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AI實踐準則是什麼?它是OpenAI、Google等AI巨頭的最強緊箍咒?一次解密歐盟新規
通用AI實踐準則是什麼?它是OpenAI、Google等AI巨頭的最強緊箍咒?一次解密歐盟新規

重點一 :歐盟公布「通用AI實踐守則」,協助企業遵循AI法規,聚焦於透明度、著作權及高階AI系統安全。

重點二 :該守則為自願性質,作為AI法正式生效前的合規指引,違規最高可罰3,500萬歐元(約新台幣12.25億元)。

重點三 :大型企業與新創反映規範過於複雜,要求延後兩年實施,但歐盟無意延後時程。

歐盟於7月10日正式發布「通用AI實踐守則」(General-Purpose AI Code of Practice),協助區內數千家企業在AI法(AI Act)逐步上路前,提前因應未來的合規要求。

該守則聚焦於三大核心領域:

一、強化AI模型供應商的透明度,要求提供詳細文件與資訊。
二、明確著作權保護措施,確保AI應用遵循歐盟智慧財產權規範。
三、針對最先進的高風險AI系統,落實安全與資安管理。

歐盟執委會技術主權、安全與民主事務執行副主席Henna Virkkunen(漢娜·維爾庫寧)表示,這是推動創新與安全並重的重要里程碑。

歐盟盼AI巨頭自願簽!否則後續監管力度恐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 通用AI實踐守則屬於自願性質 ,供AI模型供應商參考執行,並作為《AI法》(AI Act)正式生效前的合規指引。

歐盟執委會表示,同意簽署並遵守該準則的公司能夠「減少行政負擔並提高法律確定性。」換言之,若企業不願意簽署,恐要以更費時、成本更高的方式來證明他們遵守《AI法》。

根據《AI法》規定,AI系統將依風險分級接受不同程度監管,部分高風險或不可接受用途將被全面禁止。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處3,500萬歐元(約新台幣12.25億元),或全球營收7%的罰鍰。

《AI法》針對通用型AI的規範預計自2025年8月2日生效,執行機構「AI辦公室」最快將於一年後開始執法。然而,相關罰將在《AI法》正式實施一年後才適用。 換言之,現有模型有最多兩年的時間來遵守規範。

通用AI實踐守則:為OpenAI、Google等通用AI系統量身訂做

這些規範主要針對OpenAI、Google、微軟、Meta、Anthropic、Mistral等研發「通用AI系統」(general-purpose A.I.)的科技公司。

嚴格來說,只要是可支援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服務,能夠分析數據、自行學習並執行部份人類任務的系統,都算是通用AI系統。

《通用AI實踐準則》具體規範什麼?

這份準則主要分為透明度、版權及安全性三大章節。

一、透明度

透明度章節中,要求企業在AI模型上市時,必須記錄模型的屬性、許可、用途,以及訓練過程中的各式資料,例如「用於訓練、測試和驗證的資料資訊」。

也就是說,AI公司必須公佈訓練使用的材料,包括材料的格式(文字、圖片、音訊等)、資料來源(網路爬蟲、公開資料集等),和資料是如何獲取及挑選。

歐盟希望藉由這項規定,提高AI模型訓練資料的透明度,讓主管機關、下游業者都能更清楚該模型的特性、風險與合規程度。

二、版權

而在版權章節,歐盟要求企業必須要有明確的版權政策,清楚表明如何遵守版權法規,並且需要持續更新。

另外,AI公司必須尊重版權所有者「禁止抓取」的要求,並且只運用合法的資料來源進行訓練,例如有付費牆的內容就不能抓取。

為了證明企業遵守這些規則,還必須公開使用的網路爬蟲資訊,以及遵守版權規定的方法,讓版權所有者可以查詢或收到通知。

同時,這些AI公司還得盡量避免AI生成侵權內容,並在使用者條款中明確禁止使用者將AI模型用於侵權行為。

三、安全性

而針對少數大型語言模型的安全性章節,則要求企業必須對AI模型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及管理,還要視AI技術發展不斷更新安全措施。

歐盟還鼓勵這些AI公司加強合作,與合作夥伴、研究人員、非政府組織一起面對AI技術在安全上的挑戰。

企業需要建立安全框架,說明如何評估及降低模型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以及建立一套辨識系統性風險的流程,例如可能對公共健康、社會安全、人權造成的危害,並設計風險情境以模擬可能出現的狀況。

整體而言,安全章節要求企業持續監控、降低AI模型可能帶來的風險,並且要揭露在這方面的努力。

科技巨頭持保留態度,尚不知是否簽署

目前各大科技巨頭對《通用AI實踐準則》仍持保留態度。

《紐約時報》指出,Google和OpenAI聲稱正在審查內容微軟則不願透露。曾經態度強硬、表示不會簽署的Meta也同樣暫時不多做聲明,亞馬遜和Mistral則沒有回應外界詢問。

不過,代表科技巨頭的計算機與通訊業協會則表示,AI準則給模型供應商帶來了不成比例的重擔。

歐盟技術主權執行副總裁亨娜.維克庫寧(Henna Virkkunen)表示,這項準則由AI利益相關人共同制定,「我邀請所有通用AI供應商遵守該準則,確保他們能夠以明確、合作的方式來遵守《人工智慧法案》。」

延伸閱讀:拒絕導入AI摘要!維基百科編輯群一天斬斷AI革命:為何他們堅持捍衛「不便利」的閱讀?
好萊塢不忍了!迪士尼聯手環球影業開告Midjourney:怒控AI生圖根本「版權免費仔」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歐盟路透社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Google #AI #open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