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行車體驗整合商Autopass宣布,共完成總計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878萬元)的融資,投資人包含中國信託、中興保全、和碩創投、新生資本,以及矽谷500 Global、Singularity Capital與日本創投機構。
從停車大聲公團隊出走後,以「車牌即錢包」起家的Autopass,2018年用無感支付體驗席捲市場,串聯起所有行車出行的支付場景,像是加油站、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的搜尋與繳費,透過應用程式「車麻吉」,讓用戶進出停車場可以自動辨識車牌繳費,過程中不用掏出現金、信用卡與排隊。
「今年底在全台灣的服務據點會超過3,000個,光停車場就會突破2,000座,而且過去的每一年我們都做到40%以上的成長。」Autopass執行長余致緯揭示近2年的成績單。
如今,在停車和加油站Autopass的滲透率已經超過25%;新切入的充電市場,預期在年底成為全台第3大充電網絡,同時,全台800萬車主中已有160萬是他們的會員。
這張綿密的出行金融生態圈,是如何在短短2年達成?答案,不是砸錢自建,而是「開放」。
Autopass從「車主錢包」到「B2B2C軍火庫」
「早期大家認識我們,是因為『車麻吉』這個App。」余致緯表示,但在2020年當LINE Pay、街口支付等巨頭開始全面推廣行動支付時,他意識到真正的規模化不在於做一個B2C(Business to Consumer)品牌,而是成為「背後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隨之推出「快速通」,將支付能力B2B2C化,變成軍火供應商的角色,讓客戶從硬體、軟體系統到支付金流,都由平台搞定。例如,LINE Bank與Autopass合作,在服務裡加上辨識車牌支付的功能,車主進出停車場時就會自動辨識車牌繳費,作為LINE Bank提供給用戶加值服務。
Autopass執行副總張勝傳表示,這樣的做法形成雙贏的局面。他以「下水道理論」比喻,全台有許多知名品牌建商,但他們蓋大樓之前,不需要再自建下水道。而Autopass就是出行支付下水道的建造者,提早把最困難的使用場景、數位科技技術都鋪建完成。
現在,無論是大眾熟悉的銀行(如台新、LINE Bank)、電子支付(如街口、Pi 拍錢包),甚至是加油站自己的App(如中油 Pay),背後都串接了Autopass的服務。同時,在B2B領域,他們的系統深入企業後台,像是iRent全台車輛的路邊停車繳費、停車費用管理,都由Autopass處理;中租、iRent等共享汽車業者的「甲租乙還」,也依賴他們提供的停車場網絡。
此策略讓Autopass不再是停車場App的競爭者,而是所有人的「好朋友」。「我們歡迎別人來跟我們串連,因為客戶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余致緯說。
下一步用「駕駛中心」打造車主超級帳號,點數流通各平台
基礎建設布建完成後,Autopass的下一步,則是推出「駕駛中心」(Driver Center)。
「我們發現,現在的車主越來越不方便。」余致緯直指消費者的痛點,光是電動車充電,可能就要下載5、6個App;租用GoShare、WeMo、iRent等不同共享服務,每次都要重新上傳行照、駕照,重複KYC(身分驗證)流程。
「駕駛中心」的構想,簡單來說就是要做車主的Single Sign-On (SSO)。「就像 Gmail login」余致緯比喻,目的是把所有駕駛在意的資料,像行駕照、權益、在用的產品,全部整合在一起。
加上,余致緯觀察到銀行、電信、零售業發行的點數,對用戶最有感的還是「折抵現金」,但這卻是發點方(如銀行)最不樂見的,因為這等於「折帳」,無法產生額外利益。
「發點數對發點方來說是『債』。」余致緯表示,銀行不希望債去抵掉帳,而Autopass提供的解方,讓這些點數流向「日常生活、高頻、剛需」的場景,像是停車、加油、充電,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張勝傳表示,透過與各大電子支付公司和銀行合作,Autopass讓車主可以用多元支付工具或直接以銀行點數扣抵,建立起各自獨特的出行金融支付生態圈。 目前已經串接國泰世華小樹點、全家點數,明年第一季還將加入中華電信Hami Point、台新點數。
其中的獲利商業模式也很清晰。「我們可能是用6點去折5塊錢,」余致緯透露,中間20%的利潤差,就成為Autopass與發點方的分潤空間。對用戶來說,零散的點數有新的出口;對發點方來說,點數不再是沉睡的負債,而是能緩慢消耗,創造新價值的資產。
「出行是剛需!」獲和碩、新生資本注資,目標2026年損益兩平
從創立至今回首創業路,余致緯坦言最痛苦的時刻,莫過於2019年「閃電擴張」模式失靈、被迫收緊補貼,以及2022年為了拿下中油標案,卻因為公司太新而拿不到銀行「履約保證」的窘境。
「最後是請股東幫忙才讓國泰世華願意開保證。如果那時拿不下中油,基本上後面就沒機會了。」走過燒錢補貼的迷霧,余致緯對自己的事業有更深的體悟,「到2020年才搞懂,『剛需是不需要證明的』。」他說「停車需求,不需要去證明它存在。而且至少在20年內,車子這個載具不會不見。」
Autopass預期2026年損益兩平,未來目標推動服務進駐更多App,並擴大線下合作據點,而海外市場方面,已經在日本東京註冊公司,下一步將複製台灣的開放平台模式,串接日本當地的停車場業者與車主服務平台。
