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CEO不演了!公開誇耀裁員當「功績」:人力斷捨離變企業健康指標?
美國企業CEO不演了!公開誇耀裁員當「功績」:人力斷捨離變企業健康指標?

過去,企業裁員總被視為景氣低迷或經營不善的警訊;然而到了今日,這樣隱晦、負面的用語逐漸被扭轉,精簡人力不再是危機的象徵,反而成為高階主管們向華爾街誇耀的「健康指標」。

近年來的大規模裁員,起因幾乎離不開AI的迅速發展,英特爾、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紛紛大揮裁員令, 光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已有超過6萬科技業員工遭到解僱 。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也直言,「百年一遇」的AI浪潮將在未來幾年內淘汰某些工作職位。

延伸閱讀:微軟明明業績很好,為什麼裁員不手軟?一封給員工的信透露科技巨頭策略

直接不演了!美企業大佬高談裁員「功績」

當全球裁員潮如火如荼,本該蒙上一層委靡的灰影與歉意,但不少美國企業執行長直接「不演了」,他們毫不諱言、高調吹捧自己如何透過精簡人力,達到營收成長,甚至自豪地認為自己解鎖了一項「功績」。

「(企業裁員)誠實說明成本和員工人數逐漸被容許,還會受到投資者的獎勵。」通訊公司 Sloane & Co. 資本市場和策略諮詢主管穆克瓦(Zack Mukewa)表示。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執行長沙夫(Charlie Scharf)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他驕傲地在財報會議上指出,過去五年來,銀行透過自然離職,連續20個季度縮減了23%的人力,更把自然離職當成「朋友」一樣,暗示裁員走到了稀鬆平常的階段。

另一家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執行長莫尼漢(Brian Moynihan),也在他的任期內,將銀行員工總數從30萬人大幅削減至21.2萬人,同時投資在數位化與AI應用,成功實現營收逆勢增長18%。

從金融巨頭到科技新創, 臃腫的組織信條已是過去式,企業大老闆們轉而擁戴靈活精簡的減法哲學 ,他們普遍相信,導入AI讓他們能以更少的人力,完成更多、更複雜的工作,進而大幅提升「員工平均產值」(revenue per employee,指員工為企業創造的平均收入)這項關鍵指標。

例如,矽谷新創加速器Y Combinator執行長譚(Garry Tan)便驚嘆於許多新創公司如何利用AI,在短短12個月內,僅憑不到10名員工,便能創造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的年營收,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成就。

中階管理層傷最大!變相加劇倖存員工壓力

然而, 當企業紛紛追求「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時,中層管理職位首當其衝

根據就業數據公司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報告,過去三年美國上市公司的白領員工總數已累計減少3.5%,經理職位減少了6.1%,高階主管職位也下降了4.6%。

路透社透露,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近期宣布的15%裁員計劃中,今年年底前恐將有2萬人飯碗不保,中階管理層更是重災區。

這意味著,過去企業仰賴的「中堅力量」正逐漸被AI、機器取代,或是個人職能被整合削減。這種變化也對倖存員工帶來巨大壓力,他們面臨著工作量增加、責任範圍擴大,以及對工作保障的深層焦慮。

針對此現象,哈佛商學院管理學教授約富勒(Joseph Fuller)認為,利用大量裁員來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可能適得其反:「他們深入工作和真正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會持續下降,因為這群人會無休止地分心,畢竟他們正在做的是 10 年前3個人做的工作。」

延伸閱讀:重返20歲要讀什麼?黃仁勳秒答「這科系」:下一波實體AI,要懂摩擦力、慣性⋯還有因果
白領殺手來了!Perplexity CEO點名「2種高危職缺」:哪種工作類型,會最先被AI取代?

資料來源:WSJ路透

關鍵字: #裁員 #時事追蹤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