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量子團隊奪諾貝爾獎!搞懂2大獲獎關鍵:觀測「電路穿牆」為何很重要?量子電腦近了?
Google量子團隊奪諾貝爾獎!搞懂2大獲獎關鍵:觀測「電路穿牆」為何很重要?量子電腦近了?

重點一Google量子電腦核心人物 John M. Martinis、Michel H. Devoret 與 John Clarke 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其對超導量子技術與量子感測的關鍵貢獻。

重點二:三人以可手持電路清楚展示量子穿隧與能階量子化,奠定超導量子位元從小型實驗走向多量子位元裝置的里程碑。

重點三:延續 Google 2019 年宣稱的「量子霸權」與 2024 年 Willow 晶片成果,量子計算應用前景涵蓋資安、藥物研發與金融建模。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 John Clarke(約翰·克拉克)、Michel H. Devoret(米歇爾·德沃雷) 與 John M. Martinis(約翰·馬丁尼斯),表彰其在電路系統中揭示「宏觀尺度的量子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現象。

此一成果打破過往對量子效應僅屬微觀世界的直覺限制,證明由大量粒子組成的電路也能呈現明確的量子行為,對量子工程與量子運算硬體設計具里程碑意義。此次獲獎的核心在於讓「宏觀量子行為」變得可見、可控且可設計,為下一代量子技術鋪路。

諾獎委員會主席 Olle Eriksson(奧勒·艾瑞克森) 指出,量子力學自誕生逾百年仍不斷帶來新驚喜,同時其理論與技術已成為現代數位科技的基礎,呼應今日從半導體、超導電路到量子感測的廣泛應用。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三人以實驗性突破推進量子計算與量子感測的發展。其中,Martinis 與 Devoret 均深度參與 Google 的量子人工智慧硬體計畫;Martinis 曾在 Google 領導量子硬體並推進「量子霸權」,Devoret 則出任 Google 量子硬體首席科學家,並任教於耶魯大學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彭博社》指出,本次獎項反映量子計算從學術走向實務應用的加速趨勢,對資安、藥物開發、金融建模等領域具有潛在顛覆性影響。

什麼是量子穿隧?

總結以上,這三位得主的得獎理由可濃縮為兩點:在超導電路中發現並精確測量「巨觀量子穿隧」與「能量量子化」。

  1. 量子穿隧:一般球丟到牆上只會彈回來,不會「穿牆」。他們製作由兩個超導體與中間薄薄絕緣層構成的「約瑟夫森接面」電路,讓成群結隊的電子配對(稱為 Cooper 對)像一個「巨大粒子」共同行動。原本電路處在「沒有電壓」的穩定狀態,理應不會自行改變;但實驗觀察到它會突然「跳」到有電壓的狀態——等於整個系統像粒子那樣穿過了看不見的能量障礙,這就是巨觀版的量子穿隧。

繼續用丟球來說明:你丟球到牆上,球一定會彈回來,是因為球沒有足夠能量打穿牆。但在量子世界,像電子這樣的小粒子,明明「不夠力」,卻有機率直接出現在牆的另一邊,像是穿過一道看不見的隧道,這件事就叫「量子穿隧」。

量子穿隧
獲獎3人做了一個超導電路(像一片晶片),讓一整群電子結成「Cooper 雙人組」,一起像「一顆巨大的單一粒子」運作。平常球丟到牆上一定彈回來,但在量子世界,粒子有機會「穿牆」到另一邊,這叫「量子穿隧」。他們的電路就把這件事放大到肉眼可測的尺度:原本電路卡在「零電壓」的狀態,好像開關被卡住;結果它會突然「穿過障礙」跳到有電壓的狀態——這就是「宏觀量子穿隧」。
圖/ 諾貝爾獎官網
  1. 能量量子化:他們用微波「餵能量」給系統,發現系統並非連續吸收能量,而是只有在「剛好對到」特定能量差時才會吸收,並升到更高的能階。這證明即使是由「數十億個 Cooper 對」組成的巨大系統,能量仍以「固定份量」的台階呈現。

想像坐電梯,只能停在第1樓、第2樓…,不能卡在1.3樓。量子世界裡,原子、電子的能量也只有特定「樓層」可以待,這些固定的樓層就是能階。要改變狀態,必須拿到剛好對應的「票價」,也就是一份固定大小的能量,稱為「量子」。拿到這一份,粒子就能跳到下一層;拿不到,就哪裡也去不了。

能量量子化
在量子世界中,能量不是連續滑動,而是分成一格一格,只有到達或吸收了剛好對應的能量份量,才比較容易「穿過」束縛核子的能障,讓 α 粒子脫離;這呼應量子力學的「能量量子化」與「穿隧」概念。
圖/ 諾貝爾獎官網

上述的觀測貢獻在於,不只是把很多微小效果「堆起來」看,而是直接在可手持的超導電路上,量到整體性的量子行為(如共用的波函數)。他們首次在巨觀尺度清楚展示:量子規則不只屬於微觀世界,在適當條件下也能主宰「大的系統」。

白話來說: 他們把量子世界的「穿牆術」與「能量一格一格」這兩種怪現象,用可拿在手上的超導電路清楚做給大家看。

對未來量子電腦的意義?

上述宏觀量子穿隧與能量量子化的證據,為更穩定、可擴充的超導量子電腦硬體奠定關鍵基礎—— 讓量子電腦的核心零件更「聽話、穩定、可量產」,離實用更近。

研究證明量子效應不只存在於微小世界,也能在「電路」這類大尺寸系統中可靠重現。對超導量子位元而言,這代表能更精準設計能階與穿隧特性、減少雜訊、延長相干時間,並提升運算正確率。

因可在宏觀電路中量測與控制,製程與品管更貼近半導體工業,良率與可擴充性有望提升,讓量子處理器從少數位元走向更大型、可實際解決問題的機器。

延伸閱讀:Google一個小改動,讓Reddit蒸發數十億美元市值!num=100是什麼?對SEO有什麼影響?

資料來源: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5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