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N」關稅怎麼談的?有談判黑箱嗎?鄭麗君曝「300場會議」努力爭取更好稅率、不疊加!
「20+N」關稅怎麼談的?有談判黑箱嗎?鄭麗君曝「300場會議」努力爭取更好稅率、不疊加!

行政院於8月11日舉辦「美國對等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說明記者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談判小組與各部會高層出席。

會中,鄭麗君強調「 20%關稅為暫時性稅率 」, 歷經了4輪實體談判、10次線上磋商,台灣談判小組還在爭取更好、更合理的稅率,並爭取不要疊加稅率,且在上週台美已經進行了2次視訊會議協商

「不過,美方要跟很多國家談判,我們有實際性的進展,但還沒有進到總結性的會議。」鄭麗君表示。言下之意就是說,如果能進到總結性的會議,也許台灣最終的稅率還可以更低。

政院釋疑一:對等關稅有談判黑箱嗎?

而鄭麗君也提到社會最關注的「談判黑箱說」,「絕對沒有黑箱談判問題,國際經貿談判的慣例,就是在細節確定前,都有保密協議不能對外說明。」至於已經對外有完整說明的國家,大多已經完成協議。

同時,台灣也向美國表達非常清楚的訴求,達成協議後需要把協議交給國會審議,後續行政院與談判團隊只要跟美方達成協議,會立即向國會、社會說明協議內容,並提供衝擊影響評估。

「大家都希望我們說明相關的條件,但是談判還在進行中,所有的細節還沒有確定。我們沒有辦法逐項報告。背後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希望可以達成最好的談判結果,如果過度揭露底線或是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能會影響到談判結果。」鄭麗君說。

政院釋疑二:232條款與關稅重疊,仍在協議中

行政院關稅說明
目前關稅就是20%加在原有的稅率上。
圖/ 行政院

在真的達成最終的協議前,台灣的關稅就是20%+原有稅率,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原本的最惠國稅率加上20%。至於關稅跟232條款目前還是有重疊,細節尚未出爐。

什麼是232條款?
232條款就是美國總統可用「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商品祭出關稅等貿易限制。只要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調查認定,進口產品構成國安威脅,美國總統具有對相關產品進口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舉措。

台灣是全球對美國貿易逆差第6名,其中更有9成是半導體、ICT產業,這都涉及了232條款,提高了談判的複雜度,而美國相關的計算方式也還在研擬當中。

談判挑戰:時間壓縮、不確定性、議題複雜性

鄭麗君也說明了關稅談判的3個挑戰:時間被高度壓縮、議題的複雜性,以及隨時變動的不確定性。

對全球來說,這都是一場非傳統的經貿談判。這一次在極短的幾個月時間,美方要跟許多國家進行談判,時間被高度壓縮。我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量內部的協商。2月到現在已經開了超過300場會議準備。 」鄭麗君說。

除了時間之外,美方並沒有維持完全一致的標準,也提高了談判的難度,「隨著各國有不同的進展,美方期待跟議題也會擴增跟升高。」鄭麗君說,「談判在進行中,我們沒辦法說明所有的細節,我們基本的態度原則就是: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等原則來進行協商。」

而行政院和談判團隊也表示,未來會將把細部資訊都放在網路上,讓民眾和產業能夠更方便地進行查詢。

延伸閱讀:美對台20%關稅衝擊報告出爐!這3種產業陷「海嘯第一排」,一表看懂20大產業影響
為了一張中國許可證,輝達與AMD點頭「讓利15%」給川普政府!協議背景、利害關係一次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