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全球最大尾YouTuber MrBeast(吉米·唐納森)旗下Beast Industries連續三年虧損,2024年虧損逾1.1億美元(約新台幣33.3億元),主因為高成本的影片製作費。
重點二:Beast Industries積極轉型,聘請矽谷高管Jeff Housenbold擔任CEO,目標打造多元娛樂集團,並計劃未來上市。
重點三:Beast Industries引進專業經理人與成熟管理制度,目標降低成本、擴大業務,並減少對MrBeast個人品牌的依賴。
YouTube超級網紅MrBeast(吉米·唐納森,Jimmy Donaldson)正以驚人流量與創意,積極將個人品牌轉型為多元娛樂帝國。
唐納森主導的Beast Industries(野獸工業)目前擁有超過4.3億YouTube訂閱者,遠超全球多數國家人口。他不僅透過主頻道製作高成本、極具話題性的病毒影片,還跨足巧克力、零食、數位工具等多項業務,並計劃成立動畫工作室、遊戲平台,甚至與「驚悚小說之王」詹姆斯·派特森合作出版小說。
據《彭博社》報導,Beast Industries去年估值達52億美元(約新台幣1,576億元),唐納森更希望未來能推動公司上市,打造如迪士尼般的全球娛樂集團。
Beast Industries有多會亂花錢?
根據報導,Beast Industries公司總員工約450人。其中超過300人專注於影片製作(主頻道及其他頻道),約100人負責巧克力業務Feastables,還有數十人分布在零食公司Lunchly LLC和軟體公司Viewstats。
儘管Beast Industries在媒體與零食業務上的年營收達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6億元),但近三年來公司持續虧損,2024年虧損金額超過1.1億美元(約新台幣33.3億元)。
主因在於每支主頻道影片平均製作成本高達300萬至400萬美元(約新台幣9,000萬至1.2億元),且部分影片因「不符標準」而未上傳頻道。光是2023年,公司就花費1,000萬到1,5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5億至4.88億元)拍攝影片卻從未公開,造成直接損失。
此外,唐納森與Amazon(亞馬遜)合作的《Beast Games》(野獸遊戲)首季製作費高達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也因管理與經驗不足導致超支,甚至在季終集臨時決定將獎金翻倍至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5億元)。
更離譜的是,公司曾從當地經銷商購買50多輛特斯拉和約12輛藍寶堅尼用於拍攝,且未獲得折扣或置入廣告,增加不必要支出。即使旗下巧克力品牌Feastables(野獸巧克力)年營收突破2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元),仍難以彌補影片業務虧損。
因此,Beast Industries正面臨如何在維持高流量與話題性的同時,控制成本、提升獲利的重大挑戰。
找一位「大人」當CEO,讓MrBeast再次偉大
事實上,MrBeast長期以來「拒絕聘用任何擁有過多商業經驗的人」。他堅信,如果你來自傳統背景,尤其是好萊塢,「你就不會理解野獸派的運作方式」。因此,他偏好招募對YouTube充滿熱情、年輕、想法獨特的人,並親自培訓他們。但這個副作用是,導致公司經驗不足、浪費時間和金錢。
為因應規模擴張與虧損壓力,Beast Industries於去年聘請矽谷資深經理人Jeff Housenbold擔任執行長,擔任「房間裡的大人」,以推動營運專業化與成本控管。Housenbold曾任eBay(易趣)、Shutterfly(快門飛)高層,並投資多家獨角獸企業。
Housenbold表示:「我們招的某些員工完全沒工作經驗,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直接反映公司因為過度依賴年輕、無經驗員工,導致組織運作上出現明顯短板。
Housenbold到職後推動不少降低虧損措施。例如暫停遊戲頻道製作,將頻道員工由70人減至15人,明確進行裁員,並減少主頻道影片拍攝時間,降低人力與製作成本。但同時,他也新僱用了50多名員工,包括總法律顧問、首席人力資源長和財務長,補足原本團隊缺乏的專業領域。
針對公司未來展望,Housenbold將MrBeast定位為公司的吉祥物「米老鼠」,積極引入成熟管理制度,並組建編劇室、開發動畫角色,目標打造如Disney般的多元娛樂宇宙。公司也逐步減少對MrBeast個人品牌的依賴,擴大業務至巧克力、零食、軟體等領域,並計劃明年再招募數十名專業人才。
Housenbold預計2025年將預算削減1億美元,力求2026年實現獲利。唐納森則專注於創意與內容,逐步卸下部分營運重擔,讓公司能穩健成長並持續創造話題。
資料來源:彭博社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