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自己的寫作風格?四步驟教學:快速上手、展現風格的「LESS」簡化法則
如何打造自己的寫作風格?四步驟教學:快速上手、展現風格的「LESS」簡化法則

寫清晰文字,別人才會看到你的風格。

風格不該硬套。如果你把自己的東西硬套「金庸的文字」並不會讓你變成金庸,只會讓你變得很奇怪。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是金庸嘛,但你是你自己。

用簡潔、清晰的文字寫,讀的人就能看懂你的表達。

簡化之後,風格就明顯了。

每個人都有專屬特色。想讓人看見,你就要用簡潔的文字。刻意套上「風格樣板」反而會讓原本的個人特色變得模糊。以下是 4 個寫出風格的簡化法則:

注重句子長度(Length)


句子要寫短。

如果同樣意思有長短 2 種表達,你要選短的那個。寫長句子要花更長時間讀,理解成本就增加了。

要是理解每個句子的成本都高出一點點,整篇文章堆積下來就多耗費大量心神。

現在的人光讀字都沒耐心了,如果字句還弄太長,那根本連看都看不下去,更不用談風格。

如果要寫長句,那就要注意長、短句子交錯。

長句寫完接短句、短句寫完接長句,讓文字之間有長有短,保持良好的節奏,就會好讀。

長、短句的搭配選擇,就是作者顯現風格的地方。

寫好讀的字句,風格自然就容易展現。

寫好讀、秒懂的簡單文字(Easiness)


好文字,要寫到讓 5 年級小學生都能看懂。

講究賺錢的商業文案,更大力追求簡單到爆炸、笨蛋都懂的字。

因為消費者要先看懂文案才會買單啊!如果看不懂,他就閃人了,根本不可能付錢。

風格也是一樣。想讓讀者辨識出風格,文字就一定要清晰、好懂。

要寫白話文、寫小朋友都懂的簡單字句。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足夠的留白空間(Space)


影響一篇貼文「形狀」的最關鍵元素,其實是留白。

如果整篇文塞滿字、完全沒空隙,就像寫出一整塊方方正正的文字磚牆,超難讀。

使用大量短句、短段落,留白就會變多。

當你重視文字空間、留給讀者足夠的視覺喘息,你的寫作就有了「剪影」,風格也自然就浮現了。

➤ 段落的留白(臉書、Threads 都能用)

段落之間的距離,更是發揮風格的好地方。

頻繁分段,能讓句子之間空隙加大,讀起來也順暢很多。假如你用電腦螢幕看字,不同的分段效果會像這樣:

黏在一起,沒空間

這行和下一行之間
緊緊黏住,沒有距離

正常分段,有點擠

這行和下一行雖然有分開
但看起來還是滿黏的,距離不夠

認真分段、距離加大

把這行和下一行確實分開

看起來就好多了

加入雙倍分段符號,更寬

把這行和下一行距離大大拉開↓

我自己覺得太寬了,很少用↑

以下是我在臉書、Threads 發文都會用的加寬間距小工具

善用標點、符號(Symbol)


符號不是文字,但它卻是能彰顯文字的重要元素。

例如逗號,很多人寫字都不愛用。

但逗點能讓句子有地方「呼吸」,是力量很大的東西。差別如下:

—— 很多人寫東西會用不呼吸毫無留白的方式把字串在一起感覺好像很厲害 ——

其實這種文字超難讀。

又例如,我會在貼文開頭寫一段標題,再用【黑色方框】把標題裝起來,幫助視覺集中。

很多創作者寫多了也會切開段落再加上 ▍黑色記號。

用 ▍符號標示「段落標題」,能幫讀者跳到喜歡的地方開始讀。

這些符號搭配久了,你也能靠自己喜好配置出專屬的風格。

簡化文字,才能顯出風格


風格的原理,就像你繪圖之前要有乾淨的畫面。

如果畫布都塗滿顏色、印了名畫在上面,那你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有風格,因為太亂了。

寫作也一樣。要先有乾淨、清晰的文字,才有彰顯風格的餘地。

用簡潔文字當基底,你就能追求鮮明的寫作風格:

  • 在文案裡注入個性(你不是金庸,但你是自己)
  • 持續練習,把握好原則,自然就好發揮風格
  • 靠持續輸出,不是靠文字花招讓人記住你
  • 保持真誠,不硬塞模組、套版


快速用純文字寫出專屬風格的方法,靠「LESS 簡化法則」:

- L – 注重句子長度(Length)
- E – 好讀、秒懂的簡單文字(Easy)
- S – 給文字足夠的留白空間(Space)
- S – 善用符號(Symbol)

