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在2027年量產2奈米(nm)晶片的日本晶圓代工廠Rapidus首度公開2奈米試製品、並已完成運作確認,之後將在今年度內(2026年3月底前)提供晶片設計所需的PDK(製程設計套件、Process Design Kit)給潛在客戶。
Rapidus 18日宣布,位於北海道千歲市、從事最先進半導體研發及生產的「IIM-1」在2025年6月之前,藉由全新的搬運系統、連接了200台以上全球最先進的枚葉式半導體製造設備,開始試製2奈米GAA電晶體、並進行了運作確認。與此同時、Rapidus正研發支援IIM-1 2奈米製程的PDK,並將在今年度內提供給潛在客戶。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Rapidus 18日首度對媒體公開了2奈米晶片的試製品(原型、prototype)。Rapidus在千歲市的飯店邀請了約200名供應商、潛在客戶,這是IIM-1在4月啟用來、首度在千歲市舉行公開活動。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在活動前舉行的記者會上展示了直徑30公分、呈現金色光澤的晶圓,並表示「確認了能讓潛在客戶非常滿意的運作性能」。
Rapidus能成功試製2奈米、主因之一在於迅速導入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小池淳義指出,從去年底導入設備後、「僅3個月時間就成功進行EUV微影、這是前所未見的」。小池淳義表示,在試製2奈米GAA電晶體後、是在7月10日確認了能正常運作、「這是突破性的成果」。
據報導,Rapidus此次展示的晶圓僅具備部分必要功能,Rapidus將進一步改善電晶體性能、目標在今年內完成研發。而試製品若能展現如預期的運算能力和電力性能的話、將有助於吸引客戶。Rapidus將在今年度內提供晶片設計所必要的PDK最新版本給潛在客戶,潛在客戶將能根據PDK評估Rapidus的技術能力。小池淳義表示,「客戶名單將在2025年底明朗」。
小池淳義指出,為了進行量產、「正一步一步進行周密的規劃和準備、以實現良率目標」。
日經新聞18日報導,Rapidus上述活動雖稱為「客戶活動」,但與會者大多是合作企業、海外大型潛在客戶有限,而Rapidus需正視此現實,有3大問題需克服,即開拓客戶、量產、資金調度。也就是說,Rapidus要藉由提升試製品、PDK性能來吸引客戶,並提高量產規模和良率,靠著實際業績來吸引民間資金流入、擺脫對政府的依賴。
據美國調查公司Omdia估算,Rapidus以12吋晶圓換算的現行產能約月產7,000片、量產時將增加至2.5萬~3萬片左右。而台灣台積電(2330)主力工廠預估達10萬片以上、在規模上Rapidus遠比不上。 台積電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量產2奈米、且計劃在2028年量產次世代1.4奈米,而三星電子也將在今年內量產2奈米。
Rapidus設立於2022年8月,由豐田汽車、Sony、NTT、NEC、軟銀、Denso、鎧俠、三菱UFJ等8家日企共同出資73億日圓設立。
為了實現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的計畫、Rapidus預估需要約5兆日圓資金,而日本政府雖已決定對Rapidus援助約1兆7,200億日圓、且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出資1,000億日圓,不過仍有逾3兆日圓的資金缺口。
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4月初接受日媒採訪表示,作為晶圓代工的潛在客戶、「正和40-50家進行協商」。小池淳義未提及潛在客戶的具體企業名稱、但表示「正和被稱為GAFAM的美國科技巨擘以及設計AI晶片的新創進行洽談」。
延伸閱讀:「人形機器人數量將是人類3倍!」和椿程天縱退休11年再掌兵符,為何想打造「AI外掛」?
「客戶好消息就是台積電的好消息!」魏哲家看好「機器人」:將以10倍的市場規模成長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