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急著想跟上AI世界的高速運轉,每天穿梭於各種新工具之間,希望找到那款真正省時又高效的產品。興沖沖地試了一個又一個,卻發現花在摸索工具的時間,比它們實際幫你節省的還多。
無庸置疑,學習AI工具是未來必備的技能,然而身為工作者,目標應該是「讓AI幫我們省時間」,而不是迷失在無數工具中,或因選擇太多、效果不好而放棄。如果這也是你的痛點,不如先試著挖掘手上的ChatGPT——你會發現它能做到很多事。從案例中學習使用AI的核心概念,幫助你找到最合適的AI工具。
1. 用對「搜尋」功能
首先,與AI對話本質上就是跟一個大型資料庫對話,若它學習了網路上資料愈多的關鍵字,會學得愈好。
當你的問題是真理、歷史、多人討論,如:電話是誰發明的?網路已有超多相關資料,就不需開搜尋功能。反之那些「Google後必須一個個點開連結」的問題,就非常適合打開。
2. 海量文件「總結再讀」
需要閱讀財報、論文等資訊的使用者,可直接上傳該份文件給ChatGPT,利用「問答」的方式來獲取所需。建議先請它總結後再閱讀,能更好地吸收文件內容。
另外也可以這樣讀書,取得書籍的文字檔案提供給ChatGPT——特別是商管類——看書別一個人,找它一起。
3. 「初階分析師」任你差遣
ChatGPT可使用程式碼工具(Python)進行圖表繪製,就像是隨身的「初階分析師」。不過之所以稱作初階,是因為在過程中仍可能出錯,需要人類再次確認。
上圖即要求ChatGPT繪製而成的「台積電市值折線圖」,包含至2030年的市值預測。
4. 拍照問事更快更廣
ChatGPT可以辨識圖片並進行問答。舉例來說,拍攝豆漿包裝的營養標示照片丟進ChaGPT。為了讓圖片變得方便識別,先請ChatGPT讀出文字內容再進行詢問。
接著,你就能開始問問題「反式脂肪是什麼」、「成年人每天需要多少膳食纖維」。
5. 跟ChatGPT當閨蜜
點擊ChatGPT右上角的使用者名稱、再點擊設定和個人化,那裡有2個可調整的欄位,一個是「自訂指令」,另一個是「管理記憶」,都可以讓ChatGPT更懂你。
管理記憶也能於平常使用時修改,像是跟AI說:「記得我喜歡簡潔的回應」或「我養了一隻叫哆啦B夢的貓」。
6. 別人家的GPTs最懂事
不用萬事都靠自己起頭,ChatGPT已經有許多人調教好的「GPTs」,在左方的「探索GPT」中就能找到。
像是圖中有旅遊集團Expedia訓練好的ChatGPT,可協助使用者進行行程安排與飯店預訂等。因此當你有複雜的需求時,可到「探索GPT」找尋是否有相對應的解答。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