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成功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即使對近日躋身億萬富翁行列的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來說,也是如此。
他前陣子在Podcast上向Z世代建議,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要與比自己優秀的人待在一起,體驗「其他人都比自己更厲害」的不適感。
上週Google發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儘管被認為面臨AI威脅,仍繳出超乎外界預期的成長,營收成長14%達到964.2億美元,同時淨利成長19%至281.9億美元。Google的好表現讓母公司Alphabet股價逼近歷史高點,也讓皮蔡的身價來到11億美元,正式成為億萬富翁。
其實,以一位非創業家的職業經理人來說,這是非常難達成的壯舉。因為絕大多數登上富豪榜的都是創業家,憑借握有創始公司的股份使身價水漲船高。
而上一位解鎖此成就的科技業經理人,是AMD執行長蘇姿丰。
皮蔡: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共事,感受不適感是成長關鍵
皮蔡6月份才在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知名Podcast主持人萊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的節目上,接受長達2小時的訪問,過程中就給予了Z世代一些職涯建議,其中一個便是與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一起共事。
切身感受到其他人比自己更優秀,自然會有些難受與不舒服,但皮蔡認為這是通往成功的的重要體驗, 「在我人生中的不同階段,都有過與我認為比我更優秀的人共事的經歷。你會想要體驗幾次這種感覺,試著與能夠促使你能力進步的人一起工作,這會幫助你成長。」
皮蔡指出,把自己擺到這種可能有些不舒服的處境裡,常常可以繳出超乎自己預料的成果。也正是這種身體力行這種作法,幫助皮蔡在Google內部節節高升。
2004年時他還只是一位產品經理,然而他透過成功說服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開發Chrome瀏覽器而得到兩位創辦人的注意,最終在2015年被任命為執行長。
另外,皮蔡還鼓勵年輕人跟隨心中的想法,找出真正熱愛的事情。他認為只要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時,一切都會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會展現出最好的自己。「傾聽你的心,看看是否真的喜歡做這件事,如果你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你最看到最好的自己。」皮蔡表示。
不過皮蔡也坦承,「找到熱情所在」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他仍鼓勵年輕人多聽聽自己心中的想法,投入真正有興趣的事業之中。
皮蔡談管理:使命感能促使員工取得最大成就
皮蔡還指出,與合適的人一起工作不僅對個人成長很重要,對完成工作、帶領公司走向成功同樣重要。「你會發現人人都有使命感,大家同心協力,擁有追求卓越、做到最好的內在動力,還能激勵他人,這樣子能取得很多成就。」
不過外媒《財星》指出,這種擁有使命感的員工可能也願意「超時工作」。先前《紐約時報》曾披露,謝爾蓋.布林曾向AI部門員工表示,每週工作60小時是生產力的最佳時間點,並希望他們每天都進公司。目前Google整體仍採混合辦公模式,多是要求員工每週進辦三天。
皮蔡曾經表示,希望未來能提供員工更高的靈活性,然而面對AI競爭、廣告業務可能受威脅,Google為了維持領導地位也陷入更大的壓力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皮蔡也盡量維持冷靜管理員工,他相信第一時間知道什麼事情搞砸的人,都是最優秀的員工,反應過度、情緒化往往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不過皮蔡也坦承,自己有時也會生氣或難過,但這些情緒往往是沒有必要的,且「發脾氣」可能適得其反,員工的所作所為可能變成避免自己發脾氣,而不是做真正正確的事情。
「你知道的確有時有人需要你清楚讓他知道『這不對』,但多數情況並非如此。」皮蔡指出,用堅定的話與直接溝通,甚至是透過沉默讓對方感受到你的不滿,都比發脾氣更能有效傳達訊息。
資料來源:Forutne、Bloomberg、Lex Fridman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