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併購再添一樁!京站時尚廣場於29日晚間宣布投資新台幣2億元取得「京饌餐旅事業股份有限公司」67%股權,預計於2026年初完成交割。此樁交易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國內罕見百貨業者入股餐飲公司逾半股權的併購案例。
在此之前,百貨業者就算要投資餐飲業者,以便保持友好緊密的展店關係,頂多入股10%左右或以下的股份,扮演策略投資人角色即可,為何京站此次選擇砸2億入主餐飲公司?京饌餐旅又是誰?
「京饌餐旅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百八魚場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分割移轉所設立之新設公司,旗下目前有「百八魚場」日式定食、「漉」海鮮蒸氣鍋與「海宴新台菜」三大品牌,共有13間直營門市,其中百八魚場有9間門市,為集團第一大品牌。
京饌餐旅旗下品牌
| 品牌 | 品牌重點 | 分店數 |
|---|---|---|
| 百八魚場 | 新鮮魚類料理、日式餐飲 | 9家 |
| 澎海鮮蒸汽鍋 | 海鮮蒸鍋料理、強調食材原味 | 3家 |
| 海宴新台菜 | 創意台菜、台灣在地美食 | 1家 |
京站方面表示,此次併購主要是為了推動多角化經營與市場布局,「為企業的成長注入更多可能性,提升整體獲利能力,並強化長期股東價值與品牌競爭力,邁向IPO之路。」,並強調會保留品牌原有營運團隊人員,將之納入合作版圖。
轉上市櫃卡關多年,京站藉餐飲營收突圍單一結構
白話來說,京站之所以出手此次併購, 最大目的就是為了加速轉上市櫃進程 。京站背後母公司為國內建設集團日勝生,在2018年京站獨立興櫃後,原預計兩年內轉上市櫃,但其後遭逢疫情影響,近年營收始終沒能突破2018年14.1億元的營收高峰(去年營收為13.4億元),而一直停留在興櫃階段。
據知情人士指出,除了營收趨緩,近年京站力拼轉上市櫃的最大阻礙,其實是被主管機關認定營收來源太單一、抗風險能力不足。由於京站目前僅北車與新店兩家分店,且北車本館的營收佔了逾9成。「京站被主管機關要求,要有一定比例營收來自本館之外。」
照理來說,百貨業者如果要增加多元營收來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開新館。然而目前京站的展店計畫,僅有位於桃園藝文特區的一處新商場,且至少要2028年才會開張。
「近年百貨業越來越競爭,產業成長也趨於停滯,京站怕貿然投入其他新商場的開發計畫,反倒可能經營不利。」該名知情人士指出,因此最終京站將目標鎖定在餐飲業上,「因為餐飲相對百貨業是輕資產,且也有機會與百貨本業發揮綜效。」
自有餐飲助攻業績,但展店恐受限他牌百貨
據外界推估,目前京饌餐旅13間門市累積的年營收規模大約在4億元上下,剛好滿足京站需要多元營收組成的比例。
至於由百貨業者來主導餐飲集團的經營權,有哪些優劣勢?熟悉百貨餐飲業態的天帷管顧創辦人林剛羽認為,好處當然是對招商掌握度高,以後百貨商場有空缺,手上隨時有自家餐飲櫃位能進駐。
但風險同時也是,京饌旗下品牌未來若想拓增百貨店,進駐的商場選項就可能受限。「因為背後母公司京站自身分館數少,要去別人家的百貨開店也要看對方願不願意。」雙方在併購後能否同步發揮展店成長綜效,還得持續觀察。
責任編輯:林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