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Play再出手!宣布整併線上課程平台YOTTA,如何實現「亞洲最大知識平台」願景?
PressPlay再出手!宣布整併線上課程平台YOTTA,如何實現「亞洲最大知識平台」願景?

台灣線上學習品牌PressPlay Academy在10月7日宣布,將整併另一家線上課程平台YOTTA,但一切的財務數字、整併方式並未對外揭露。

YOTTA成立於2015年,是台灣最早的線上課程平台之一。不過,最終的聲量並沒有御三家Hahow、知識衛星和PressPlay那麼高。

而PressPlay在與KKBOX母公司KKCompany宣布整併,共同邁向IPO之路後。在線上學習這條賽道上,納入更多第二梯隊的玩家充實營收數字,也更容易向資本市場講述更吸引人的願景。

PressPlay旗下有線上學習品牌PressPlay Academy,以及創作者經紀公司PressPlay Next。

YOTTA的創作者與課程,將轉移至PressPlay

自2016年成立至今,PressPlay Academy已累積超過140萬學員、2,100+堂課程,並於2022年宣布「內容艦隊」計劃,至今吸引超過150組策略聯盟夥伴加入。

PressPlay共同創辦人林鼎鈞表示:「此次整併不僅是平台規模的擴張,更是知識產業邁入新階段的起點。我們相信,知識的價值不應侷限於單一平台,而應在聚合與創新的過程中持續放大。透過YOTTA的加入,我們希望推動華語學習產業走向新格局,並讓創作者的價值不只停留於當下,而能在長期生態中持續發揮影響力。」

YOTTA
YOTTA整併入PressPlay後,原品牌應會消失。
圖/ YOTTA

在整併完成後,YOTTA的創作者與課程將轉移至PressPlay。而在YOTTA最新的頁面中也顯示:未來所有課程內容、會員帳號與平台服務,將由PressPlay Academy團隊全權接手,且客服信箱也已經直接替換成PressPlay的聯繫信箱。

據了解,Yotta會成為PressPlay Academy旗下一個子品牌,品牌名將會持續存在。

御三家為什麼不直接合併?

另一個有趣的議題,就是PressPlay的選擇。

新創(和一般企業)的整併與否,是否能達成1+1>2的目標是外界最直觀能理解的動機。業內人士觀察,PressPlay和KKCompany的整併,關鍵在於「投資人願意放手」。PressPlay有揭露的投資人為中華開發資本和益鼎系的創投(誠鼎、益創二),意思是其中的投資人,或許會在此次整併後出場。

也有另外一個更簡單的故事,既然PressPlay和KKCompany都有意上市,且都經歷了一些掙扎,大家不如手牽手讓財報更好看,力拚通過上市這一關,也讓投資人們可以了結出場。

而既然提到了投資人,御三家之一的Hahow,其投資人之中也有益鼎。益鼎投資Hahow投得早,但是後續也加入了UMC、台達資本等投資人,益鼎不一定有足夠的股份完全主導PressPlay和Hahow整併,但也不是不可能開啟對話。

那問題就會單純回到,整併後有沒有1+1>2的效果,以及也許是更重要的——創辦人和創辦人之間是否互相認可。

至於知識衛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游弘宇表示,知識衛星並沒有投資人,資金皆為創辦人獨資。據了解,知識衛星2024年的營收為7億元、今年的營收應有望突破10億元大關,短時間內可能不會涉入這場整併的遊戲中。

不管如何,整併都不會是結局。只是PressPlay近期這幾步棋,讓線上課程產業變得更加成熟,讓資本、IPO進度、投資人的意象,成為塑造產業版圖更關鍵的力量。台灣新創圈也確實需要這種力量。

延伸閱讀:KKBOX母公司牽手PressPlay!打造「音樂+知識+創作者」價值鏈,部分換股整合力拚IPO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線上教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