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台灣餐飲品牌鼎泰豐,以單店平均年營收2740萬美元,擊敗眾多高檔餐廳,榮登美國最吸金連鎖餐廳榜首。
重點二 :成功關鍵在於「大店面、高客單價、高人氣」三要素,結合約55美元的人均消費與用餐時段的排隊人潮。
重點三 :鼎泰豐引領美國亞洲餐飲風潮,銷售額年增近20%,並已任命新任北美區執行長,規劃持續展店。
台灣餐飲之光鼎泰豐 (Din Tai Fung) 再創傳奇!根據美國餐飲業研究機構 Technomic 的最新數據, 鼎泰豐以驚人的2740萬美元(約新台幣8.11億元)平均單店年營收 (Average Unit Volume, AUV),擊敗所有美國高檔牛排館與大型連鎖餐廳,榮登全美最賺錢的連鎖餐廳冠軍寶座。
此數字不僅是亞軍、高檔牛排館 Mastro’s 的近兩倍,更相當於近四家 Chick-fil-A 或七家麥當勞的單店營收總和,突顯其無可匹敵的吸金能力。 去年,鼎泰豐在美國的16家分店總銷售額高達4.116億美元(約新台幣122億元),年增長率將近20%。
鼎泰豐海外展店3要素:大店面、高客單、高人氣
據《Restaurant Business》報導,鼎泰豐驚人的單店營收並非偶然,其成功可歸因於 「大店面、高客單價、高人氣」三大核心要素的結合 。首先,鼎泰豐的分店規模龐大,面積從5,580平方英尺到其新開設的曼哈頓分店廣達25,000平方英尺不等,足以容納大量顧客。
其次,其顧客人均消費額高達約55美元(約新台幣1,650元),儘管以手工現做聞名的小籠包 (xiao long bao) 等單點品項定價相對於歐美客來說不算高,但豐富的開胃菜、餃類、包類,與多樣化的菜色,再加上酒吧服務,仍有效拉高了整體客單價。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其分店門外經常大排長龍的景象,證明了品牌極高的翻桌率與客流量,成為營收的強力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新聞網站曾《Axios》效仿《經濟學人》的「大麥克指數」,推出了「小籠包指數」,用以比較全球各城市以10美元能買到的小籠包數量,藉此衡量物價與購買力。
根據此指數,10美元在美國不同城市可購買的小籠包數量如下:
拉斯維加斯(Las Vegas):4.4顆
紐約(New York):5.4顆
洛杉磯(Los Angeles):5.7
相較之下, 同樣10美元在台北可買到15.7顆,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則可買到16.6顆。 這項指數顯示,在紐約、倫敦等地品嚐鼎泰豐的成本最高。
美國10大「最賺」連鎖餐廳
連鎖餐廳 | 2024年平均單店年營收 (萬美元) | 2024年分店數 | 菜單類型 |
---|---|---|---|
鼎泰豐 | 2,742 | 16 | 亞洲菜 |
Mastro's Restaurants | 1,452 | 23 | 牛排 |
Del Frisco's Double Eagle Steak House | 1,383 | 17 | 牛排 |
Smith & Wollensky | 1,338 | 8 | 牛排 |
Perry's Steakhouse & Grille | 1,328 | 23 | 牛排 |
芝樂坊餐館 | 1,235 | 215 | 多樣化菜單 |
Ocean Prime | 1,233 | 19 | 海鮮 |
Grand Lux Cafe | 1,162 | 7 | 多樣化菜單 |
STK牛排館 | 1,156 | 21 | 牛排 |
Nobu Restaurants | 1,012 | 24 | 亞洲菜 |
引領亞洲餐飲浪潮,鼎泰豐積極佈局北美市場
鼎泰豐的卓越表現,正值美國亞洲餐飲風潮興起之際。相較於去年休閒餐飲 (casual-dining) 市場的疲軟,亞洲連鎖餐廳的銷售額逆勢增長了7.6%。然而,鼎泰豐的單店營收表現仍獨占鰲頭,遠超過同類型的高檔日料餐廳 Nobu(1012萬美元)與鐵板燒連鎖 Benihana(646萬美元)。
為把握此市場機遇,鼎泰豐已任命創辦人楊秉彝的孫子楊艾倫 (Aaron Yang) 與楊艾伯特 (Albert Yang) 兄弟,擔任首屆北美分部共同執行長,展現其深耕市場的決心。
繼近期在溫哥華開設新分店後,鼎泰豐也即將進駐亞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爾 (Scottsdale) 時尚廣場購物中心。
資料來源:Restaurant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