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信三雄激戰!根據國際行動網路分析機構Opensignal發布最新2025上半年「台灣行動網路體驗報告」,評比中華電信、遠傳電信以及台灣大哥大在2月1日至5月1日的90天內,三家行動網路體驗表現差異。
其中,中華電信總計在15個評比項目中,囊括了12項獨贏獎項及3項並列獎項,展現市場主導地位。
中華電信整體體驗獨霸!台哥大、遠傳各有特定優勢
報告指出,中華電信12項獎項中, 不僅在「整體體驗」與「5G體驗」2大核心類別領先,更在「涵蓋範圍」及衡量網路穩定性的「品質一致性」與「可靠性體驗」等關鍵指標上奪冠 ,顯示其網路綜合實力強勁。
儘管中華電信表現獨霸,但另外2家業者也在特定領域中表現突出。
台灣大哥大在「整體影音體驗」評比中蟬聯冠軍 ,分數自上次報告的71.6分提升至73.3分(滿分100)。另一方面,自從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後,網路品質一致性有顯著改善。
遠傳電信則以36.1%的成績,奪下「5G可用率」獎項,代表其5G用戶擁有最長的5G網路連線時間 ,該數據也較前次報告的31.2%有明顯成長。而在涵蓋5G、4G和3G的「整體可用率」獎項,三大業者則以99.4%的極高分並列第一。
台灣5G網路總體檢!七大關鍵指標比一比
為了全面評估5G服務品質,本次報告透過七大關鍵指標進行評分。這些指標可分為三大面向:「核心速度」(下載與上傳速度)、「真實體驗」(影音、遊戲、語音體驗流暢度),以及「網路觸及」(5G訊號的涵蓋範圍與用戶的實際可用時間),分別呈現各家電信的綜合實力。
一、5G影音體驗(滿分100分)
中華電信:78分(並列冠軍)
遠傳電信:77.9分(並列冠軍)
台灣大哥大:77.9分(並列冠軍)
三家統計分數並列平手,顯示目前三大電信的5G用戶普遍都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影音服務,包括流暢載入與播放 Full HD (1080p) 甚至 4K 超高畫質的影片。
二、5G遊戲體驗(滿分100分)
中華電信:89.9分(蟬聯冠軍)
遠傳電信:88.4分
台灣大哥大:87.3分
三家業者在此項目均達到「優異」(85分以上)等級,表示絕大多數用戶在任一家電信的5G網路玩《傳說對決》、《Fortnite》等即時多人對戰遊戲時,能享受到流暢的體驗、動作與遊戲回饋同步,且沒有明顯的延遲感。
三、5G語音應用程式體驗(滿分100分)
中華電信:84.3分(冠軍)
遠傳電信:84分
台灣大哥大:83.6分
三家業者分數均落在「良好」(80-87分)的評級區間。這代表多數用戶在使用通訊軟體進行語音通話時感到滿意,僅有少部分使用者可能會偶爾遇到輕微的通話品質問題,例如極少出現的雜音或失真。
四&五、5G下載速度/5G上傳速度
5G下載速度
中華電信:305.6Mbps(冠軍)
遠傳電信:218.9Mbps
台灣大哥大:183Mbp
5G上傳速度
中華電信:43.6Mbps(冠軍)
遠傳電信:29.3Mbps
台灣大哥大:24Mbp
在最關鍵的網速指標上,中華電信展現了絕對的領先優勢,同時囊括了「5G下載速度」與「5G上傳速度」兩項大獎,穩坐台灣5G網速龍頭寶座。
在下載速度方面,中華電信以 305.6 Mbps蟬聯冠軍,超過第二名的遠傳電信 218.9 Mbps,和第三名的台灣大哥大183 Mbps;同樣地,在上傳速度項目中,中華電信也以 43.6 Mbps 的成績持續領先,領先第二名的遠傳電信29偶 Mbps,而台灣大哥大則為 24 Mbps。
六、5G 涵蓋體驗(滿分10分)
中華電信:7.3分(蟬聯冠軍)
遠傳電信:6.4分
台灣大哥大:5.9分
中華電信7.3分的成績蟬聯冠軍。此指標主要評估用戶在實際生活、工作等活動區域的5G網路可用性,比傳統的地理或人口覆蓋率更能反映真實的用戶感受。
七、5G可用率(%)
中華電信:30.8%
遠傳電信:36.1%(冠軍)
台灣大哥大:31.8%
由遠傳電信以 36.1% 的成績贏得冠軍。此數據代表遠傳的5G用戶,其手機連上5G訊號的時間比例最高,領先並列第二名的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約5個百分點。
5G普及面臨挑戰 4G仍為市場主力
報告也點出台灣電信市場的現況與挑戰。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資料,台灣5G用戶數在今年1月已突破千萬大關,約佔整體行動用戶的三分之一。然而,相較於4G服務初期的採用率,5G的普及速度仍然相對緩慢。
NCC表示,主要原因在於5G資費方案月費較高,且對多數用戶而言,現有的4G網路速度已能滿足日常的數據需求,導致升級5G的誘因不足。面對此趨勢,電信業者已將目光投向未來,如中華電信近期便與諾基亞 (Nokia) 合作,共同投入5G-Advanced與6G技術的增強與研發,為下一代通訊技術預先佈局。
延伸閱讀:台灣大哥大為什麼要做加密貨幣交易所?超陽春介面,憑什麼吸引用戶「攜碼跳槽」?
「像忘了辦工商登記!」中華電信董座為Google不信任案致歉:憑證跟資安沒有直接關係
資料來源:Opensig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