁,是典型的「心碎者」和「麻煩製造者」。

2.  Gremlins x Fuggler
靈感來自電影《小精靈》,這些角色喜歡在午夜後製造混亂。他們充滿惡作劇精神,需要小心觀察,並遵守「不要餵食」「避免陽光」等規則。

3.  Festive Fugg
節日破壞者,喜歡在假期期間偷偷闖入家中,破壞聖誕樹裝飾、偷禮物,甚至用臭味取代餅乾和牛奶,專門摧毀節日氣氛。

4.  Gold Fugg
貪婪且狡猾,這些角色熱衷於尋寶並欺騙他人。他們會用假地圖和誘餌路線來迷惑對手,並炫耀他們的不義之財。

5.  Big Fugg
巨大但笨拙,這些角色雖然體型龐大,但動作緩慢且容易迷惑。他們憑藉巨大的身形帶來恐懼,但缺乏智慧。

6.  DC x Fuggler
這些角色模仿DC漫畫中的英雄和反派,如蝙蝠俠和小丑女。他們將超級英雄的正義形象轉變為混亂與頑皮,是一群麻煩精。

7.  Hairy Fugg
毛髮濃密且怪異,他們以各種奇怪的髮型(如違背重力的假髮或毛茸茸的舌頭)引發騷亂,並以滑稽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毛髮特徵。

al6.jpg
Hairy Fugg系列。
圖/ fugglers

8.  SpongeBob SquarePants x Fuggler
與《海綿寶寶》聯名,這些角色住在比基尼海灘並以製造混亂為樂。他們會沉船、釋放泡泡潮甚至策劃惡作劇,是海底世界中的麻煩源頭。

9.  Baby Fugg
外表可愛但內心狡猾的小型角色。他們擅長偷偷摸摸地進入狹小空間並製造混亂,看似無害但實際上非常淘氣。

BABY FUGG.jpg
BABY FUGG系列。
圖/ fugglers

10.  Laboratory Misfits
實驗室中的異類怪物,因實驗事故而誕生。他們色彩鮮豔、標記奇異,並喜歡用瘋狂行為擾亂周圍環境。

LABORATORY MISFITS.jpg
LABORATORY MISFITS系列。
圖/ fugglers

現在十分熱門的放克牙寶盲包鑰匙圈,於2025年2月19日在全家上市,售價99元/包,全家便利商店各門市均有販售,但因熱銷可能需多跑幾家門市碰碰運氣。至於其他實體通路,可洽詢玩具反斗城東東玩具城

延伸閱讀:
2025日本旅遊信用卡!「這張卡」無腦刷3%回饋、新戶最高12%,6張信用卡盤點一次看

泡泡瑪特新角「哭娃」再引熱潮!泡泡瑪特紅什麼?一家北京小賣店,如何10年翻出3880億市值?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資料來源:MOJO NationfugglerEffigiPie

本文不授權轉載

關鍵字: #動態時報 #IP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