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利潤至上CEO!從3千到25億美元身家,他用「善良報酬率」打造百億優格帝國
拒當利潤至上CEO!從3千到25億美元身家,他用「善良報酬率」打造百億優格帝國

「美國大公司說,一切跟利潤有關。主流企業說,一切跟錢有關。執行長經營手冊說,一切跟股東有關。為了這一切,很多事物,包括工廠、社區、工作,都可以拿來犧牲。所有都可以犧牲,但執行長不行。執行長讓員工幫他受苦受難。執行長的薪資不斷提高再提高,其他許多人卻被遠遠拋在後頭。我在這裡告訴大家:不可以再這樣下去。這是不對的,從來都不對。現在該是時候承認,過去40年企業與執行長所遵循的經營手冊大有問題。」

這是食品公司喬巴尼(Chobani)創辦人哈穆迪.烏魯卡亞(Hamdi Ulukaya)在TED演講中的一段話。

烏魯卡亞在2019年受邀參加TED,發表這場名為《反骨的企業執行長劇本》(The Anti-CEO Playbook)演說。他語氣堅定地告訴聽眾,我們迫切需要改革現今以利潤極大化掛帥的商業經營模式。

烏魯卡亞的反骨宣示很有底氣,因為喬巴尼營運表現一直非常亮眼。該品牌於2007年賣出第一杯希臘優格產品時,這類型產品在全美優格市場的占有率不到1%。當時,消費者買到的往往都是以高熱量、低蛋白為主、缺乏健康意識的優格產品。

達能(Danone)與優沛蕾(Yoplait)2大品牌擁有71%的市場。來到2012年,短短5年之內,隨著喬巴尼的熱銷以及其所帶動的風潮,訴求健康與口感濃厚的希臘優格在美國的市占率增長到50%,而喬巴尼的營收也在當年首次突破10億美元。

今日,喬巴尼已經成為全美第1大優格品牌,市場占有率為21%。 2024年,喬巴尼的淨銷售額成長17%,金額為29.6億美元,調整後的稅前收益成長26%,金額為5.09 億美元。

Chobani Portrait_of_Hamdi_Ulukaya.jpg
食品公司喬巴尼創辦人哈穆迪·烏魯卡亞(Hamdi Ulukaya)。
圖/ wikipedia

延伸閱讀:台味鍋貼飄香美國!八方雲集靠11家店翻出5.5億營收:台式快餐模式,如何征服白人味蕾?

善良報酬率是什麼?追求善良也能獲利豐收

根據彭博新聞報導,現年52歲的烏魯卡亞,2024年個人淨財富高達25億美元。1994年,22歲的烏魯卡亞來到美國時,身上只有3,000美元。

關於喬巴尼營收成長規模與速度的描述,看起來像是華爾街股市最喜歡歌頌的企業發跡故事。傑出的執行長懂得如何讓產能擴大再擴大、營收成長再成長、利潤增加再增加,股東們為漂亮的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數據感到興奮雀躍。

喬巴尼20年的發展,正在寫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劇本。

烏魯卡亞用善良報酬率(return on kindness)而不是投資報酬率的劇情,創造出喬巴尼的傳奇故事。追求善良而非利潤,這樣的營運理念與作為不僅沒有傷害企業的獲利能力,反而讓喬巴尼成為一家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公司。

用食物創造良善(food as a force for good),是烏魯卡亞為喬巴尼企業立下的營運宗旨。這句話,是喬巴尼每年用來檢驗自己經營成效的使命感標竿。

2016年是喬巴尼的里程碑,從這年起該公司積極展開許多令人欽佩的使命感工作。烏魯卡亞將公司10%的股份分贈給2,000名員工,不少人因此成為百萬美元富翁。烏魯卡亞建立這項名之為喬巴尼獎勵(Chobani Rewards)措施,讓員工持續可以共享公司的財富。

同年,還設立喬巴尼育成中心(Chobani Incubator),致力於扶持想要改革食品產業的新創公司。至今募得的資金超過2億美元,培育47家新創公司,平均每次申請總件數高達550件以上;成立難民就業夥伴站(Tent Partnership for Refugees),協助在流離失所的難民快速找到工作機會。難民就業夥伴站與超過500家跨國大公司合作,至今雇用的難民人數近6萬人,媒合就職人數超過18萬人。

在喬巴尼的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過去以來所從事的眾多公益活動。近年來,透過產品捐贈與義賣,喬巴尼將人道關懷擴及到美國重大社會議題上,包括解決孩童飢餓問題、支持軍人家庭生計、提供災難食物救助等。

企業與消費者,加乘影響力經濟

對不少保守的董事或股東來說,絕對會認為烏魯卡亞做為執行長搞了太多外務,更會批評這些所謂的良善行動會侵蝕公司獲利。他們無法真正了解為何當代資本主義需要改革?為何這世界需要一個反骨的執行長英雄?

消費者看待企業的方式已經改變。消費購物不再只能單純用需求與供給(demand/supply)關係去計算市場規模,或者是用慾望與體驗(desire/experience)關係去設計商品生命周期。消費購物牽涉到的是倡議與影響力(advocate/impact)關係。

企業的使命感倡議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消費者會用購物行為,支持企業發揮影響力。 有愈來愈多的企業獲利基礎不是靠消費者付費滿足自己的需求與慾望,而是消費者願意出錢確保地球生態與人類-世代的未來。

烏魯卡亞在TED演講影片結尾時強調, 企業不是對股東負責,而是對消費者 。其所詮釋的正是倡議與影響力關係的新商業經營管理模式意涵。

喬巴尼是波斯語中「牧羊人」之意。烏魯卡亞出生在東土耳其山區的庫德族村莊,過著遊牧的生活。來到美國創業的他,選擇喬巴尼做為公司名,以牧羊人的角色,成功扮演反骨的企業版漫威英雄。

延伸閱讀:寶僑撐不住!擬裁員7000人緩解關稅衝擊:汰漬、幫寶適、SK-II⋯旗下明星商品危險了?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