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微軟(Microsoft)傳將首次導入Anthropic AI技術至Office 365,減少對OpenAI的依賴,並以多元模型並行運作。
重點二: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4模型在財務運算與PowerPoint美學表現超越OpenAI,促使微軟調整AI合作策略。
重點三:OpenAI積極推動自主化,包括自研AI晶片與多雲合作,雙方業務競合與主導權爭奪日益明顯。
據《Information》報導,微軟傳將Anthropic旗下AI技術導入Office 365系列應用,結束過去僅依賴OpenAI模型的單一結構。未來,Word(文書)、Excel(試算表)、Outlook(郵件)、PowerPoint(簡報)等核心生產力工具,將由OpenAI與Anthropic兩家頂尖AI模型共同驅動。
這項策略調整,標誌著微軟生產力套件不再完全綁定ChatGPT技術,反映出微軟在AI佈局上積極尋求多元化,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同時為用戶帶來更高效、更多元的AI體驗。
據悉,微軟為取得Anthropic模型,甚至不惜向競爭對手AWS(亞馬遜雲端服務)付費,顯示其在AI競爭格局中的靈活性與務實態度。
據《路透社》報導,微軟預計在未來幾週內正式宣布此項合作,Office 365中AI工具的價格將維持不變,未來用戶將能同時體驗Anthropic與OpenAI的技術優勢。
Anthropic技術表現突圍,微軟加速AI夥伴分散
微軟此番「變掛」,背後是對不同AI模型效能的嚴格實測。據微軟內部工程師與外媒報導, Anthropic最新的Claude Sonnet 4模型,在自動化財務運算、專案簡報生成等任務上,表現甚至超越OpenAI的GPT-5。 尤其在PowerPoint美學呈現、複雜指令理解與長時記憶應用等領域,Claude Sonnet 4具備明顯優勢。
據《TechChurch》報導,此舉不僅是技術選擇,更反映微軟與OpenAI長期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儘管微軟迄今已向OpenAI投資超過130億美元,並取得獨家雲端服務權與技術使用權,但隨著OpenAI積極推動組織重組、尋求股權獨立,以及與競爭對手合作,微軟也不得不加速分散AI夥伴,導入xAI(馬斯克創辦)、DeepSeek(深度求索)等新興模型,並積極發展自研AI技術,如MAI-Voice-1、MAI-1-preview等,試圖在生產力工具與雲端服務市場保持主導地位。
OpenAI自立門戶!主導晶片自研與多雲合作
隨著微軟與Anthropic的合作升溫,OpenAI也加快自主化腳步,積極擺脫對微軟Azure(微軟雲端服務)基礎設施的依賴。2026年起,OpenAI將與美國晶片大廠Broadcom(博通)合作,量產首款自主設計AI晶片「XPU」,主要用於內部訓練與推理,提升運算資源自主性。
此外,OpenAI近期推出AI求職平台,直接挑戰微軟旗下LinkedIn(領英),顯示雙方在業務上已不再是單純合作夥伴,而是競合關係。
根據業界分析,OpenAI與微軟在股權分配、利潤分成、雲端獨家協議等議題上分歧日益擴大,雙方不排除在未來啟動「核選項」,包括反壟斷告訴、技術獨立與多雲部署。
這場AI產業主導權之爭,已從技術競賽延伸至資本、商業模式與生態系統重塑,預示全球AI格局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資料來源:TechChurch、information、路透社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