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Amazon)於本週二(11月4日)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AI新創公司 Perplexity停止其 AI 瀏覽器代理 Comet 在亞馬遜網站上替用戶進行購物,也引發「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的應用底線爭議。
發生什麼事?
亞馬遜指控 Perplexity 的 Comet 代理程式,在不清楚表明真實用戶購物的意圖下,登入並替用戶進行購買行為,構成「電腦詐欺」,違反了亞馬遜的服務條款。亞馬遜在提出法律爭議前已於上週五(10月31日)向 Perplexity 發出停止及終止函,稱該行為降低了亞馬遜的購物體驗並帶來了潛在的隱私漏洞。
2大科技公司之間的商業競爭不只釀為法律戰,這場訴訟的結果, 有可能直接判定近年崛起的代理式AI能以多大的自由度,來協助人們完成如購物、訂票等現實生活中的複雜任 務,也凸顯了未來網路互動模式的潛在爭議。
亞馬遜控訴:稱Perplexity非法入侵,對機器人購物零容忍
亞馬遜在訴訟文件中強調,他們直接要求Perplexity 在部署其人工智慧時,必須保持完全透明,並將 Perplexity 的行為比作「入侵者」,聲稱其以代碼而非開鎖工具的方式,進入了被明確禁止進入的區域,因此行為同樣屬於非法。亞馬遜零售網站的使用條款明確禁止使用「任何資料探勘、機器人或其他類似的數據收集和擷取工具」。
事實上,雙方的摩擦已久。亞馬遜在 2024 年 11 月就曾要求 Perplexity 停止在其網站上部署具備購物功能的 AI 代理程式,直到雙方就此做法達成協議,Perplexity 當時也表示遵守。
然而,亞馬遜稱 Perplexity 於今年 8 月重新啟動了新的 Comet 瀏覽器代理程式,並透過偽裝成 Google Chrome 瀏覽器用戶的方式,登入用戶的亞馬遜帳戶進行操作。
亞馬遜發言人亨德里克森(Lara Hendrickson)對此表示, 與食品外送服務或線上旅行社一樣,第三方應用程式應公開營運,並尊重服務供應商是否參與的決定 。她特別強調,Perplexity 的代理購物行為導致用戶獲得明顯變差的購物體驗,例如推薦不夠個人化、或沒有選到最快的配送方式等。
有趣的是,亞馬遜自身也正在開發名為 Rufus 的 AI 助理及「Buy For Me」等購物 AI 代理工具,但目前仍處於公開測試階段。
Perplexity反擊:稱亞馬遜霸凌新創,捍衛用戶選擇權
面對亞馬遜的法律行動,Perplexity則強烈反擊, 公開指控這場訴訟是前者的「霸凌戰術」,目的是恐嚇像 Perplexity 這樣具備破壞性創新的公司 。
Perplexity 執行長史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受訪時表示:「我不認為強迫人們只使用他們自己的助理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尤其該助理甚至可能不是最好的購物助理。」他認為,用戶授權的 AI 代理程式應擁有與真實人類用戶完全相同的權利和責任,亞馬遜無權進行干涉。
Perplexity 在官方部落格貼文更直指,亞馬遜真正目的在於「消除用戶權利」,以便賣出更多的廣告。換句話說,如果用戶都使用 AI 助理直接完成購物,那麼亞馬遜網站上高價位的廣告版位就可能失去價值。
Perplexity認為,AI 助理是「用戶的代理」(agents of the user),應具有隱私性、個人化和強大性,並堅信用戶有權利選擇代表他們的技術,指出 AI 代理式購物是購物行為的自然演進,能為用戶節省時間,指控亞馬遜為了保護其利潤豐厚的廣告業務,不惜透過法律手段來阻撓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Perplexity 是亞馬遜雲端運算部門 AWS 的客戶,且亞馬遜創辦人 貝佐斯(Jeff Bezos)也曾是 Perplexity 的投資人。
延伸閱讀:OpenAI結盟AWS!砸380億美元簽7年雲端算力大單,微軟獨家地位正式淡出?
觀點|為AGI鋪路!輝達入股Nokia只為「搞定無線網路」,黃仁勳搶占6G AI‑RAN是關鍵一手?
資料來源:CNBC、Bloomberg、Perplexity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蘇柔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