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數量將是人類3倍!」和椿程天縱退休11年再掌兵符,為何想打造「AI外掛」?
「人形機器人數量將是人類3倍!」和椿程天縱退休11年再掌兵符,為何想打造「AI外掛」?

有別於過去的保守風格,由程天縱領軍的和椿科技,首度公開說明對人形機器人未來市場的看法和展望。

程天縱曾是惠普前中國總裁、富士康前副總裁,在2012年退休,2023年接手和椿科技董事長。退休11年再掌兵符,這次,他洞察市場需求並啟動組織再造,將和椿從自動化設備製造商,推向整合機器人解決方案的轉型。

程天縱不止一次強調對人形機器人的看好,「我十幾年前就預估,人形機器人普及大概在2040~2050年左右,但沒有想到突然橫空出世一個AI,加速機器人的『大腦』的發展。」他更認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所述,「未來人形機器人的人口會大於人類人口的三倍!」

延伸閱讀:把機器人送進長照機構,為何這麼難?他們用5年找答案:誰要為高成本買單?

整合機器人解決方案,為什麼從打造「AI外掛」做起?

但在競爭對手環伺下,程天縱究竟要如何帶領和椿科技打入這個市場?「我們不和產業爭硬體製造,也不競爭大語言模型。」他說,和椿要專注打造「AI外掛」,針對垂直產業需求開發輕量、模組化的控制與應用軟體。「我們要強化的不是AI的核心能力,而是它的延伸用途。」

程天縱指出,現有的機器人開發廠商,使用的都是輝達(NVIDIA)的開發平台Jetsen Orin,再利用數位孿生(Omniverse)進行環境模擬,最後使用Cosmos平台進行物理世界的數據導入,讓機器人可以了解真實世界的運作,「現在大家幾乎離不開NVIDIA了,」但程天縱也看到了機會,就是在這些開放平台中,客製化開發出適合產業應用和控制的外掛軟體。

他認為,和椿科技是中小企業,實在很難跟大公司比拚大語言模型或者是硬體設施,「硬體設備走到最後賣成白菜價,我們也不用硬去競爭,」但對於一些客製化的AI應用,是和椿可以切入的領域。至於軟體部分,程天縱以前東家鴻海為例,鴻海推出首款繁體中文AI大型語言模型FoxBrain,「或許也可以直接導入AI模型,再進行客製化微調。」

和椿科技投入機器人代理,朝智慧物流、智慧服務、智慧製造轉型.jpg
和椿科技投入機器人代理,朝智慧物流、智慧服務、智慧製造轉型。
圖/ 和椿提供

從自動化機器人代理商轉型,成AI落地應用服務商

和椿2023年開始,從傳統自動化工業的切割機、馬達以及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的第一曲線作為基礎,轉向智慧物流、智慧製造與智慧服務等第二曲線,經過一年多組織轉型再造,和椿2024年的年營收相較2023年大幅增長69.08%,其中機器人代理部門相關營收,有8成來自AMR(自主移動型機器人),2成來自Cobot(協作型機器人)。

2025年1到6月,和椿科技累積營收達10.9億,較去年同期成長71.2%。和椿科技副董事長張以昇強調,和椿科技過去長期深耕電子、半導體與工業自動化領域,累積穩固的技術基礎與場域經驗。如今面對各行各業日益嚴峻的人力短缺挑戰,特別是在傳統產業與服務業中,「我們看見機器人應用的全新機會,這正是推動企業轉型的核心價值所在。」

程天縱看好未來機器人應用商機,持續與日本、美國、德國等客戶洽談機器人代理,包含工廠應用端的機器手臂、自主移動機器人,以及自動搬運揀貨的機器人,可望在8月台灣自動化展上發布最新代理的機器人相關應用設備。

延伸閱讀:人形機器人,會是長照最佳解嗎?旋轉、跳躍⋯能跳舞的機器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對於人形機器人真正能普及的時間點,他比喻,就像早期的大哥大手機,到現在人手一台甚至多台的智慧型手機一樣,導入市場初期難免會面臨良率低、產能不足、價格高昂的挑戰,隨著技術成熟、成本降低,再加上AI的催化,肯定會加速進程。在科技的世界裡,未來總是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來。