延伸閱讀:2025報稅懶人包|報稅什麼時候開始?綜所稅試算步驟、四大新制一次看
外媒實測8款AI搜尋工具,高達60%都在糊弄你!最常犯的是這三大錯誤

本文授權轉載自Jemmy Ko臉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當電商市場告別流量紅利,企業的成長路徑也面臨改變。廣告投放的邊際效益不再、社群觸及率下滑,加上第三方 Cookie 的正式退場,使得傳統「廣撒網」的行銷模式失靈。面對變局,擁有百萬會員的服飾集團美而快,在導入直通國際ESi的一站式 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後,有效提升分眾溝通效率與顧客經營精準度,讓數據應用從行銷部門逐步滲透至營運節奏規劃,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新引擎。

流量為王的時代過去,顧客經營必須深化

「這幾年電商獲客成本增加很多,品牌若無法將流量轉為有效會員,很快會失去競爭力。」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在數位廣告成本飆升、新客轉換日益困難的趨勢下,「私域經營」就成了品牌必修課;依賴流量已不夠,如何讓顧客留下、回購、持續互動更是關鍵。

為了深化會員經營,美而快團隊開始深入分析會員行為,區分出長期未購、已回訪未結帳、潛在高價值等類型客群,再依據行為進行對應溝通與內容推播。然而,分眾管理極為繁瑣,需仰賴大量人力與反覆操作,「每天都得手動撈資料、打包受眾、分眾投遞。」王志仁直言,這是一項曠日費時、卻無法逃避的任務。

直通國際
圖/ 數位時代

對此,美而快選擇導入直通國際的客戶數據平台 CDP,以系統思維出發,打造可長期營運、可擴張、可迭代的顧客管理模式。

對美而快而言,導入 CDP 後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效率」。例如:過去每日需手動處理的「180 天未購會員」分眾任務,現在可藉由自動化流程完成,釋放行銷人力,專注策略性規劃。同時,團隊也開始盤點冗餘的 LINE OA 投遞對象,刪除一年以上無回應的 LINE 會員,反而讓開封率與點擊率雙雙提升,ROAS 更一舉翻倍。

打通線上、線下任督二脈,CDP 為 OMO 鋪路

當 CDP 不再只是行銷工具,而是轉變為驅動企業營運的中樞系統,其價值即體現在資料整合、流程優化與策略制定的全面提升。美而快導入直通國際 CDP 後,另一個有感的突破就是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成功串聯集團旗下多元品牌通路,重構消費者旅程。

以 2023 年底開幕的 UR Living 實體門市為契機,美而快同步推動 App 積點與會員綁定機制,鼓勵實體顧客登入線上會員系統;同時,透過 CDP 將線下交易資料完整回收,不只實現會員輪廓識別,也為 OMO 策略奠定基礎。這套整合機制迅速展現成效——以主力品牌 PAZZO 為例,實體店開幕後,線上會員與營收成長 25%,其中近半新客來自實體通路。

「線下其實是很有效的新客來源,像 PAZZO 的新會員裡,有一半都是從線下來的,」總經理王志仁分享,若從會員結構觀察,不同品牌在線上、線下的表現其實有所差異,例如 PAZZO 線上與線下客群各占一半,而部分新品牌則在線下更具導流優勢。

有了 CDP 整合數據,美而快得以建立「雙向引流、數據貫通」的 OMO 策略,聚焦顧客行為與場域偏好,讓每一個接觸點都更精準、更有價值。

CDP 驅動商品決策,預測力成關鍵競爭力

讓數據真正驅動企業運作,關鍵在於能否跨出行銷部門,擴展至商品、內容與營運等決策核心。對美而快而言,這樣的延伸雖仍在逐步建立,卻已有方向。

服飾業的商品多為非結構化資料,細節如剪裁、材質、風格等變化極大,加上時尚週期更迭快速,除了基本的品類與顏色,很難建立細緻穩定的分類模型。即便如此,美而快仍透過 CDP 進行購物行為分析,掌握哪些商品高瀏覽但未轉換、哪些品項吸引新客,並回饋給內容與商品團隊,作為優化依據。「我們希望透過 CDP 協助商品開發,更細緻地理解交易失敗的新客行為,去改善、去優化,」王志仁表示。

「對零售業來說,不管是 AI 還是數據,最終目標都是『預測』。預測商品熱度、預測顧客行為、預測營收走向——能預測,才能控制成本、降低風險。而『數據』是每天必須做到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奠定基礎,就無從發揮後續價值。」王志仁強調,一步一步把數據的基本功打穩,紮實累積、系統性整合,CDP 才能發揮價值,為預測力打下基礎。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