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還會接到一張10萬元的海報案,現在這種案子都沒了。大家現在都直接自己生圖了。」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感嘆,生成式 AI 正快速顛覆動畫與影像產業的工作流程與報價標準,也打亂了他們既有的接案節奏,他更將這場變革形容為「動畫界的工業革命」。
AI 讓單純的圖像代工類型工作逐漸消失。過去,概念圖、分鏡草圖、角色設計等都需由設計師手工繪製;如今,不少客戶已經能透過AI圖像工具如 Midjourney、DALL.E等產出初稿,甚至連發包都省了。
但當需求更複雜、涉及敘事邏輯與畫面整體風格時,仍仰賴專業團隊介入。因此,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 AI 浪潮,夢想動畫選擇主動擁抱變革,將 AI 導入製作流程,嘗試用更高效率的方式,重塑服務價值與角色定位。
夢想動畫成立於2012年,主力業務是影視動畫與視覺開發。早在2017年,團隊就開始測試非生成式的AI工具,為之後的轉型鋪路。2023年,夢想動畫推出名為「Moonshot」的原型平台,意即「射月計畫」,代表他們對AI的野心與冀望,到了2024年,AI算圖平台「Moonland」正式上線。
從Moonshot到Moonland,背後的命名寓意很明確。「Moonland指成功登陸月球,代表AI技術現在已經真的落地了。」林家齊表示。如今,這個平台已經全面導入夢想動畫的每一項專案,從概念圖生成到場景設計,成為團隊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自建機房不上雲,1分鐘能速出百張圖
在動畫產業,「概念圖」是非常重要的溝通素材。林家齊秀出多張元素相似、構圖不同的概念圖,進一步解釋:「有時候客戶心裡只有一些概念或元素,對於最終的結果沒有明確的想像,所以常常需要試出各種方案給他們看。」
以前,製作人需要與概念設計師描述想法,交由設計師人工畫出概念圖,再把圖拿去跟客戶溝通,且通常需要來回數次,時間與經費成本都非常高。
有了Moonland後,製作人只要輸入提示詞、添加指定素材並調整參數,就能在數秒內產出大量符合客戶需求的概念圖,大幅縮短試錯與「做白工」的時間。
除了時間成本大幅下降,更驚人的是單張成本的暴跌:一張概念圖的成本從10萬元降到2元。林家齊說:「以前一張概念圖的成本是10萬元、工期1個月,現在如果不算設備攤提,1張只要2塊錢、1分鐘能生成上百張。」
這靠的不只是從人工繪製到AI生成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他們選擇「地端部署」路線,使用自家的硬體設備與伺服器來運算圖像。夢想動畫評估,若是使用API串接雲端AI模型,一張圖的成本大約是15至30元;使用自家設備的話,一張圖的電費成本大約是2元。
夢想動畫目前配置約40台伺服器、80張顯卡,並搭建80台虛擬機,1年投入近1,000萬元進行AI研發。林家齊分析,由於公司本身就具備用於算圖的硬體基礎,以及相關資源的部署經驗,轉向AI模型訓練與生成任務,其實並不困難。
「原本是拿來算動畫,現在拿來算AI。」林家齊笑道,這是動畫產業在AI革命中的一點點「地利之便」。
整合開源模型找利基,要讓人人無痛玩AI
2023年,夢想動畫曾嘗試自行微調模型,試圖解決通用模型無法生成台灣街景的問題,但進度才剛跟上,大公司推出的新版本模型就進化到能夠勝任這項任務。
與其苦撐著調整出比大公司更強的模型,不如轉個方向、找出自己的利基。因此,夢想動畫決定不再單打獨鬥,而是打造更容易上手、整合多種開源工具的平台,成為Moonland的起點。
Moonland就像是一個「AI生圖工具箱」,裡面收錄了各種風格的開源AI模型,讓使用者可以依照畫風需求快速挑選。選好模型後,還能進一步調整人物表情、姿勢,甚至換臉、換角色,大幅提升操作彈性與結果的可控性。對影像產業來說,這樣的流程比起用單一AI模型生成,更貼近實務工作需求,也更容易套用到不同專案上。
Moonland平台團隊目前由4人組成,負責開源模型的導入與相容性測試,以及流程最佳化與UIUX設計等。同時,團隊也產製教學內容,協助零經驗的使用者快速上手。
林家齊說道:「使用這些工具的學習曲線很長,一般使用者很難投入這麼多時間與精力。所以我們希望降低進入門檻,讓大家可以『無痛AI化』。」
現階段,AI在夢想動畫的角色仍以「概念圖製作」為主,但林家齊認為,這只是起點,未來AI勢必會用於成品生成。
「以前一部動畫電影做下來,成本可能高達幾千萬元。我們現在的目標,是用AI把成本壓縮到5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他坦言,這樣的規模才有機會在院線上映時回本,也才有可能開啟一種可持續的影像創作模式。
對影像產業而言,生成式AI仍是一項高度變動的技術選項,但有愈來愈多企業正在嘗試將生成工具納入日常流程。夢想動畫的實踐,顯示出地端部署與開源模型的組合,正在成為一條可供選擇的新路徑。
夢想動畫
●創辦人:林家齊
●成立:2012年
●產品: 動畫與視覺特效公司,專注於動畫製作、特效設計與技術研發,並涉足影視、遊戲與互動體驗等領域
●代表作品:星宇航空安全影片《星探者》、電影《咒》、影集《茶金》等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