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為規避美國晶片出口管制,中國AI公司採取將內含大量AI訓練數據的硬碟攜至東南亞,利用當地數據中心的輝達高階晶片進行模型訓練。
重點二: 中國業者透過跨國子公司租用運算資源,甚至將實體硬碟運送至馬來西亞等地的數據中心,藉此繞過對中國境內晶片銷售的限制。
重點三: 美國政府正考慮加強措施,防止中國企業透過海外管道取得AI晶片,尤其關注馬來西亞等地的晶片流向,以維護其出口管制目標。
面對美國越來越嚴格的AI晶片出口限制,中國AI公司想出了一個「走私新招」:讓工程師攜帶裝滿AI訓練數據的硬碟,然後搭機扛到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利用當地資料中心配備的輝達高階晶片,遠端完成AI模型的訓練,規避美國限制中國AI發展的政策目標。
中國AI趁隙「海外借力」,飛東南亞避開實體走私
自2022年以來,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持續收緊對中國高階AI晶片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儘管面臨嚴峻挑戰,中國AI企業仍尋求多種策略應對。 除了嘗試以國產晶片替代美國產品,或透過第三國走私硬體外,將數據「出海」至具備高階AI晶片的海外數據中心,另闢蹊徑。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今年3月初,一家中國AI公司旗下4名工程師從北京飛往馬來西亞,每人攜帶一只裝有15個硬碟的行李箱,總計80TB的數據、圖像等資料,用於訓練AI模型,並租用了馬來西亞一間資料中心,裡頭約有300台配備輝達先進晶片的伺服器。
業界人士透露,馬來西亞專案計畫花費數月籌備,工程師在中國境內需要超過8週的時間,優化資料與調整訓練程式,確保數據出境後能順利作業。但因網路傳輸巨量數據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最快的方法就是靠物理運送硬碟。
去年,這家中國AI公司也曾透過新加坡子公司在馬來西亞進行AI模型訓練。為減少審查,該公司近期甚至在吉隆坡註冊了實體公司,由馬來西亞公民擔任董事,並以境外控股公司作為母公司,藉此規避更嚴格的審查。
美國晶片管制遇挑戰,川普政府擬放寬晶片上限
這種將數據運至海外使用晶片,而非將晶片運入中國的方式,巧妙避開了硬體走私查緝,同時也使得美方對終端用戶的追蹤變得更加困難。
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商務部曾考慮設定各國採購美國晶片的上限,並要求海外買家同意限制晶片使用條件,包括禁止出售給中國公司。
然而,川普政府今年5月表示將廢除此項提議,但仍警告美國企業須採取措施,防止客戶將美國AI晶片用於訓練中國AI模型。
輝達方面,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聲稱:「沒有證據表明AI晶片被走私到禁止銷售這些晶片的國家。」但以目前來看,中國透過鄰近國家的子公司來獲取晶片的動作並未停歇。
東南亞AI重鎮崛起?馬來西亞從台灣進口晶片量激增
在中國AI公司「精心策劃」的同時,東南亞地區正快速崛起為資料中心的新興地區,服務西方及中國客戶。
房地產服務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估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的資料中心總容量已接近2,000百萬瓦,與歐洲最大的數據中心市場倫敦和法蘭克福的總容量相當。
近期數據顯示,台灣對馬來西亞的資料處理晶片出口激增。根據台灣國際貿易局統計, 馬來西亞在今年3月和4月,從台灣進口了價值34億美元的AI晶片及其他處理器,比2024年同期的4.02億美元暴增366%。 在美國向中國實施晶片禁令背景下,也令外界質疑馬來西亞是否積極進入AI雲端資料中心市場,抑或成為中國走私零件的管道。
另一方面,中東地區也可能成為中國AI開發商的新目的地。輝達近期在川普總統今年5月訪問中東期間,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數十萬片AI晶片,包含18,000 顆最新Blackwell晶片。
延伸閱讀:「華為沒那麼厲害!」任正非坦承AI晶片落後美國一代:化合物半導體機會還更大
全球10大IC設計廠誰最賺?輝達一家吃下近55%市占:高通、博通、超微⋯Q1成績單一次看
資料來源:WSJ、tom's Hardware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