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摘要來了,搜尋引擎還要經營嗎?── 要啊。AI 雖然搶走一堆流量,但它連你一個客人都搶不走。
自從搜尋引擎出現「AI 摘要」之後,你關鍵字排第一也沒用了,本來最前面的位置,瞬間被巨大的 AI 擠到超後面邊緣地帶。更不用說原本前三名都排不上的,更是被擠到螢幕不知道哪裡去。最糟糕的是,AI 摘要幾乎直接摘下你的答案自己拼貼,讓讀者連手指都不動,就能看到你的解答。排名高低只剩名義上的順序,實質流量全被 AI 搶走。
有專門經營植牙的醫師問我:「這怎麼辦?」我的答案很簡單:「AI 能幫你客人摘要植牙知識,但它能幫你客人『摘牙齒』嗎?」
如果不行,那你的任務沒變:想辦法讓客人搜尋之後,找你買單;如果可以?那你就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商業定位。
認清事實:流量蒸發是必然的結果
權威數據公司 SparkToro 講超直接的。他說:如果你今年行銷的 KPI 是「提高流量」,那你會面臨一個淒慘、悲劇的年度。為什麼?因為在領先繁體中文一整年的歐美 Google,AI 已經毫無保留的「搶答」各種疑問。
- 植牙會痛嗎?通常不會
- 植牙要多久? 3 – 6 個月
- 植牙過程?500 字圖文並茂、畫重點、清楚分段的摘要
AI 無情統整搜尋引擎爬到的資料,再擷取精華、精準搶答、洩漏解答。在這環境下,AI 是「物理性」的攔截你流量,流量崩跌是絕對的。但眼尖的搜尋專家也發現一件事:大家的曝光次數也爆衝了。
零點擊經濟:就算沒流量,照樣能說服客人
做一次好幾萬的植牙手術、弄失敗還有後遺症,這種醫療有辦法靠「摘要 500 字」搞定嗎?當然不行!所以,如果你想「閱讀更多」,那就還是要找專業醫師。
Google 透過億萬次搜尋發現:在 AI 摘要旁邊附上診所、網站的連結是最佳配置。畢竟 AI 可能還是會有幻覺嘛!而且:客人今天查完資料,接下來要幹嘛?還是要預約看診啊!
按照「搶答一切疑問」的邏輯,Google 當然也要在旁邊放上診所的連結,讓客人走下一步。 從點擊改成 → 曝光,從點擊後成交改成 → 不點擊就成交,這種「零點擊經濟」就是經營搜尋的關鍵。
媒體恐成最大輸家
主辦「紐約 SEO 研討會」的搜尋專家 Mic King 分析:「靠內容、靠搜尋流量變現的媒體,恐怕會成為 AI 搜尋時代的最大輸家,要趕快分散風險。」
因為 Google 的不但早就掌握媒體寫好的內容,它更擅長用 AI 改寫、拼湊裡面的文字,插上連結、加入廣告,再放到自己的搜尋引擎給讀者看,把媒體原本的排名壓到底層。
簡單來說,它是用 AI 硬生生搶走媒體網站原本的飯碗。這公平嗎?你可以這樣想:
- 你是地圖商,但 Google 推出「Google Map」和你競爭;
- 你賣百科全書,但《維基百科》搶走你生意; >- 你是媒體,你賣觀眾眼球,現在 AI 摘要把觀眾眼球吸走了。
如果你除了賣眼球就沒有其他飯碗,你就等於和 Google 對著幹。
殘酷的是:Google 依然是你最大的金主爸爸
有人說:AI 工具出現,根本沒人在搜尋了;專家說:「屁啦。數據顯示:AI 出現之後 Google 成長得比誰都快。」搜尋引擎不但沒變弱,還以「輾壓」的姿態高速成長:
搜尋引擎 2024 市占率:
冠軍 Google vs. 亞軍 Bing → 以 22.8 倍輾壓
搜尋 2024 市占率:
Bing 搜尋引擎 vs. GPT → 以 16.36 倍輾壓
更要命的是,Google 在 2024 年的搜尋成長率還創下成長新高(所以,雖然流量沒了,但曝光還是會爆)。
結論:Google 依然是最大宗流量來源,而且 GPT 完全摸不到邊。如果你不經營搜尋,你客人還是會搜尋;如果你棄守,你的競爭者就會馬上接手。
在 AI 時代,你還是得靠 Google 吃飯。Google 雖然把你流量都吸走,它還是賞給你最大流量的乾爹;
Google 雖然把你寫的內容偷走,你大概還是要靠它吃飯。
別再發明奇怪名字了,這就是「SEO」
權威數據專家 Rand Fishkin 說:在 AI 摘要之後,沒有所謂 AIO,也沒有什麼 GEO,更不是什麼「有的沒的 O」,這就叫作「SEO」。
善用搜尋需求,讓讀者搜尋完、得到答案之後再找到你,最後買單,這就是你經營 SEO 要達成的目的。
只要人類還在搜尋,不管是用 Google 還是 GPT,不管走傳統管道還是走 AI,你的工作都沒變 —— 成為最適合客人搜尋的那個。
只是,AI 加入混戰之後,光有流量、光搶排名還不夠,你更要給客人一個「找你買單的理由」。
而這一點,本來就是你想站穩市場就要有的理由。
品牌、個人品牌、有特色的個人品牌
我自己經營 SEO 顧問 5 年了。去年我去美國,親眼看到 AI 擾動市場的時候本來想轉行,後來沒跑掉。為什麼?
因為專家說: 「個人品牌」不但是站穩市場的資產,更是站穩「零點擊經濟」的資產。 既然 SEO 本質沒變、新增的條件我又不缺,那就沒必要「跳槽」了。
當每個人端出的內容都超好,市場選誰?選端內容的「那個人」;當每間診所都會植牙,市場選誰?選有聲量、有品牌的「那位院長」開的診所。
這件事,我也從 Welly SEO 的營運長 Kira 身上學到,還有同樣經營 SEO 顧問的 Frank,除了這些搜尋專家,你可能還會發現很多 SEO 公司老闆也開始跑出來「發脆」、錄 Podcasts。
為什麼?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在零點擊時代,「品牌」是建立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你不只要讓人一搜尋就找到你,還要讓他沒搜尋之前就想到你。
Google 的 AI 生態等於要求你:想排名?除了要懂得佔據搜尋引擎的排名,你還要懂得佔據搜尋者心中的排名。
「所以,我都持續在 X 社群日更發推文。每天發、照三餐發。」— Lily Ray,紐約搜尋專家
免費寫作課程攻略
如果你對這樣的內容行銷、寫作變現知識有興趣,訂閱我。我會連續 7 天,寄出「免費寫作課程攻略」給你。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Google台灣總經理揭「被AI選擇」秘訣:3個原則,決定你的能見度
SEO關鍵字排名不管用了?AI搜尋誕生「AAO」新思維:怎麼做?如何優化文章?
本文授權轉載自:Jemmy Ko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