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上市公司年薪王?愛山林478萬居冠:7家達400萬門檻,這家上櫃公司獨自突破500萬
誰是上市公司年薪王?愛山林478萬居冠:7家達400萬門檻,這家上櫃公司獨自突破500萬

重點一:愛山林雖薪資下滑仍蟬聯上市公司年薪王,達新台幣478.2萬元;整體而言,年薪逾400萬企業增至7家,高薪族群擴大。

重點二:半導體與電子業主宰高薪排行榜,尤以IC設計 (積體電路設計) 公司為薪酬佼佼者,瑞昱、聯發科等均名列前茅,產業前景看好。

重點三:上櫃公司信驊科技平均年薪達新台幣546萬元,超越所有上市公司稱霸,突顯部分利基型上櫃企業具高度薪酬競爭力。

證券交易所於2025年6月2日公布的2024年本國上市公司全體員工薪酬資訊顯示,不動產代銷業者愛山林以478.2萬元平均年薪連續兩年蟬聯冠軍,儘管較前一年度衰退13.5%,仍力壓眾多科技巨頭。

證交所本次統計涵蓋超過1,000家上市公司,其中平均員工薪酬超過400萬元的公司共有7家,電子與半導體業者在高薪榜單中占據主導地位,而IC設計公司表現尤為亮眼。

前10名高薪企業薪酬分析

根據證交所數據,2024年平均員工薪酬前十名依序為 愛山林478.2萬元、瑞昱475.1萬元、聯發科463.3萬元、日月光投控448.7萬元、南僑412.4萬元、祥碩409.8萬元、勤益控400.9萬元、精成科379.7萬元、創意363.1萬元、達發359.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 前七家企業平均薪酬超過400萬元,相較來說2023年僅有三家超過400萬元大關(愛山林、聯德電子、三商投控)。

不動產代銷公司愛山林儘管年薪較前一年度下滑13.5%,但仍以478.2萬元的平均薪酬超越各科技公司,連續兩年稱霸排行榜。半導體設計業者瑞昱表現亮眼,平均薪酬從2023年的第15名大幅躍升至第二名,年增幅達50%,達到475.1萬元。聯發科以463.3萬元穩居第三名,持續展現其在IC設計領域的競爭優勢2。

備受矚目的台積電雖未進入前十名,但以332.9萬元排名第14位 ,較前一年的第24名大幅躍進10個名次,年增幅達21.6%

Top50企業:半導體、電子業…含金量最高

在前十名企業中,電子與半導體業者占據絕對多數,其中IC設計公司多達5家,包括瑞昱、聯發科、祥碩、創意及達發,展現出半導體產業的高薪酬水準。

除了科技業之外,傳統產業也有表現突出者,如食品業的南僑以412.4萬元排名第五,營建業的愛山林和勤益控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七名。

綜觀2024年上市公司員工平均薪資前50名的榜單, 半導體業佔據最多席次,合計有16家公司 ,包括聯發科、台積電、瑞昱、日月光投控、祥碩、創意、達發、聯詠等; 電子零組件業則有4家 (精成科、群光、菱光、嘉澤);其他電子業有3家(旭隼、鴻海、洋基工程、鴻準)。

建材營造業有3家公司入榜(愛山林、昇陽、冠德);航運業也有3家公司入榜(新興、陽明、長榮);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則有神基、奇鋐、華擎3家。

百萬年薪企業變多了:一共457家

2024年平均員工薪酬超過百萬元的上市公司,由前一年的400家進一步增加至457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43.4%。

在薪酬區間分布方面,平均員工薪酬在200萬至299萬元間距有49家,300萬至399萬元間距有9家,超過400萬元的公司有7家,顯示臺灣上市公司整體薪酬水準持續提升的趨勢。

根據上市櫃公司的綜合統計,2024年平均年薪超過200萬的企業共有98家,較2023年的70家增加四成,合計員工人數達16.8萬人,較前一年的12.36萬人增加4.4萬餘人;如果統計年薪破百萬的上市櫃公司則有766家,近87萬名員工受惠。

上櫃公司》信驊表現突出,均薪超越上市企業

在上櫃公司方面, 半導體業信驊以546萬元平均年薪超越所有上市公司,成為2024年唯一一家超過500萬的超高薪企業,薪資年增幅高達58%。

在信驊之後,鈊象(400萬元)、原相(347萬元)、晶焱(328萬元)、力旺(324萬元)、凡甲(311萬元),分別佔據上櫃公司均薪前六名,員工年薪皆突破300萬元大關。

與高薪企業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三商餐飲以平均年薪29.7萬元墊底,成為唯一平均薪資不到30萬元的上市公司。

面對外界關注,三商餐飲回應指出,其平均年薪數據受限於高比例的計時人員結構,第一線門市服務人員占員工總數超過八成,其中計時人員占比高達75%,因此以全體員工計算的平均薪資偏低。

