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台PChome即將迎接統一集團入股以來,首場年度雙十一促銷大檔期,他們今年強打的,正是與該集團旗下7-Eleven合作推出的新物流服務:「超速配」。
晚上網購、早上超商取貨
不同於過往PChome主打二十四小時快速到貨的宅配服務,直接為消費者將商品配送到家;這次,超速配主打的是消費者只要在凌晨零點前下單,隔天一早九點前,就可以在7-Eleven取貨。
在momo、酷澎、甚至是蝦皮等電商業者,都同樣可以做到快速到貨的物流大戰中,這次網家確實做出了差異化。
PChome網路家庭執行長張瑜珊認為,現在台灣消費者對於幾小時內到貨的物流主張,可能已經有點麻痺,所以這次他們推出的服務,不單純只是強調速度,而是滿足過往那些有宅配速度需求,但住家沒有管理室可以代收包裹的消費族群;而且在滿足時效需求外,更大的吸引力,是比宅配送達的時間更有可預期性。
「主張了這麼久二十四小時到貨,我們終於推出一個比二十四小時效果更好、更穩定的配送服務。」她說。
不過相比於PChome,這個物流服務的推出,統一集團更是直接的受益者。
效益一:網家訂單轉小七
原先各界就預期,物流會是統一在網家這筆投資中,最有機會創造收益的領域。但如張瑜珊所說,PChome過去因長期主打二十四小時到貨,所以平台上的宅配訂單占比,明顯高於超商取貨,市場推估前者的比率至少在八成以上。
換言之,超速配推出之前,PChome能將訂單導向7-Eleven門市取貨的數量,其實很有限。現在,因為該物流服務,許多宅配訂單將可能移轉到超商,為7-Eleven物流收入帶來大進補。
物流業者估計,超商在門市包裹取貨這一段,大約可收取二十五元的物流處理費。以目前北北桃扣除偏遠地區,與非二十四小時營業門市等據點,約有一千八百家門市可以提供該物流服務計算,每家店每天只要新增十筆訂單,一年對7-Eleven帶來的營收貢獻就超過一億六千萬元。
而且在這個合作中,負責訂單理貨、出貨的,是PChome的A7物流中心,主要需要做調整的是該公司旗下車隊「網家速配」配送車次。
不同於PChome需要在達到一定服務規模後,物流成本優化效果才能顯現;7-Eleven方面則是只要使用既有門市人員和空間收貨即可,不需要新的人力、物力投入,可說是高利潤的現成生意。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物流取貨帶入超商門市的人流,還可能創造「併買」效益。
就像PChome打出的宣傳口號:「晚上網購,早上吃早餐。」如果每一個取貨者離開門市時,手上除了領取的包裹,都還多買一套六十五元早餐組合,那一年就可以再為7-Eleven創造超過四億元的營收。
如果該服務推展順利,使用的訂單包裹量和配合的門市數量都持續增加,整體貢獻的數字還可能更高。
以該服務上線首月表現來看,張瑜珊指出,每週的使用量都在成長,且已經看到重複選用超速配的消費者,「消費者使用過後的評價其實是滿好的。」她說。
效益二:成本效率勝宅配
當然,統一這個盤算背後,網家也有機會受益。一方面,張瑜珊表示,超速配的物流成本較一般超商取貨高,但成本效率優於宅配,因此他們樂見宅配需求移轉到超速配。
雖說電商平台的物流成本主要是由各供應商負擔,但一名電商總經理表示,如果平台提供物流成本更低的選項,毛利拉高,他們就有更多資源可以投入促銷活動,活絡平台買氣,因此最終平台也會受惠。
另一方面,因為超速配主要由PChome自有的網家速配車隊負責。相較於宅配可能因為各種狀況,需要二次、三次配送,徒增物流成本;反觀超商,沒有找不到人收貨的問題,加上門市店點固定,配送據點更集中,路線更好規畫,在更有效率的配送下,有助於降低整體物流成本。
不過從PChome目前主要以林口A7物流中心為發貨點來看,在該服務要求的時限內,恐怕很難將服務拓展到中南部。
而且物流在電商扮演的始終是最後一哩路的角色,必須得先賣出商品,後續才有物流發揮的空間。因此對統一來說,如果無法幫助網家根本性翻轉營運,帶動該平台的前端交易量成長,則超速配能帶來的效益,可能只會是一時的。
對網家來說,在台灣激烈競爭的電商環境下,超速配的差異化,尚不足以扭轉戰局,該如何解決前端商品面的弱勢,仍是他們眼前迫切要解決的功課。
本文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