延伸閱讀:年薪上看487萬!10大「AI最難取代」高薪職位出爐:不只工程師,這類非理科也超穩
「沒人在用email!」前OpenAI工程師揭內部文化:實力至上、鼓勵實作⋯優秀PM很稀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Fubon+ App 上線即吸引數百萬用戶青睞的訣竅:懂你所需、給你所要

隨著政策法規開放與消費者行為改變,金融服務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加速數位金融服務往個人化、智慧化與互動化靠攏,觀察到這股趨勢,台北富邦銀行不僅積極展開轉型旅程,更於 2023 年中啟動 Fubon+ 行動銀行 App 專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以「簡單」、「直覺」、「懂我」三大設計理念重塑產品架構、系統介面與使用體驗,打造專屬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

北富銀以簡單、直覺、懂我為核心訴求,Fubon+化身專屬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集結跨部門 600 位同仁的力量、歷經一年餘的時間,台北富邦銀行在去(2024)年 11 月正式推出 Fubon+ App,在極短時間內協助高達九成的行動銀行用戶轉移,更因應使用者需求快速迭代功能服務,透過數據分析完善個人化體驗,成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

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傅奕樵解釋:「Fubon+ App 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金融使用行為進行服務分類,並以牌卡介面提供信貸、信用卡、帳戶等服務,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直覺的點選與連結所需服務,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與優化使用體驗。」

富邦金控
Fubon+ App不僅系統介面翻新,功能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擴充
圖/ 數位時代

根據統計,Fubon+ App 上線之初即整合超過 200 個功能服務,每月平均 以5 到 7 個新增或更新功能向上攀升,滿足不同使用場景。例如,針對偏好夜間使用App的族群推出深色主題介面、考量年長者需求提供五種字級選擇,以及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夜間換匯服務等。

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多元功能與使用體驗至關緊要,對此,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周郭傑認為:「功能越多元,系統介面與操作流程越需要簡潔直觀,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設計每一個互動細節與使用體驗。」以生活繳費為例,使用者只要以Fubon+ App繳交水費或電費,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並主動發出繳費提醒,降低遺漏與逾期風險,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Fubon+ App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化身使用者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具體作法有三:整合銀行、人壽與證券數據資料,讓使用者可以單一平台掌握各種資產數據,如銀行存款明細、人壽保單與投資績效等;其次是在App提供「富邦共學」等免費線上課程資訊,以及專屬的理財建議,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所需的理財資訊,以及透過「我的權益」提供使用者專屬優惠與回饋,加速使用者下達各種金融決策。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蒐集與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軌跡,例如交易數據與互動行為,讓台北富邦銀行可以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提供專屬使用者的產品服務與資訊,例如在使用者的信用卡額度將滿時發送調額提醒訊息等,即時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金融場景的服務需求。

聚焦五大進化服務,Fubon+ App與時俱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為擴大Fubon+ App設計理念與價值,台北富邦銀行將聚焦「安全」、「財富」、「暖心」、「便利」與「智能」五大面向,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量。

傅奕樵表示:「資安風險與詐騙事件頻傳,讓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抱持戒心,為改變這個狀況,Fubon+ App全面提升系統安全、裝置安全與落實資料保護,針對信用卡戶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內連帳戶安全中心提供多重安全設定,包含裝置綁定跟透過OTP(MOTP)進行身分與交易認證等,更透過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以及知道如何降低風險,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此外,台北富邦銀行將於下半年度導入FIDO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易時可以生物辨識的方式快速通過身分認證,更好保護用卡安全。

富邦金控
Fubon+ App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掌握安全等級,提升使用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
圖/ 數位時代

除了防詐安全,Fubon+ App更同步進化財富管理功能,以暖心設計與簡單直覺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在線完成資訊查詢與金融交易,如匯率到價通知、視覺化市場燈號,到個人化的消費與投資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理財體驗。此外,還可依需求串聯實體分行,由專人提供即時協助。「我們將以使用者視角持續優化Fubon+ App,同時,攜手跨業合作夥伴一同滿足使用者在不同生活場景的金融需求,如旅遊金融等,成為真正『懂你』的智慧生活金融助理。」關於Fubon+ App的未來發展方向,周郭傑如是總結。

了解更多Fubon+ >  https://fubonapp.taipeifubon.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