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邁入token「月用量破兆」期:從開發者大會,看奧特曼的全球算力布局
OpenAI邁入token「月用量破兆」期:從開發者大會,看奧特曼的全球算力布局

現在,春季的 NVIDIA GTC、秋季的 OpenAI DevDay,已成為矽谷一年兩度的指標性盛會,預示著未來的技術走向。在剛結束的 OpenAI 開發者大會上,除了推出 ChatGPT Apps SDK、AgentKit 與 GPT-5 Codex,執行長山姆・奧特曼也揭露了幾組截至 2025 年的關鍵數據,說明 AI 產業的發展正邁向新階段:

  • 平台開發者數量達 400 萬人;
  • ChatGPT 每週活躍使用者高達 8 億;
  • API 每分鐘處理多達 60 億個 token。

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做幾個大膽的推估:

一、OpenAI 每月總 Token 消耗破兆

OpenAI 對外提供的 AI 服務不只靠 API,根據他們先前透露,ChatGPT 訂閱收入約占整體的 75%。假設這個占比與 token 使用量呈現同步,那麼:

  • API 每週消耗約 60 萬億 tokens,每月約 260 萬億;
  • ChatGPT 訂閱每週消耗 180 萬億,每月約 780 萬億;
  • 合計每月總 token 使用量約 1040 萬億。

這種規模已經與 Google 不相上下。根據統計,Google 在 2024 年 5 月的 AI token 使用量為 480 萬億,到 6 月直接翻倍成長至 980 萬億。如今雙方皆邁入「月用量破兆」的階段。

二、ChatGPT 使用者行為分析

以 8 億每週活躍使用者推算,每人每週平均消耗 22.5 萬 token。若以常見推理任務(輸入 1 萬、輸出 1500 token)計算,每位使用者約可進行 20 次這類複雜互動,也就是每個工作日向 ChatGPT 詢問 4 次。

當然,這是平均值。實際上,高強度使用者貢獻了大多數的 token 消耗,不同任務的互動深度也有所差異。

三、開發者使用量成長 10 倍

若將 API 使用主要歸因於開發者,則從 2023 年至今,開發者人數雖僅成長 2 倍,但 token 使用量暴增 20 倍,等於平均每位開發者的消耗量暴增 10 倍。

推手之一正是 GPT-5 Codex 的推出,自 2024 年 8 月起,Codex 日使用量就成長了超過 10 倍。這代表 AI 協作不只進入程式開發領域,也正深入金融、法律、醫療等專業產業。

四、Sora 2 的算力飢渴,需 72 萬張 GPU

從單純的語言推理走向多模態影片生成,算力需求呈指數成長。以初代 Sora 為例,投資機構 Factorial Funds 就推估其峰值需求需動用 72 萬張 H100 GPU。假設參數規模、編碼畫格數、取樣步驟等與典型 DiT 模型相近,即便採用更高效的 GB200 晶片,Sora 2 的需求量依舊驚人。

未來若 OpenAI 的影片生成服務 Sora 真的成為 TikTok 或 YouTube 的競爭對手,這個數字只會不斷攀升。奧特曼的野心,是在 2033 年以前,讓資料中心總規模達到 250GW,年底更喊出要備齊「百萬張卡」。

OpenAI 的全球算力版圖

網友也製作了一張OpenAI的算力版圖,從圖中可看到,OpenAI 正透過多方合作,加速其 AI 能力布局:

  • NVIDIA:基礎設施投資人、晶片供應商,也是客戶;
  • Microsoft:最主要投資方與雲端整合合作夥伴;
  • Oracle:Stargate 專案合作與運算資源夥伴;
  • CoreWeave:協助建構主權級 AI 基礎設施;
  • Amazon、Meta:作為雲端與託管合作夥伴;
  • Google、Broadcom:支援客製晶片設計與數據中心交易;
  • SoftBank:與 Oracle、NVIDIA 形成投資與合作網絡。
全球算力版圖
圖/ T客邦

這張圖不只描繪出 OpenAI 如何取得驚人的算力,也揭示 AI 軍備競賽已經全面展開,從晶片、託管到算力分配,全世界的科技巨頭無一缺席。

延伸閱讀:【觀點】鑽研Prompt還不夠!AI將放大你的10種直覺偏誤,學校沒教的常識才是關鍵
資料中毒攻擊是什麼?Anthropic研究揭:只要250份惡意文件,就能讓AI模型胡言亂語

本文授權轉載自T客邦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