三商餐飲強調,若僅看正職員工部分,實際薪資結構完整,並設有年度調薪與績效獎金制度。

延伸閱讀:電擊槍發大財!最高薪CEO年賺5億元「黃仁勳排第15名」:標普500高薪CEO榜單一次看

資料來源:證交所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生成式AI來襲、資安成焦點!AWS白皮書揭密金融業上雲契機
生成式AI來襲、資安成焦點!AWS白皮書揭密金融業上雲契機
2025.07.15 |

生成式AI詐欺暴增700%、嵌入式金融快速興起,數位轉型已成金融業不可逆的未來!金融機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與信任危機,從資安、AI應用,到用戶體驗與法遵合規,皆須重新部署,對此,AWS推出《金融科技創新與雲端應用白皮書》,結合全球趨勢與在地洞察,為台灣金融業提供明確的上雲行動方針。

金融詐欺事件因AI暴增,資安成雲端平台要務

隨著生成式AI迅速發展,金融詐欺的門檻大幅降低、手法愈加複雜。Deloitte金融服務中心預估,在「激進」採用GenAI的情境下,2027年電子郵件詐欺損失可能高達115億美元;美國的AI詐欺損失更將從2023年的123億美元,飆升至400億美元。

面對此等威脅,金融業無法再以傳統方式應對。AWS成為眾多金融業者信賴的資安後盾,Bowtie執行長Michael Chan表示:「AWS 擁有最多的安全認證,為我們的客戶和我們帶來其他雲端平台無法提供的安心感。」在生成式AI引發的新風險時代,選擇可信的雲端夥伴至關重要。

圖片1.jpg
圖/ aws

金融業大量部署AI,AWS協助企業提升效率與風控力

白皮書指出,40%的金融企業正積極學習如何部署AI,藉由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改善風險管理、詐騙偵測與投資策略。根據Gartner調查,34%的企業已部署AI應用,22%計畫在未來12個月內部署;IDC則預估,2026年全球AI支出將達3,000億美元,成長速度為一般IT支出的4.2倍。種種跡象指出,AI正快速融入金融核心流程。

為了跟上這波AI浪潮,越來越多金融業者採用AWS解決方案。以拉丁美洲新創銀行Nubank為例,不僅以AWS技術打造完全手機化的信用卡體驗,還成功管理超過7,000萬名客戶。其基礎設施領導者Renan Capaverde直言:「我們能達成目標,很大程度仰賴AWS提供的技術和架構。」

嵌入式金融正夯,AWS技術助銀行敏捷推新服務

應用內支付與嵌入式金融正逐步改變大眾對銀行的想像,根據Deloitte預測,社交平台上的應用內支付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0%成長,從2024年的191億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945億美元,甚至上看1,971億美元,成為社群商務支付的重要一環。

企業與金融機構要在這場變革中勝出,需倚賴更快速的產品開發與數據分析能力。透過AWS雲端平台與機器學習工具,銀行不但能加速新產品上線、改善用戶體驗,還能即時分析大量交易資料、交叉比對異常行為,強化風險控管能力。

銀行在AWS上營運,年省10兆瓦電力

AWS也能幫助金融業在推動ESG上一臂之力。根據Deloitte與AWS報告,AWS基礎設施的能效比美國企業數據中心高出3.6倍,並計畫於2025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

美國Capital One銀行在全面遷移至AWS後,關閉了8座資料中心,回收了41噸銅和62噸鋼,並從資料中心拆除了總計1,350萬英尺的電纜,總計每年可節省10兆瓦電力,相當於65萬個LED燈泡。

金融機構雲端轉型3階段:策略、導入、維運

Deloitte也在白皮書中建議,金融機構若真的想使用雲端服務,可採三階段策略推動雲端轉型。準備階段時,可確認雲端策略,進行雲適性評估,規劃長期願景;導入階段,金融業就要選擇合適雲技術,規劃雲原生架構,建立治理與搬遷計畫;最終維運時,強化DevOps與自動化,持續優化成本與效益。

台灣金融業上雲關鍵時機!AWS台北區域即將上線

隨著台灣金融法規逐步鬆綁,加上2025年AWS亞太(台北)區域啟用,現在正是台灣金融業上雲的關鍵時刻!屆時將包含3個可用區,支援資料落地、低延遲與高營運韌性,每個區域都具備獨立的電源、散熱與物理安全性,並透過冗餘的超低延遲網路連接,大幅強化災備能力與業務持續性。

此外,AWS台北區域將提供廣泛的核心雲端服務,包括運算、儲存、資料庫、網路、安全、監控等,讓台灣金融機構能在本地部署高效能的雲端應用,並享有國際級的安全與合規標準。

圖片2.gif
圖/ aws

立即下載《金融科技創新與雲端應用白皮書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金融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