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嵌入式電子與工業電腦應用展」(Embedded World)於3月11日至13日於德國紐倫堡登場,有世界最大工業電腦展之稱,今年為第23屆,吸引眾多AI、物聯網(IoT)、工業電腦、車用電子等領域的業者與專家參與。
歐系半導體大廠恩智浦(NXP)、英飛凌(Infenion)、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在歐洲主場全員到齊,集結在同一場館中,坐擁面積最大的展位,匯聚了展會最洶湧的人潮。
另一方面,美系大廠像是高通(Qualcomm)、超微(AMD)、英特爾(Intel)也帶來了工業及邊緣AI應用相關新品。
《數位時代》直擊德國「2025嵌入式電子與工業電腦應用展」現場,一次盤點歐美半導體業者的展出亮點。
歐系業者: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
在汽車與工業發達的歐洲,當地的半導體業者也多將發展重點聚焦在車用、工業控制相關領域, 包括電源管理及模擬元件、微控制器(MCU)、微處理器(MPU)、功率半導體等 。不過,邊緣AI應用也成為了本次各歐系業者的展出重點。
恩智浦
荷蘭半導體廠恩智浦展出了工業、物聯網以及車用相關系統,亦包括結合穿戴式裝置、平板電腦、智慧燈泡等設備的智慧照護解決方案。
當病人意外滑倒時,智慧照明得以引導醫護人員找到病患,AI並會總結事件的發生過程、並傳遞患者相關醫療數據,以協助醫師及護理人員後續處置。
另一方面,恩智浦也秀出多模態AI模型,可辨識圖片隨後產生文字描述,以及部署DeepSeek-R1等模型的生成式AI平台。其在工業上的應用,像是系統於監控畫面辨識到異常狀況後,迅速生成描述發出警報。此方案是與今年2月,恩智浦宣布收購的NPU廠商Kinara所一同打造。
英飛凌
德國半導體廠英飛凌的展品,則主要涵蓋工業自動化、車用等場景的MCU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英飛凌在本次Embedded World展會上宣布,將成為全球首家開發「RISC-V架構」車用MCU的半導體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推出系列產品。
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總裁Peter Schiefer在新聞稿中表示:「英飛凌致力於將RISC-V打造成汽車產業的開放標準。在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即時性能、安全可靠的運算,以及靈活性、可擴展性和軟體可攜性變得愈發重要。」他指出,基於RISC-V的MCU有助於滿足這些複雜需求,同時降低車輛的複雜性,並加速產品上市。
開源的處理器架構RISC-V,相對於以英特爾(Intel)為首、發展已久的「x86架構」,以及應用在絕大部分智慧手機、具低功耗優勢的「Arm架構」,具有免授權金、客製化程度高等好處,不過生態系技術尚待發展成熟。
意法半導體
總部位於瑞士的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則展出了可運行邊緣AI的MCU、MPU、感測器等產品。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和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tania)合作開發的 「機器人桌上足球」 ,結合電腦視覺和AI預測演算法,以趣味遊戲呈現出邊緣運算的廣泛運用場域。
根據《數位時代》記者實測,在短短20秒內,機器人隊便「踢」進了2球,辨識及動作操作十分精準迅速。
美系業者:高通、超微、英特爾
以智慧型手機、PC處理器見長的美系IC設計大廠高通、超微、英特爾,也分別展出工業及物聯網相關解決方案。
高通
高通(Qualcomm)展區的一大重點,為其於2月底新發表的技術品牌:針對工業與嵌入式物聯網、網路基礎設施的「Dragonwing」(躍龍)。
據高通人員介紹,Dragonwing包括高運算效能的「IQ」系列,以及算力次之、但使用壽命較長的「Q」系列2大產品線。
而在高通展位,也可見台廠身影。2024年入圍「高通台灣創新競賽」的樂達創意,便在現場展出搭載高通AI 100加速卡、不需寫程式(No-Code)即可訓練機器手臂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目前已打入部分傳產業者。
超微
超微的展位展出了與合作夥伴一同推出的智慧製造、車用等方案,並在本屆Embedded World展會期間,宣布推出第5代EPYC嵌入式處理器9005系列。
超微資深產品行銷經理Tarang Shah介紹,這款新處理器相較前代產品的進步,包括製程節點由上代的5奈米改為3/4奈米製程節點 ,並且算術邏輯單元(ALU)增加50%、記憶體頻寬增加了30%。他
並指出,EPYC嵌入式處理器9005系列目前正在送樣階段,預計將於2025年第2季開始量產出貨。
英特爾
近期消息不斷的英特爾,在本次Embedded World展會上,攤位規模比起上述提到的業者相對較小。主要展品包括下一代Core Ultra 300系列CPU(代號「Panther Lake」),以及其晶片產品於生成式AI、智慧零售、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