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籌碼相對有限!」中國握70%稀土產能:為何它是美中貿易談判關鍵?
「美國的籌碼相對有限!」中國握70%稀土產能:為何它是美中貿易談判關鍵?

在美中於日內瓦達成削減高額關稅的協議後,圍繞晶片和稀土等關鍵礦產的衝突如今再度升溫,中國看似正逐步取得談判優勢。美國總統川普5月30日指責中國違反上月達成的協議,並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通話以化解爭議。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佛肯德 (Michael Faulkender) 周一 (2 日) 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關鍵礦產問題是美中談判的主要癥結。美方官員抱怨中國未加快對美出口這些對尖端電子產品至關重要的資源。美方稱,雙方先前同意降低關稅的前提,是中國同意放寬部分稀土出口限制。

佛肯德說:「兩國元首之間需要直接對話。」白宮官員同日表示,兩國領導人本周內進行對話的可能性高,但中國駐美大使館尚未回應。佛肯德強調,美中「持續對話」,並敦促中方履行在日內瓦協議中做出的承諾,以解凍稀土出口。

美國祭出更多科技限制

儘管美方在關鍵礦產上要求中國履行承諾,華府卻同時加碼對中國科技業的限制。過去三周,美國政府先後禁止向中國出口噴射引擎零件、限制中國取得晶片設計軟體,並對華為晶片實施新制裁。

這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中國官員周一誓言將回應,並指責美國破壞日內瓦協議共識,降低了兩國領袖通話的可能性。這場爭端恐危及兩國的脆弱貿易休兵。若 90 天協商期無法達成具體成果,關稅恐回升至 100% 以上。

儘管如此,川普仍有動機避免讓爭端失控,特別是在美國經濟年初陷入萎縮、關稅重壓市場的情況下。

長期以來,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在科技供應鏈掌握上占有優勢,但習近平展現出以控制稀土作為反制的決心,試圖迫使美國鬆綁限制。

中國稀土優勢明顯

Trivium China 顧問公司供應鏈專家康布斯 (Cory Combs) 指出, 儘管美國政府對晶片設限毫不鬆手,中國卻掌握全球約 70% 的稀土產能,這些金屬對國防、核能等尖端技術至關重要。美方若想在短期內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幾乎不可能。

康布斯說: 「中國的籌碼更持久,美國的籌碼則相對有限。」美國還需至少十年,才能從中國之外獲得穩定的稀土供應。

稀土出口管制的威脅不只影響美國。印度最大電動機車製造商 Bajaj Auto 上周警告,若中國 7 月前不恢復出口,印度產量將立即受衝擊。該公司執行董事沙瑪 (Rakesh Sharma) 透露,已有 30 多份稀土進口申請卡在中國的許可程序上。

中國官員長期透過出口許可制度,讓稀土出口充滿不透明性。美國商會駐中國會長哈特 (Michael Hart) 表示,部分許可證近期才開始核發,「進度仍然比產業期望的慢」。

供應鏈戰爭升溫

日內瓦協議中,中國曾承諾撤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報復措施」。不過,許多稀土出口仍需中國商務部核發出口許可,官僚程序複雜且難以追蹤。

這已對美國供應鏈帶來實際衝擊。美國福特汽車 (F-US) 上月因稀土零件短缺,短暫關閉芝加哥工廠。美國國防航空領域近期更將稀土視為首要關注議題。康布斯指出,這些出口管制手段讓中國能夠在「供應鏈戰爭」中造成美國產業痛點,同時對中國國內影響有限。

習近平目前仍對啟動更嚴厲手段保持克制。美國亞洲協會中國政治資深研究員湯瑪斯 (Neil Thomas) 分析,中國暫時聚焦於針對軍工用途較多的中重稀土,而未全面封殺輕稀土 (如釹、鉕等),顯示北京傾向先發警告,但不希望引發全面反彈。

美方應對仍受限

美國國防部承諾,要在 2027 年前建立完整的「從礦場到磁鐵」稀土供應鏈,以保障國防安全。但要達成目標,仍面臨商業可行性差、技術人才不足等挑戰。

川普政府也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已與澳洲萊納斯 (Lynas) 等非中稀土供應商強化合作。美國唯一稀土生產商 MP Materials 上月在中東行程中,與沙烏地阿拉伯礦業公司簽訂供應協議。

然而,短期內替代供應來源有限。儘管巴西、南非、日本和越南等地開始擴產,仍無法立即滿足美國需求。

湯瑪斯指出,北京的稀土管制凸顯中國「不會坐視不理」,若美中緊張局勢再度升高,北京恐會對美國國防供應鏈發動更嚴厲衝擊。

延伸閱讀:中國掀「零公里二手車」亂象!過剩庫存低價賤賣、銷量造假…3三大關鍵揭露灰色產業鏈
拆解烏克蘭無人機戰術!一趟摧毀41架俄軍轟炸機:橫跨千里木馬屠城,如何讓蒲亭氣歪?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