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完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說巧不巧,今天剛好路過一家「橘子工坊」茶飲店,當我看到招牌這四個字,頓時覺得光陰飛逝、歲月如梭,因為橘子工坊主打的百香果QQ椰果、百香果珍珠,當初十分火紅。
更精確一點說,大概是2008年左右吧,當時我還是個年輕人、偶爾會喝一些手搖飲料,百香果椰果果茶(到底要打幾個果!)是我以為「比較健康」的選項,因此我偶爾都會上門光顧,當時的橘子工坊經營還比較理想,店面比較多,容易在街邊遇上,也還有些媒體曝光,算是青年創業的標準成功案例:三十歲上下,靠小本生意闖出為數可觀的加盟分店體系。
然後呢?重點就是,然後呢?
這次,橘子工坊其實還有然後,但,規模效應小小的,分店少少的。似乎只剩下媒體在介紹「懷舊商品」時,會被拿出來比較的一系列品牌之一。這樣的品牌,信手拈來可以列出一大串:快可立、清玉、阿婆古早味紅茶、歇腳亭⋯⋯。
為什麼飲料店品牌經常淪為「一代拳王」,多半無法做到永續經營呢?其實在霸王茶姬的招股書當中,說出了許多實情,也有些值得借鑒的關鍵數據。
關於加盟飲料店,實情是什麼?對個別加盟店而言,做這行利潤有限,風險卻是幾乎無限。無論是員工胡搞亂整自拍上傳抖音,原料出了問題,調製過程走味,服務態度欠佳,或者價格稍稍小漲十元反應成本,都可能釀成公關危機、讓品牌大大扣分,三千公里外的加盟主惹事生非,自己卻連帶受累,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可是每賣出一杯飲料,你能賺的毛利、淨利,比率卻是基本固定的。現在員工難找,手搖飲料沒有員工又往往難以支持,找機器手臂幫你搖?可能是個解方也說不定。
下檔風險,幾乎是等比級數,上檔機會,卻是等差級數。
我頂多一年喝一次手搖飲,沒有投資相關生意,也沒投資咖啡店,我感受到,投資這種飲料店的風險跟利潤完全不對等,利潤微薄,但經營風險實在太大了。
在這方面,霸王茶姬的招股書具體提到了店家的經營成果,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是否能維持與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
是否能成功留住既有顧客並吸引新顧客;
是否能持續提升單客消費額與推動新銷售策略;
是否能快速反應市場變化與消費趨勢;
是否能維持良好的供應商、合作夥伴與第三方廠商關係;
是否能順利招募、培訓並留住人才;
是否能投入足夠的資金與資源經營自有門市;
是否能
控制各項營運成本(如原物料、人工、行銷費用等);
是否能確保全面符合法規,並落實對門市的有效監管;
是否能有效監督並掌控門市整體營運狀況。
霸王茶姬在全世界擁有6,440間茶館,其中由公司直接經營的只有398間,換言之,多達93.8%的霸王茶姬分店是加盟店,這公司除了在美國上市,直接轟動武林之外,要如何在多如牛毛的飲料市場殺出血路呢?
是的,要打廣告。
文件中,霸王茶姬公司也透露,該公司2022年至2024年間,銷售與行銷費用占同期淨營收的 15.0%、5.6% 與 8.9%。平均值大約10%。
還沒算全部的費用、成本喔,要先抓出10%打廣告。
如果通膨持續呢?如果茶葉歉收呢?霸王茶姬主打的是「 高端現煮茶飲 」,也許一時之間能反映在漲價上,但這終究是非必要性消費,顧客能夠忍受多大幅度的上漲呢?知道這個漲幅的老闆,通常會感嘆為時已晚了。
我並非看壞每一家手搖飲料品牌,我只是對這個商業模式,感到使不上力。
如果有人找你加盟手搖店,決定前那個晚上,不妨跟我複誦一遍:下檔風險,幾乎是等比級數;上檔機會,卻是等差級數⋯⋯。
本文出自周岐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