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就讓比爾蓋茲想挖角!祖克柏卻轉身選擇唸哈佛,他要的並非高學歷文憑?
高中就讓比爾蓋茲想挖角!祖克柏卻轉身選擇唸哈佛,他要的並非高學歷文憑?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美國成為世界強國,也逐漸發展出今日的教育體系。如同基於工業化和標準化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的「福特主義」(Fordism)一樣,是一套可以快速有效創造人力資源的教育系統。

例如,同年級的學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到相同的科目,其中針對能夠快速跟上進度,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更發展出可以跳級提早大學畢業的制度。在韓國國際學校和美國學校教育教授的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大學先修課程)就是代表。

前面針對AP 課程簡短說明過,這是在冷戰初期制定的課程,高中生可以提早修讀大學1年級的課程,並可以取得學分認可。目的是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盡早畢業,投入產業領域。

美國之所以建立這樣的教育體系,主要因應二次大戰後的冷戰時期,為了與前蘇聯較勁,在太空以及軍備競爭中取得勝利,積極培養精英人才讓他們可以迅速投入各產業中。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哈佛大學。
圖/ Harvard University 官網

這種教育體系可以說冷戰時期的產物,經過半個世紀了仍持續存在。每年都有數百萬名美國高中學生(包括留學生)進行AP考試,提早取得大學學分。

不過近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美國大學在入學申請審查時,AP考試成績的比重已不再像以前那樣了。例如滿分為5分,只要獲得3 ∼ 4分即可通過入學考試,但入學後仍需再次修讀那一門AP學科。

另一方面,從美國大學的平均畢業率來看,4年內畢業的學生只占了41%。也就是說,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無法「按時」畢業。

唸5年才畢業的學生比率為60% 左右。那麼又產生了一個疑問,雖然目的不是要提前畢業,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美國高中生要上AP課程、參加考試?理由很簡單,因為 隨著申請大學的人數劇增,越是頂尖的大學就越難進去 。因此為了吸引招生委員的青睞,就得在入學申請書上列出修讀過的高難度課程。即使進入大學後必須再修一次,但就當作是提前學習。

祖克柏進入哈佛大學的理由

如我之前曾反覆提到的,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美國名校所希望招攬的人才類型正在改變。這些大學要找有潛力成為世界第一的青年,比起在所有領域的表現都在平均之上,但沒有特別專長的學生, 他們更想要的是在某個領域具有獨一無二的能力和潛力的人,這種學生對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

Meta的創辦人祖克柏高中畢業於美國著名的寄宿學校菲利普斯艾希特學院(Exeter Academy),後來進入了哈佛大學。祖克柏從高中開始創業,他其實並不是非得要進哈佛不可。或許可以說是哈佛大學更需要祖克柏的潛力。有趣的是, 比爾蓋茲曾試圖想將還是高中生的祖克柏挖到微軟

祖克柏在高中時期就開發了利用AI來學習使用者收聽音樂習慣的「Synaps Media Player」音樂程式,並擁有專利權。當時的微軟公司除了想攬他加入,還提出98萬美元的金額想收購這個程式的專利,計劃擴大價值。(祖克柏當時拒絕了,並將Synaps Media Player 放在網路上免費提供下載使用)祖克格後來選擇進入哈佛大學。

為什麼祖克柏選擇上大學,而且還是有名的哈佛大學?他開發出價值98萬美元的專利程式,可說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已經擁有成功,也有了自己的公司,為什麼還要一份大學文憑呢?事實上, 祖克柏需要的不是大學文憑,而是名校的校友網絡和資源 。臉書(Facebook,現為Mata)的最初版本,就是他在哈佛大學宿舍與室友一起合作建立的平臺,目的是拓展私校學生之間的交流。

我們的社會能培養出翻轉者嗎?

有人說,現在世界已經進入了第5次產業革命時代。時代如此進步,如果還用第3次產業革命時制定的課程來教孩子,那麼幾十年後,孩子能有競爭力嗎?

還記得2016年春天,由谷歌(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與南韓棋士李世乭九段之間的世紀對局嗎?在當時的五場對決中,AlphaGo贏了四場。3年後,李世乭宣布引退,當時他說道:「人工智慧問世,我就算拼了命的拿到第一,也不是最強的。我感覺到,不管再厲害,還是會輸給電腦。」即使是擁有最強實力的圍棋棋士,在現在這個時代,面對人工智慧也無可奈何。

但是還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世乭在第四場對弈中贏得勝利,成為「唯一戰勝AlphGo的人」。這代表了人類依舊存在著超越人工智慧的可能。如同神來之筆的創意和直覺,是大數據無法觸及的部分。而具有這種能力的人才,我們稱之為翻轉者。

在第二章中介紹過未來教育樣版之一的以色列大學。以色列人口和國土面積僅占大韓民國的20%,但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20年統計數據,以色列在一年間吸引到的風險投資總額達到881億美元,而韓國只有258億美元,約為以色列的1/3。以色列有許多新創企業,以出色的產品企劃獲得投資人的青睞。透過包括谷歌等全球IT 企業的收購合併,取得巨大的成果。再誇張一點,可以說以色列的新創公司只要創業就會立即賺錢。

許多年輕的以色列青年都抱著挑戰精神,不屈服於危險,尋找未來可能成為海外大企業投資標的的企劃,一試再試開創事業。我相信,在技術能力方面同樣具有能力的韓國青年,一定也有機會取得同樣的成果,我們缺少的或許只是創新的精神和心態。不能只把開創事業視為累積經歷的工具,應該放大格局,懷抱改變世界的挑戰精神。

延伸閱讀:Perplexity創辦人揭密:沒人脈、靠自學闖進AI世界,他是怎麼打造出「Google眼中釘」的?

創意市集《哈佛不喜歡模範生》立體書封.jpg
圖/ PCuSER電腦人文化

本文授權轉載自《哈佛不喜歡模範生:只會讀書的孩子將被AI取代!未來型人才的教育養成思維》,安宰賢著,PCuSER電腦人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