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世達集團旗下其陽科技(AEWIN Technologies)由先前的網通公司擴大其產品線布局,5月22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2025發表最新一代網通與伺服器平台,提供創新彈性設計與客製服務。
在研發上追求高效能與性價比,更拓展散熱事業,精進雙相浸沒式散熱(2PIC)系統以及推出全新雙相直接液冷(2P DLC)解決方案。
「我們沒有要跟別人廝殺,我們要做的是技術的先行者。」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暨其陽董事長曾文興表示,市面上已經存在很多單向液冷的解決方案,所以其陽直接跳過單相式,朝雙相直接式和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做開發。
其陽指出,雙相浸沒式透過冷卻液的相變化,在液體轉到氣體的過程中,帶走晶片的熱能,能夠將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PUE)降到1.02左右,相較於單相式液冷,有更好的解熱效果。
然而,這樣的產品成本也相對高昂,營運長黃逢誼指出,目前雙相直接液冷還在實驗階段,不過客戶的詢問度都很高。其陽團隊指出,展出期間,已經有許多伺服器系統整合服務商來詢問,如華碩、技嘉等。
客戶訂單能見度「大致可見」
黃逢誼指出,其陽截至第2季,客戶訂單能見度大致可見,與先前預期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下半年也能夠符合集團預期目標,雖然有關稅和匯率等因素影響,但因為其陽是ODM代工角色,因此關稅部分成本會由客戶買單。
黃逢誼也說:「不過也有因為關稅問題,客戶直接要求我們從L6伺服器組裝的製程,直接組到L12整機櫃,然後跳過美國,直接出口到需求市場國家,例如歐洲。」在這樣的變化下,獲利表現也有正向助益。
而曾文興指出,雖然中美貿易戰對美國市場有影響,但中國內需市場龐大,因此除了歐美市場外,其陽也積極布局中國的國產化供應鏈,希望能提高中國市場的市佔率來彌補部分影響,「中國我們很早就開始布局了。」
雙相直接液冷是什麼?
雙相直接式液冷,是指將水冷板直接焊接在晶片上,並且透過冷卻液的相變化來進行解熱,其架構和單相直接式液冷的構造相差不大,技術難度在於控制液體蒸散的壓力控制,也是其陽專利技術所在。
黃逢誼指出,單相式液冷技術市場已經逐漸飽和,「目前就是衝量和價格,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工廠,無法做這些事,」也因此其陽直接投入雙相式冷卻技術開發。
其陽總經理林章安指出,其陽在雙向浸沒式的散熱市場主打的是企業級伺服器的客戶,少量多樣的進行客製化產品,「我們不做大型雲端服務業者(CSP),主要以小型企業級用戶,或者像有高運算需求的虛擬貨幣挖礦的公司,也對我們的產品很有興趣,舊版在去年就已經有出貨給客戶。」
此外,其陽今年升級版雙相浸沒式散熱(2PIC)系統可處理高達100kW熱功耗,整合於24U儲液槽中,搭配氣體回收與AI管理系統,能預測伺服器工作負載並主動調控散熱機制,提升系統效能與能源效率。
其陽與工研院光電所合作,領銜研發全球領先的雙相浸沒式散熱系統,並成功於AMD的平台上驗證,有效解決新型高功率AI晶片的高熱密度問題,滿足資料中心及雲端AI訓練的高速運算需求。
該系統由其陽與佳世達技術研究實驗室合作,已完成多種無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有害物質之冷卻液驗證,包含Chemours、Daikin、法商Inventec、Yongtai等冷卻液品牌,此解決方案為高密度智慧運算提供最佳PUE,同時降低能源成本,實現ESG永續價值。
「緯穎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由於技術門檻高,目前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僅有其陽和緯穎投入,「緯穎算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其陽前瞻技術研發處處長劉承恩表示。
黃逢誼指出,目前其陽在雙相冷卻技術領域屬於投資階段,因此前期的投入成本會比較高,「但長遠來看,技術成熟後預計成本會逐漸下降,而且未來AI算力的需求持續提升,單相液冷勢必會走到盡頭,到時候產品的獲利表現就會變好。」
黃逢誼指出,公司在雙向冷卻領域的商業模式是少量多樣、客製化,這與大批量標準化產品不同,目標是創造更高的毛利率。
其陽能提供完整的系統方案,也可提供散熱模組給其他伺服器廠商。銷售整套系統(少量多樣客製化)可能會有較高的毛利,而提供模組可能走向較大批量、較低毛利但總量較大的模式。
曾文興指出,其陽不追求大型數據中心(CSP)的大批量市場,而是專注於少量多樣、客製化的市場,例如企業內部的私有雲 (Private Cloud)、中小型伺服器建置,或需要為特定高階元件(如AI加速器)提供散熱的客戶,這些客戶可能願意為其伺服器高效能所帶來的價值來支付更高的成本。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