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股價飆漲近24%!蘇媽捧「最高1.6億股權證」換OpenAI算力大單,輝達獨大格局鬆動?
AMD股價飆漲近24%!蘇媽捧「最高1.6億股權證」換OpenAI算力大單,輝達獨大格局鬆動?

重點一:OpenAI與AMD達成重磅合作,初始1 GW的Instinct MI450系列將於2026年下半年開始導入。

重點二:AMD向OpenAI發出最高1.6億股權證,達成部署與股價里程碑後可持有約10%。

重點三:消息帶動AMD股價單日飆漲約23.71%,並分散OpenAI對單一供應商依賴。

OpenAI 與 AMD(超微半導體)宣布達成多年期算力合作,將在多代 GPU 硬體上逐步部署最高至 6 GW 的 Instinct 系列加速器,並於 2026 年下半年率先啟動 1 GW 規模的首波上線。

AMD新聞稿指出, 雙方作為核心策略夥伴,協同優化硬體與軟體產品路線圖,從MI300X、MI350X延續至MI450與未來世代,並涵蓋機櫃級(rack‑scale)AI解決方案。 預期為AMD帶來「數十億美元」等級收入,且對AMD非GAAP每股盈餘高度增益(屬前瞻性陳述)。

OpenAI 總裁 Greg Brockman(葛雷格・布洛克曼)在《CNBC》節目表示,若要將服務擴展至全人類,擴充算力是「非做不可」。目前多項可創造營收的產品功能因「算力不足」無法推出。

消息公布後,AMD 股價於週一盤中強勢上攻,單日飆升 23.71% 至 203.71 美元,顯示市場對此長期 AI 加速器供應協議的高度期待。

AMD 給最高 1.6 億股權證,OpenAI 持股上限約 10%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AMD 向 OpenAI 簽發最高 1.6 億股的 AMD 普通股權證(warrant)。該權證的歸屬條件綁定兩大指標:其一是 OpenAI 的實際部署量(從首個 1 GW 完整部署開始分批解鎖,隨著擴充至 6 GW 逐步釋放);其二是 AMD 股價表現。若 OpenAI 最終全部行使權證,依目前已發行股數估算,OpenAI 對 AMD 的持股比例約 10%。

AMD 執行長蘇姿丰強調,AI 將進入 10 年成長週期,「到最後關頭,核心仍是基礎運算能力」。她指出,此類跨生態系的長約合作,有助將最好技術推向市場並穩定供應鏈。

OpenAI 總裁:不能等到「算力沙漠」來了才佈局

針對本次入股 AMD,Brockman 在 CNBC 節目中指出,未來兩三年 AI 服務的需求不僅來自 OpenAI,而是「整個生態系」同步擴張,導致上游 GPU 與雲端資料中心的供應出現結構性不足。他先前提出的「每位使用者一張 GPU」願景,意在把推論與個人化能力大幅下放;此種服務模式對總量算力的壓力呈指數級上升。

Brockman 主張,要在「算力沙漠」到來之前先建設,把供給曲線往前拉。這也是 OpenAI 同時與 AMD 與 NVIDIA 深化合作的原因:以多元供應鏈降低風險、加快容量到位。

針對兩家合作公司的定位,Brockman 直言「NVIDIA 有特別之處」,OpenAI「用他們做訓練也做推論」,代表現階段 NVIDIA 仍是核心工作負載的主力;至於 AMD,他稱讚其「正在交付下一代晶片」。此次協議部署 6 GW 的 GPU,意在為中期擴張的算力缺口預作鋪墊。

整體而言,Brockman 將算力視為推動「更普及、更個人化」AI 的首要瓶頸,並以多元供應、時間優先、容量極大化為核心,試圖在算力需求高峰到來前建立緩衝。

郭明錤:AMD 對輝達衝擊影響有限

此合作使 AMD 躍升為 OpenAI 的核心策略夥伴之一,屬 AI 產業迄今最大規模 GPU 部署協議之一。OpenAI 近期亦與 NVIDIA(輝達)簽訂 100 億美元級的股權與供應安排,鎖定其 10 GW 專用產能,屬 OpenAI 整體 23 GW 基礎設施藍圖的一部分;以每 GW 約 50 億美元建置成本估算,連同本次 AMD 合作,OpenAI 在過去兩週的新增投資承諾約 1 兆美元(約新台幣 30.4 兆元)。

此外,OpenAI 也與 Broadcom(博通)洽談客製晶片,以應對下一代模型需求;在基礎設施建置上,Oracle(甲骨文)協助建站,德州阿比林(Abilene)首站已運行 NVIDIA 晶片,未來新墨西哥(New Mexico)、俄亥俄(Ohio)及美國中西部場域預計導入「多供應商」組合(含 AMD),以降低供應風險並提升交付彈性。

消息公布後,NVIDIA 股價小跌約 1.12%,市場解讀為 OpenAI 分散供應商的合理再平衡。

針對 NVIDIA 的潛在衝擊,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部署 1 GW 的 AMD MI450 約等於 5 萬片 CoWoS-L。目前 AMD 2026 年的 CoWoS 訂單推估 6~8 萬片(約 80~90% 用於 MI400 系列),且過去兩週內 AMD 訂單無顯著變化;「無論是樂觀或謹慎版本,都可滿足佈建 1 GW MI450 的需求。」

郭明錤並分析,從 NVIDIA 做機櫃等級伺服器的「痛苦經驗」看,AMD 部署 1 GW 的 MI450 過程也不會太輕鬆。因此,NVIDIA 能做的,就是在 AMD 的機櫃等級伺服器順利出貨前,盡可能提升競爭格局,以確保優勢;「而 NVIDIA 早就這麼做了。只要 AI 算力市場整體是成長的,OpenAI 與 AMD 合作這件事,對 NVIDIA 影響應有限。」

延伸閱讀:Lovable提示詞攻略:一文搞懂CLEAR框架,從Vibe Coding小白變「中文提示怪物」

搶攻新聞入口!OpenAI推出ChatGPT Pulse:每日推送「客製化AI日報」,零點擊時代要來了?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CNBCBloomberg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