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間登50億元俱樂部!預計4月下旬上櫃:一家基隆小火鍋店,如何變身200家餐飲帝國?
築間登50億元俱樂部!預計4月下旬上櫃:一家基隆小火鍋店,如何變身200家餐飲帝國?
2025.03.27 | 新零售

築間餐飲集團(7723)於3月27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櫃。

築間從2010年一間位於基隆的獨立火鍋店起家,自2020年正式集團化,並於2023年興櫃,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達57.84億元,EPS4.06元,旗下全品牌在全球總店數接近200家。

在集團化後的短短5年內,築間餐飲如何成為台股逾50億營收餐飲業者中最年輕的一員?以下為《數位時代》專訪:

林楷傑:慢,是我最受不了的!

「衝組」可能是餐飲業內人士評價築間最常聽到的形容。原因無他,攤開2024年國內上市櫃餐飲集團營收排行,在營收超過新台幣50億元的陣容中,築間是資歷最淺的一員。

相較營收規模接近的瓦城、漢來美食以及安心食品(摩斯漢堡),至少都有20年以上的歷史,2018年集團化開放加盟、2020年才正式成立的築間,不只4年內營收翻倍、開出近10個自創品牌,還在去年迅速插旗香港、日本兩地市場。

築間餐飲集團董事長林楷傑
一手創立築間餐飲集團的董事長林楷傑,今年還不到50歲。
圖/ 翁挺耀攝影

這樣的衝勁,來自40多歲董座所領軍的年輕團隊。 「慢,是我最受不了的。」 築間董事長林楷傑笑著說道,在他手下的築間,從2010年一間在基隆的獨立小火鍋店,迅速發展成如今總店數近200間的火鍋和燒肉王國。

集團旗下10個品牌,從一人燒肉、鍋物,到適合多人聚餐的麻辣鍋、銅板燒肉,只要跟火鍋、燒肉沾上邊的,各種菜式、價位帶幾乎無所不包。

快速試錯!半年就能打造新品牌

「市場變化太快,沒有任何一個業者敢保證新品牌一定成功,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嘗試。」林楷傑形容,開新品牌就像買彩券,「你買了二十張,可能只中一兩張」,但如果不買,連機會都沒有。

因此,築間餐飲選擇用速度來增加勝算,快速推出新品牌、測試市場,才能在消費者口味變化之前搶得先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築間總是行動迅速,過去兩年內就相繼推出韓式烤肉、豆腐鍋品牌「朴庶」,如今已成為集團內單店營收破千萬元的新生力軍。

「常常只是一句玩笑話,半年後就成了一個新品牌。」 林楷傑透露,每一次新品牌的誕生,背後都是核心團隊高強度的市場調研與快速決策。

例如當初進軍韓式料理時,團隊親自飛往韓國,馬不停蹄地考察市場,甚至一天吃六餐,只為了更快熟悉當地飲食特色。「當時我們真的吃到怕!」築間公關長高林禎笑說。

築間品牌一覽.jpg
築間品牌研發動能強勁,幾乎每年都會推出兩個以上的自創新品牌。
圖/ 數位時代製表

但即便築間的品牌孵化速度再快,仍無法確保每一次嘗試都能成功,就連王品曾經紅極一時的韓料品牌「初瓦」,巔峰時期單店營收破千萬元,最終仍在今年三月熄燈。「所有人都在市場上Try(嘗試),希望能中一個大獎。」林楷傑說。築間能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快試錯。

特許加盟穩扎穩打!6年來僅個位數門市熄燈

面對市場風險,這位看來愛衝鋒陷陣的董座,卻比外人更懂紮穩馬步的重要。築間雖然新品牌、新門市開得多又快,不過2018年開放加盟以來,卻少有店面真正熄燈。

「大部分加盟店,頂多換新品牌經營,真正收攤的店舖5根手指數得出來。」林楷傑指出,築間之所以能快速站穩業界的其中一隻腳,便是從開放加盟Day1就堅持的「特許加盟」模式。

比起一般加盟總部,只賣原物料給加盟主賺取銷貨收入,特許加盟指的是從設備到技術都由總部輸出,加盟主主要負責現場營運。開吧餐飲顧問創辦人魏昭寧分析,特許加盟的好處是,比起開直營店,展店速度更快,且門市營業額會直接認列集團營收,版圖成長更快。

然而,餐飲業者較少採用這種模式,關鍵就在於 「總部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與培育心力。」 魏昭寧說。

築間上櫃業績發表會.jpg
築間餐飲集團於3月27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4月下旬上櫃。
圖/ 築間提供

對此,林楷傑深有同感: 「我們管加盟店就跟管小孩一樣,什麼都要插手!」 他進一步解釋,特許加盟確實能穩定掌握品質,不過相對的,總部投入也得更深。不只是設備與技術,從人才培訓到採購等大小事,總部幾乎是手把手指導加盟主,確保門市順利運作,直到營運穩定後才能放心放手。

對加盟主而言,特許加盟雖然初始加盟金比一般加盟高出不少,但也因為通常會約定日後的保證毛利額,加盟主較不擔心成本回收問題。

然而,由於設備、培訓資源都得由總部提供,魏昭寧指出,特許加盟也考驗總部資金充裕與否。而這正是林楷傑蹲穩馬步的另一隻腳:厚實集團資產。

大手獵地!危機來臨也要當「最後生還者」

攤開築間財報,截至2024年底,集團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等資產已突破20億元,不動產規模近逼營收4倍以上的王品。 「我應該是國內餐飲業最愛買地的董事長。」 林楷傑買地不限於倉儲廠房,前年除了砸逾2億元買下台中七期精華地段的200坪土地開店,也在七期指標商辦,一口氣買下10多戶打通作為新總部。

被問到為什麼獵地不手軟?窮怕了,是林楷傑不假思索的回答。「接手火鍋店前,我手頭還有千萬元現金,但創業後,每個月都在借錢付薪水。」

林楷傑指出,餐飲業是現金流吃緊的行業,尤其遇到新品牌展店不順,沒有一些不動產做背書保證,往往不會有銀行願意伸援手。過去被錢追著跑的經驗,讓林楷傑在近年公司營運資金一有餘裕,就會陸續加碼投入不動產買賣。

築間幸福鍋物.jpg
築間旗下門市有八成為街邊店,且部分為自有店面,與多數進駐商場、租櫃位的同業很是不同。
圖/ 築間餐飲提供

由於不動產在財務操作上週轉性與靈活度較差,可能讓築間的本益比相較輕資產的餐飲同業矮上一截。

「我認為抗風險的能力更重要。」林楷傑坦言,光靠目前的品牌規模、餐廳獲利能力,若遭逢下一個疫情,集團不見得捱得過。「但有了這些不動產作靠山,我敢說,築間一定是少數可以撐到最後的餐飲業者。」

延伸閱讀:momo年收創新高、年增率卻寫新低!為什麼?富邦媒總經理揭2大關鍵因素

責任編輯:李先泰

本文不開放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